APP下载

如何发挥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营造良好课改氛围中的作用

2015-09-10刘秀丽

考试周刊 2015年47期
关键词:交流互动教师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刘秀丽

摘 要: 中小学语文传统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忽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导致教育教学偏离了学生发展的要求,违背了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能力成长,更好地使学生能够适应将来激烈竞争的需要,国家大力推行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提出目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要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良好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师指导 交流互动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期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再是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而是注重学生能力,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是由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决定的。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忽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中把教给学生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则很少涉及。这样导致教育教学偏离人的发展的要求,违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能力成长,更好地使学生能够适应将来激烈的竞争,国家开始大力推行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提出目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因素,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能力成长和个性发展。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良好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自主发展。

我们所说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强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一直都在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动向,积极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谈谈看法和体会,希望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所帮助和借鉴。

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提出,给广大一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这几年,各级教育教学主管部门也在大力进行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培训,目的是更新广大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广大教师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来的是新的教育教学方向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利于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教学目标。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所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广大一线教师要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调整教育教学的目标,切实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实施。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想办法。我们要摒弃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应该属教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教师的活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才有可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氛围

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素。教师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只有课前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教师才能对教案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才能做到历历在目,灵活把握。只有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做到教学过程清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可见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

只有进行充分的课堂准备,教师教学中才能充分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语文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所以,教师课堂教学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氛围。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前提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彼此心理相容,才能使得教与学双方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融洽,则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这是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氛围不佳的重要原因。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前提条件。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教师和学生以良好的感情为基础,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氛围愉悦和谐,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交流互动教师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如何提升初中英语交流互动的质量
创设现实生活版的初中数学教学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好习惯 好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