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双基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2015-09-10周建琴

考试周刊 2015年82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学习能力高职教育

周建琴

摘 要: 在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社会和时代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而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对新事物的观察能力、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双基教学 高职教育 学习能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教师只有十分明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贯彻执行。为此,应对下列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1.抓好双基教学,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学生在掌握一般原理时要形成结构性的认识,才能进行广泛迁移。因此,必须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成注入发展能力等教学任务。为此,应注意以下方面:

1.1要注意局部,也要注意整体。

在教学中,教师对局部的概念、结构、分类、生理功能等知识一般都能够讲清楚,但是对这些知识整体的内在联系、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的思维特征、认知规律则较少注意。这样不利于学生透过现象和局部,掌握本质和整体,触类旁通地解决实际问题,其具体体现是教师传授的和学生死记硬背的都是些割裂的条文。

1.2要注意结论,也要注意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传授科学的结论固然重要,更要注意使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和运用有关知识,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与及科学素质的培养。

1.3要注意知识,也要注意技能。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微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中不仅包括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用训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2.微生物教学要“注意发展”,“提高能力”

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和治理的全面发展,而以教学促发展的核心问题则是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1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生物知识的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自己能读懂教材,能查阅相应参考书和工具书,能观察标本、模型,能动手做简易的实验,能进行野外考察,能善于复习和练习等。

现代教学论强调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读教科书自学或观察,自学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有计划地自学指导,然后放手。

我们认为指导学生自学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2.1.1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的能力。

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依据,学生就是通过阅读教科书掌握所学的主要知识,教师应准备好自学提纲或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让学生根据提纲或要求,在阅读教科书的同时通过思考,了解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知识,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2.1.2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名词、概念。

教科书中的生物专有名词和概念比较多,其中有的还很容易混淆,例如“转导”和“转录”,字义相似,词义却相差甚远,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仔细剖析,弄清各自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2.1.3指导学生看懂教科书中的插图。

教科书中有大量插图,例如,从图所反映的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生态图、形态结构图、代谢联系图等;从表现方式来说,有示意图、模式图等。这些图反映的内容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行直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糖代谢、脂类代谢等。

2.1.4指导学生学会查阅生物学参考书和工具书。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现象和问题,要寻找答案只有查阅有关参考书和工具书。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找、查阅和使用有关的参考书和工具书。

2.1.5指导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学习和识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法,而且要注意指导学法,例如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概括记忆法等。

因为通过直观实物现象,得到的知识比较真实和具体,记忆它们就比较牢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尽量用模型、实物、图像、照片、录像、电视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形象识记。

理解记忆之所以比机械记忆效果好,是因为它使识记的材料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经过比较就难以辨明事物的特征、本质,难以弄清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异同。人的记忆潜力很大,但不可能见什么记忆什么。学生学习应采用概括法,即提炼出所学教材中的关键部分,才便于大脑接受、储存和提取。在学习过程中常利用图解和表解法进行概括,把复杂的内容表示出来(图解),或列成比较、综合表对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总结(表解)。这类概括出来的知识的结晶是删繁就简、择精选萃的结果,具有数量少、质量高、言简意赅的特点。

2.2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观察和观察能力对于认识自然界,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和从事生物科学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正确指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步骤和用具。

教师在学生观察前,应向学生指出观察的内容和重点,使观察“有的放矢”地进行;应向学生交代观察的最佳步骤和顺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2.2编制“观察提纲”,具体指导观察过程。

教师通过精心编制包括观察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项目的观察的“提纲”,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的全过程。在“提纲”中还可设计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提纲边观察、边思考、边填写观察记录。这样,防止漫无目的地“走马观花”,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边观察边思考边分析比较的习惯。

2.2.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主要是细心、耐心、求实和求新。观察不细心,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精微;观察不耐心,就难以进行艰苦反复长期的观察。

2.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人的各种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学生学习知识必须通过思维,思维表现为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和具体化。在教学中,教师应精讲,即讲清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部分,讲清知识的内部联系,而对学生能够看懂的、不太复杂的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分析、综合,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教师系统讲授之后,概括出若干重点,把事物的精华提炼出来,在其特殊性中找出普遍性。

参考文献:

[1]周美珍.生物教学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严虹焰.课堂教学技能丛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3]郭正谊.青少年科技活动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学习能力高职教育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漫谈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