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在高校体育专业普修跨栏跑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5-09-10袁爱国

考试周刊 2015年90期

袁爱国

摘 要: 本文以邵阳学院体育系2014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完整教学法与渐进式分解教学法对跨栏技术教与学的作用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完整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跨栏跑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110米栏成绩。

关键词: 完整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 跨栏跑

运动技能主要通过学习者的反复练习获得,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受练习者的动机、身体素质水平、教学方法及已有技能的迁移等多因素的影响。教学中授课班级相对固定,学生的个性特点、运动水平和技能基础等在授课前也确定。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采用高效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主要有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重复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及比赛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常常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只是侧重点和程序及手段不同而已。跨栏跑是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要想教好学好跨栏跑技术,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程序显得至关重要。

鉴于此,本研究以邵阳学院体育系普修跨栏跑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对跨栏跑教学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田径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邵阳学院体育系2014级田径普修班随机抽取40名男生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在跨栏跑技术教学中的效果。

1.2研究方法

1.2.1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是指把要学习的技术动作一次进行完整的教学,分解教学法指把技术动作进行分解一个一个地进行教学,最后把技术动作连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完整教学法:在每次课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整个跨栏跑的技术过程进行教与练,学生每次课都模仿练习完整得跨栏跑技术过程(学生边练习边纠正错误),降低练习的难度反复练习,直至常规测试110米栏跑。分解教学法:按照起跑、过栏、栏间跑、终点冲刺分段进行技术示过程的教学,最后进行完整跨栏跑技术练习至常规测试110米栏跑。

1.2.2教学实验法

1.2.2.1实验对象

以邵阳学院体育系体育专业2014级普修田径班4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前,对学生的运动经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0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及体育相关经历等水平基本一致,符合实验要求。在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形态和素质及运动动机等进行测验、统计与分析。

1.2.2.2实验时间和方法

2015年3月按日常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验,教学总时数为8学时。随机从普修田径班中选取40人并随机抽取20名学生组成一组采用完整教学法,另一组学生组成对照组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跨栏跑教学实验。实验教学结束统一进行考核,包括110米低栏成绩测试和技评。

1.2.2.3实验条件控制

为使实验研究结果有价值,实验严格按照:(1)完整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示范讲解跨栏跑的整个技术过程,每次课学生模仿练习完整跨栏跑技术过程(在练习过程中纠正错误),反复练习完整跑技术(栏高和栏间距离由低至高)。(2)分解教学法:学生分步骤地练习起跑至第一栏、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最后冲刺技术,最后至完整跨栏跑技术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纠正错误)。此外,成绩测试、技术成绩评定和理论考试时随意抽签同场进行测试,由四名非参与本实验的资深教师担任主考,每名学生的技评成绩经四名主考教师商定后确定。实验前的自我效能感量表测试和身体素质测试安排在教学实验开始前一周同一天内集中测试,防止因外部等因素而造成的实验误差。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21.0对在教学实验前和、后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跨栏跑术教学效果的影响。

2.研究结果

2.1学生在实验前的基本情况

随机从邵阳学院体育系抽取男生40人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以完整教学法进行教学,另一组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前两班学生的运动动机、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水平进行统一测试。结果统计见表1,两组学生的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以认为两组实验前的身体条件和运动水平等处于同一致。

运动技能的学习受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运动的动机水平直接决定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在此本研究参照张力为[1]制定的运动动机量表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了运动动机测试,结果如表2,P>0.05表示两组学生的运动动机无显著性差异。

2.2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后110米栏跑的成绩比较

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后,测得110米跨栏跑的成绩如表3,p<0.05表示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后110米跨栏跑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且完整教学法显著好于分解教学法。这说明跨栏跑技术教学采用完整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要好。

2.3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后跨栏跑技评成绩的比较

跨栏跑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后的技评成绩如表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完整教学法好于分解教学法。

2.4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后跨栏技术理论成绩的比较

由表5可知,跨栏跑技术教学实验后的理论成绩测试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平均水平看,分解教学法(82±6.6)好于完整教学法(81±10.7),说明分解教学法还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学习。

3.讨论

3.1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体育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完整教学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一般不会破坏动作结构,不会割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运动技术动作通常有些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先采用分解教学法,即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技术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动作技术的重点或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实践练习过程,不可能纯粹采用哪种方法,都是相互渗透的,就看教师如何把握运用这两种方法的时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如完整教学法的缺点是学生不易完成复杂多变的动作技术,如体操动作的各种回旋翻转动作;分解法则会明显地破坏动作结构,影响技术动作的连贯性,从而影响学习技术动作的效果及运动成绩。

合理运用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一直是体育教师探讨的难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及其特点可以变换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跨栏跑是田径运动项目比较特殊的一项,先前有许多学者探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一些田径运动项目教学效果的影响,并取得一定的成果[2,3,4]。随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丰富,可以说单纯运用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已经不可能。显然,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体育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且这两种教学方法渗透与各种体育运动技术的教与学中,可见两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而对于合理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为主线及更适合那些运动项目技术的教学仍然存在疑问。在此,本研究以110米跨栏跑为例,探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对其教学效果的影响有着很好的实践意义。

3.2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对跨栏跑技术教学的影响

如上实验结果表明(如表3、4、5),采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学习跨栏跑技术教学实验后,采用完整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组的110米跨栏跑的成绩和技评成绩都好于对照组,且都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理论成绩采用分解教学法的对照组好于完整教学法,但无显著性差别。因此,可以说教师在教授跨栏跑技术课时采用完整教学法教学好于分解教学法,但可能也不是最佳方法。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完整教学法教学比分解教学法在最初阶段进展明显要好,但学生学习技术的稳定性开始要差,最后才熟练下来,这对于教师如何把握教学进程等方面有较大难度。在运用完整教学法时,首先要注意降低栏架的高度和栏间的距离,可以用塑料等制品的东西来代替,这样进行完整教学练习时更容易教和练。每次课都必须进行完整练习,实验发现在开始采用完整教学法教学时,学生刚开始接触有新鲜感、学习兴趣浓厚,似乎学习效率很高,教学效果很好,但等再次上课却发现很多问题,而且明显表现出技术动作的变形,而在分解教学法没有发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4.结语

4.1完整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跨栏跑技术, 提高110米栏的成绩。

4.2完整教学法有利于增加学生完整技术练习的次数,提高学习效率。

4.3跨栏跑技术教学中注重完整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体现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教学手段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张力为.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特质测量及注意特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雷雨,周崇武,田丽.完整教学法与渐进式分解教学法在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师友,2014.

[3]张为桥.“学导式”教学法在普修标枪教学中之运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

[4]宋广林,闵凡亭.“纲要信号”教学法在掷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