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管理学视角看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015-09-10张长斌

考试周刊 2015年62期
关键词:跑操课间体育运动

张长斌

中央7号文件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明确提出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的要求,全国各地都按照文件精神开展了形式各异的阳光体育运动,但是受各种条件和原因所限,其开展状况良莠不齐,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例,从多个视角介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一、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作为江苏省最早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试点学校之一,2008年举行的全省阳光体育现场会,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受到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肯定,经过多年尝试和实践,逐渐形成了长效的阳光体育运动机制。

1.常态化的阳光体育大课间

上、下午各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考虑到学校场地情况及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确定了以跑操、广播操、武术操、自编素质操及室内拉伸操为主要内容,按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组合。如天气炎热的夏季,安排上午广播操和武术操,下午广播操和自编素质操;其他季节均安排跑操和身体素质操,遇雨雪天气安排室内拉伸操。以跑操为例,按每名学生平均跑动距离1200米/天计算,高中三年总距离达700公里以上。对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跑操活动的学生,教研组每天专人负责组织进行拉伸操和素质操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锻炼的持续性。学生耐力素质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正是源于这种常态化的坚持。

2.一年一度的集团校阳光体育运动会

在教育主管部门发挥优势教育资源辐射作用的战略部署下,学校成立了包含七所学校在内的教育集团,一年一度的万余名学生参加的集团校阳光体育运动会是每年初秋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引发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为使更多学生参与这一重大赛事,运动会采取竞技项目和群体项目相结合,既为在运动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个人展示的舞台,又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面。超过6000名学生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以班级為单位的20人×50米迎面接力、20人三分钟长绳等群体项目的比赛,每一次集团校阳光体育运动会,都成为学生难忘的记忆。

3.特色鲜明的阳光体育项目

田径和体育舞蹈作为优势体育传统项目一直是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领头羊,在这两个项目的影响下,健美操、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项目也得到蓬勃发展。校领导尤为重视,要求每周三下午安排一小时社团集中活动,以体育特长学生为骨干成立的多个体育社团,包括教师乒乓球和羽毛球社团,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通过社团活动,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田径、体育舞蹈、健美操、足球等项目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4.丰富多彩的单项竞赛

每学年组织的单项竞赛是检阅阳光体育运动效果最直接的途径,目前已经形成传统的赛事有:全校的“吉尼斯纪录”挑战赛(双摇跳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素质类单项竞赛),年级的三对三篮球联赛,环玄武湖冬季长跑(分为竞技组和健身组),等等,这些竞赛深受学生欢迎,真正达到了以赛促练的效果。

二、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管理基础

为了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有序开展,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制度,这些制度的落实,成为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年级组及体育教研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明确了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抓手,规定任何班级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事先向校长室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备案后方可执行,并于事后酌情补足所占用时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体育课及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一直持续到高考前一周。

班主任是本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第一责任人,班级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是星级班集体评比的重要依据。学生个人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和成绩及进步幅度作为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具有一票否决权,对学生的评价遵循差异性原则,实行多维度评价,不仅看终结性评价,而且重视过程性评价,力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结论和建议

1.领导重视是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

虽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关规定以规范学校体育工作,但各学校执行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是为完成任务,活动缺乏实效和吸引力,有的甚至仅仅在上级检查评估时才任务式地展示一下,出现这些现象,有的是因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是体育教师不作为,当然家长、学生过度重视文化学习成绩,也为学校的阳光体育开展设置了诸多藩篱。体育教师要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力求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只有全校上下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做到齐抓共管,阳光体育运动才能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运动项目是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体育教研组在策划阳光体育运动时,首先要追求实效性、可操作性。其次,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校情、学情。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在注重运动效果的前提下,关注运动形式的多样化,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发展有益。

3.激励性的考评制度是阳光体育运动效能最大化的不竭动力

考评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挂钩,和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和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挂钩,势必引起全体师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教师、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只有常态化的考核机制,才能有效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效能最大化。

猜你喜欢

跑操课间体育运动
小学生课间创意跑操酷似贪吃蛇
做班级里的“跑操教头”
体育运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关于课程化视角下的大课间跑操的实施与对策研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酸甜苦辣”的跑操
呆呆和朵朵(13)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