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功能

2015-09-10王爱忠

中小学德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试题

王爱忠

摘 要中考试题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导向功能。加强命题研究,通过分析试题,能对教学带来诸多启示。

关 键 词思想品德课程;中考试题;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8-0012-04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要求,加强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2015年山东省各地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紧扣课程标准,体现了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凸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价值,可谓亮点纷呈,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诸多启示。

一、关注社会生活,强化价值引领

【例1】2015·济宁市,第二卷2题

小明同学在济宁文明网上参与了今年4月份 “济宁好人” 的评选活动。下面是他摘抄的两位“济宁好人”的事迹(见右图)。

(1)两位“济宁好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价值准则?

(2)为“济宁好人”点赞!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如何向两位“济宁好人”学习?

本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眼点,立足本地生活,选取学生身边的道德典型事例作为设问背景,让考生感到格外亲切。试题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将现实生活现象与教材知识巧妙链接,促进学生学会关爱、帮助他人;孝敬父母,孝老爱亲;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如此,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落到实处。试题关注社会生活,强化价值引领,体现了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不仅减少学生对试题的距离感,而且使学生在答题中感受知识的价值与力量,收获精神的满足与自豪,实现了道德生命的成长。

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试题强化德育功能,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滨州市26题“滨州好少年”范宪娜身上体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良好品质?我们向范宪娜学习,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德州市10题为什么陇海大院的事迹能感动中国;菏泽市21题小明日记中提到的哪些行为值得点赞?请分别说出理由;聊城市21题请写出轩云湘身上的优秀品质?轩老师的事迹闪耀着平凡与奉献,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这启示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须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作用,摒弃知识本位的僵化教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彰显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二、选取生活素材,服务道德成长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话、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综观2015年山东省各地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大多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情景,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道德践行能力。试题旨在将本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自主选择,努力使知识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现实需要。

【例2】2015·潍坊市,16题:解决生活困惑 健康快乐成长

小明有一本成长日记,用以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下面是他近期记录的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请提出你的解决建议。(任意选取三个作答即可,如四个都答,按前三个评阅。每题4分,共12分)

日记一:最近发现周围有些同学在偷偷吸烟,觉得他们很“酷”,自己也很想吸一口。但学校规定禁止中学生在校内外吸烟!我该怎样战胜自己呢?

(1)我的建议: 。

日记二:夏天到了,小区附近跳广场舞的人又多了起来。他们常常跳到很晚,而且放的音乐声音太大。面对这种情景,我实在静不下心来。

(2)我的建议: 。

日记三:今天,我最要好的同学小亮又在欺负身材弱小的小涛,已经跟他说过一次了,看来还是没有效果。该怎样帮他改掉这个毛病?

(3)我的建议: 。

日记四:这几天学校组织毕业报考,爸妈要求我报考高中。可是,考虑自己的实际,我决定报考职业学校。该怎么向爸妈解释呢?

(4)我的建议: 。

本试题并非简单地考查相关知识,而是积极贯彻“考试即生活”的命题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的视角审视生活,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创设情境,直面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平台。临沂市第27题、济宁市第二卷第3题、东营市第三大题、烟台市第21题等,都体现了这一命题理念,注重让学生在情景分析中思考、感悟道理,在两难选择中确认观点,在潜移默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启示我们,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关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收集和积累生活素材,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造,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指导自己的生活。唯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本课程的学习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科学的、有用的,从而为思想品德课程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题型灵活多样,彰显人文关怀

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的关注,是思想品德学科命题考核的基本要求。从试题考查的知识重点看,2015年山东省各地市突出了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国情教育、法律意识等内容,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从试题的呈现形式看,材料选择、情境创设、语言表达更贴近学生年龄、心理和认知水平,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试题设计理念。从试题类型看,各地市试题图文并茂、资料丰富,佚事典故、名言警句等多种文化素材入题,情境设置更加丰富多彩,设问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语言生动活泼,文质兼美,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彰显了人文关怀。

【例3】2015·山东济宁第二卷,1题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在设计桥梁的时候,由于计算不精确,致使完工后的桥梁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这所学校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校方为了让学生汲取教训,花重金买下了这座桥梁的钢铁,做成了一个个戒指,名为“耻辱戒指”,让每位毕业生戴在手上。

长期以来,这枚“耻辱戒指”始终戴在所有加拿大工学院毕业生的手上,“耻辱戒指”成为他们工作严谨认真的不懈动力。他们谨记“耻辱戒指”的教训,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取得了许多非凡的成就,为学校争得了无数荣誉,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一枚小小的“耻辱戒指”给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们带来了什么?结合材料,分析他们为什么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试题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故事意在引导和教育考生懂得自尊,维护自尊,知荣辱,讲自爱;鼓励学生学习加拿大工学院毕业生们一丝不苟,兢兢业 业,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这样的命题形式使思想品德课回归生命与生活的本色,透出浓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2015年潍坊卷在试卷第一卷的开头就有一个笑脸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我们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进一步发展,实现了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目标。现在,让我们回望成长历程,选用所学知识,辨识生活情境吧。”第二卷开头写道:“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解决过各种成长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现在,让我们开动脑筋,解析这些似曾相识的生活问题吧。”考生看到这些提示,自然会感到很亲切、很温暖。此外,一些试题表达了主观点,如16题:解决生活困惑 健康快乐成长;第17题:开展全民阅读 增强民族力量;第18题:增强法治观念 构建和美家庭;第19题:回顾实践活动 分享成功喜悦。这些标题不仅让考生对试题特点一目了然,方便作答;同时,用激励话语让学生倍感亲切,营造了良好的答题氛围,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这启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切实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同时,要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课程的人文价值,用富于时代与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充实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把握时代脉搏,凸显学科特性

了解身边大事,感受社会发展变化,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是思想品德鲜明的学科特征,也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例4】2015·菏泽市,25题

截至2014年底,中国有关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参与。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体现的是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1)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会给我国和沿线各国带来哪些好处?

(2)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6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你如何评价当今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3)“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为了将来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我们青少年应具备哪些素质?

本题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设计,体现了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一带一路”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关乎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开放和沿线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三个设问层层递进,从国内转向国际,考查学生深度观察国内国际时政的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养成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以及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其思想性不言而喻。

综观2015年山东省各地市中考试题,多数地市能够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重视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例如,枣庄市21题、临沂市28题和滨州市28题,涉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设立国家宪法日;德州市10题选取了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的陇海大院的事迹;泰安市33题提出为什么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烟台市24题则借北京APEC会议,考查环境保护问题;济宁市第二卷第二题用本市市情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这些考点源于教材,材料取自社会生活,命题突出教材重点,材料紧扣社会热点,不仅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国情和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切身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强努力学习,服务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国情与“世情”,树立全球观念,拓展国际视野,是时代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加强时政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增强现代意识。

五、注重生活实践,助推道德内化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正确行为习惯的习得,只有通过参与、体验和实践才能得以巩固与升华,最终内化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会带给学生一次心灵的洗礼。而中考更是一次检验。

【例5】2015·潍坊市,19题

近一年的思想品德课学习,有许多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地方,如老师指导我们成功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回顾这次活动过程,一同分享成长的喜悦吧!(郑重提示:答题过程中涉及学校、班级、姓名、地名等真实名称请用XX代替,否则视为作弊)

活动主题,让我铭记。这次实践活动,老师会指导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活动主题以及活动时间、地点、方案、要求等。

(1)请写出你印象最深的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名称。

活动过程,清晰犹在。这次实践活动,一定让你感受到了课堂之外的无限风景,也一定有很多精彩的片段,给你留下一段段深刻的记忆!

(2)请把这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100字左右)

活动评价,让我成长。相信这次实践活动,会让你进一步领会所学知识,提升观察生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3)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请你对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进行简要总结评价。

本题设计精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第一问“活动主题,让我铭记”,唤起考生对以往实践活动的回顾,考查具有生活化、真实性、可信度;第二问“活动过程,清晰犹在”,考查学生的真实生活感受;第三问“活动评价,让我成长”,考生须结合有关知识进行评价,体现了学以致用,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课程理念。试题注重立足学生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考查其实践成果和素养状况,体现了一种大德育观。

综观2015年山东各地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多数地市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例如,菏泽市25题让考生设计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举行“环保标兵”评选活动,让考生帮助学校制定评选标准;泰安市31题则针对安全教育,让学生结合生活,思考如何避免踩踏事故等类似伤害。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切实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成长与发展。

英国学者迈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在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上述试题启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学习,而应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在实践与体验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

(作者单位:曹县大集乡中学

山东菏泽 2744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试题
选择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