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2015-09-10林亚中

考试周刊 2015年75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创新意识

林亚中

摘    要: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相对于旧课标更体现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从激疑促思、科学引路、循序渐进三方面阐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创新意识    激疑促思    科学引路    循序渐进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及是否能娴熟运用,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激疑促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摒弃学生学习上懒惰、依赖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先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入手。这就要求教师摒弃重讲授轻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模式,老师要满怀激情带领学生进入适时、适度创设的那些快乐的、生动的、积极探究的氛围、情境、时机中学习,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欲望。

2.思考能促进大脑的发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时常迸出灵感的火花。因为学生只有经过思考,特别是在独立思考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教师要用心寻找、精心创设能激起学生质疑、思考、学习的情境,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结合四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节约能源”设计的数学综合实践课——《节约水资源》。教学时,教师首先以学生课前亲自收集缺水地区用水的情况和切身感受水的珍贵导入新课,再引导学生从自己和同学收集的信息中感悟、理解节水方法,随后在实践环节设计如下。

实践活动一:提一个数学问题:“(老师预设)课前我在家测试,假设每个水龙头1分钟流出的水量是5千克,每个同学每天洗澡少用2分钟水,可节约10千克水。我想请同学们算这笔浪费水资源的帐,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学生都跃跃欲试。等学生通过计算、交流并提炼出数学问题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把问题扩展提升到全班、全校、全省乃至全国一天一共可节约多少水,节省多少钱,这些钱又可做多少关于水的工程。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情绪高涨,探求欲被激起,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不仅能自己通过现实生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能从提取的实际数据中发现更多值得探究的数学问题。这样环环相扣,循循善诱,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增强学生节水意识,提高学生生存意识。

实践活动二:生活用水情况:明明家一天的用水情况统计表

(1)你会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吗?(2)我觉得明明家可以如何节约用水?(学生独自完成)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独自操作,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经历实践历练,在参与这个活动的同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

二、科学引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科学严谨、简练概括的学科,学生除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外,还需要通过自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进行学习,并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归纳→推理→验证”等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以科学、严谨、创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科学、正确的培养。

例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可设计三个环节:(1)以几组生活图片创设“猜一猜”情境,激趣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2)将主题图创设成联欢会的场景布置,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摆放有规律吗?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在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以课件配合操作学习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按男女、颜色、数量等进行布置的规律。(3)巩固与拓展是深化、感知规律的关键。在此环节中,教师创设难题让学生寻找规律,如出示一些形状、颜色各异的规律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按规律摆学具,再按老师提出的规律进行摆学具、画规律或自己摆、画、涂再说明是以什么规律进行的;或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各种规律;或让学生边聆听声音、音乐,边通过拍节奏进一步感知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适当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涂、画、摆的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深化感知规律知识。虽然只是一年级小学生,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都能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感知,主动参与,反复归纳、反复验证的操作等方法进行学习,既初步学会发现、认识、归纳规律的方法,又深切感知了规律的美,在不知不觉中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想一下子就培养出来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须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从低年级至高年级不脱节、不间歇、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而且教师还要不断接收、学习最前沿的数学教育信息、理念,与时俱进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善用启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努力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强化创新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还要对学生给出中肯性、激励性、创新性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一样的成功体验;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而异,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最基本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力求多样性、多元性和层次性;要让每个学生得到符合自己成长方向、成长速度的发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思想,循序渐进地获得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创新意识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初中英语教学技巧探析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浅谈写字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