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创造教育思想改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方式

2015-09-10张琳

考试周刊 2015年82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分层次课堂作业

张琳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一线教师。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作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对检测整个教学效果的最好方式,也是学生抒发情感、表达个性的最佳方式。因此,在课堂作业方式的改革中,建议采用分层次的作业形式,力求解放学生思想,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别出心裁”的创造理念。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小学美术 课堂作业 分层次

一、现状剖析

我从事小学一线美术教学工作已有6个年头,经历了几次教学改革,从教案到导学案,又从导学案到微课再到学讲课堂,我不断地听“名师课”,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小学美术课往往是把课堂作业放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之后,学生觉得一成不变,就会导致作业质量的下降,甚至出现不完成的状况。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刚进行的五年级《写意蔬果》和六年级《扇面画》两课,两位美术教师的课堂上都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近半个班的孩子没有带齐国画工具,但是作业的设计必须用到这些工具,导致这些没带齐工具的孩子无所事事,影响课堂纪律。

情景二:上课过程中时不时有孩子把工具拿在手里偷偷把玩,放下一样再玩另一样。

情景三:小组讨论或合作的时候,学生们或随意聊天,或比较绘画工具,或争抢工具。

情景四: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出现寥寥几笔就停下来的状况,课后与他们交谈,部分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反映太难了,即使画出来也不好看,索性就不接着画了。程度较好的同学反映作业很快就画完了,还添加了一些效果,改得很满意。这样大的差异导致评价这一块付诸东流。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美术课,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授课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中的前两项目标实现得不错,并且能够按照目标设置合理的活动与练习作业,有的老师还能在一课时中设置两个甚至更多的活动与作业。作业方式的改变很新奇,但是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对学生的作业设计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感。这样的作业活动设计可以说再新颖也是徒劳,学生完不成、达不到也够不到。

静思我们面临的这些情况和问题,我想改革小学美术作业的方式迫在眉睫。

二、改变方式

偶然的机会,我仔细研究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他提到“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读到这句话,我突然有所感悟,这将能解除我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以此为突破口,改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方式恰如其分。

1.尝试体验式的作业,就像科学课里做实验一样,在美术课中穿插简单的小作业、小练习的体验,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体验度和参与度。正如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认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在教学中,我们不一定把作业安排在教师的示范之后,也可以穿插在导入或是新授的过程中。陶行知所说的“做”实际上是要求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也就是教与学都要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检验真理。

2.设计分层次的递进作业。陶行知先生说:“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我们不能仅仅把作业设定为学生动手的活动,更要关注学生的思考,给他们留有足够的用脑空间,这也符合美术这一课程的性质——实践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体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

案例:小学三年级下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彩线贴画》

我在这一课中对作业的设计分了层次,分为几步走:第一次作业设计在导入阶段,两张内容相同的装饰画,一张是普通画面,一张是皱纹纸彩线贴画,学生寻找两者的不同,目的是初步感知彩线贴画的特点(色彩明快、有立体感、造型丰富),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初识彩线贴画。第二次作业设计在新授阶段,引导学生动脑探索,我在黑板上画了简单的形状,让学生用点、线、面,用各种可以想到的盘线方法尝试拼贴,怎样做才能既美观又迅速?让学生充分体验皱纹纸这种不常用的材料,探索粘贴的技巧、色彩搭配的方法,为制作整幅贴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三次作业设计在打开学生创作思路之后,完成一幅构图完整、色彩和谐的彩线贴画,学生在之前的基础上体验了用点、线、面装饰,互相学习了种种彩线的粘贴方法,完成作品就很得心应手了,作品的效果也让人欣喜,学生都为自己的创造感到无比自豪。这种分层递进的作业形式,难道不比我们一开始“唱独角戏式地讲”,再“大满贯式地欣赏”,最后“自说自演地示范”更有吸引力吗?我想谁也不会否认这一点,这也印证了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

3.运用“游戏式”的作业呈现方式,我想在作业的展示和评价上下工夫也是作业改革的一大亮点。我在三年级《动物的花衣裳》一课中,设计了一个作业展示的游戏方式,就是学生在设计完动物花纹以后把画纸贴到黑板上,再进行另外一个剪纸的作业,用另一张画纸剪出动物的外形边框,这次作业强调了技法,镂空剪纸的技法,需要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迅速完成。通过这样一个“游戏式”的挑选过程,既体现了学生的互评,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同学之间合作的意识,让学生更乐于动手,更乐于分享。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通过长期培养学生“别出心裁”的创造理念,让他们在作业中有所收获,在作业中感受到快乐,这样我们的设计目的就达到了。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分层次课堂作业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初中语文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