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

2015-09-10刘飞

考试周刊 2015年90期
关键词:建议措施教学研究初中语文

刘飞

摘 要: 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特点营造氛围,确定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信息,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积极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研究 建议措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重视教学研究,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度思考,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论述。

一、语文教学应当针对学生特点营造氛围

教学工作有别于一般的产生劳动,其显著特点是做人的工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反馈的过程,所以教学工作应当深入研究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既要研究共性年龄段的特征,又要研究学生个性发展状况,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营造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初中生更加渴望展现自我,学习中表现出积极上进而又性格叛逆的双重特征。一方面,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针对学生特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要注重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语气温和、态度和蔼是基本要求,教学中的表达方式、遣词用句都要兼顾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营造竞争激励的氛围,初中生好胜心强,在学习中乐于比一比赛一赛,教师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通过学习竞赛、小组比赛、同层级竞争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竞争欲望和上进动力,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抓手,以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语文教学应当因人而异选择教学方式

十个指头有长短,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而言,教师更应当明白这个道理。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和初中前期的教育与教学,在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方面参差不齐,这就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制约。一些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水土不服,制约了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因人而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目标设定、课堂组织模式、作业检测要求等方面体现差异性,更好地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基础。在语文教学目标方面,笔者设置为ABC三个层级目标,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其中学困生以基础性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为主,优秀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拔高提升,确保每一个层级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状况保持一致。其次,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无论是设置的提问内容,还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思考提纲,都充分兼顾了层级特点,设置有不同难度的内容,既要保证学困生在课堂提问中有展示的机会,又要保证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有能够完成的任务,使教学工作能够兼顾学生全体。另外,在作业布置上充分体现层级差异,在数量和难度上有所区别,考核过程中也要采取ab卷的方式,让优秀生和中等生学困生区别开来,主要为学困生进行低难度闭卷测试,使他们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语文教学应当有效发挥补充信息作用

语文课堂上受制于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所呈现出来的信息量特别是教材信息量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应当有效补充教学信息。首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搜集整理各类教学信息,如和课文相关的数据图表、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资料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课文,有助于他们加深理解。另外,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积极补充教学的所需信息,从课文内容的影音展示到作者的奇闻逸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各个方面进行补充拓展。可以想象,建筑类说明文配合视频演示,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比教师单纯口头讲解效果要更加生动。在一些科技类说明文的教学中,以动画模拟的形式直观演示相关科技发展规律,也可以强化学生理解的效果,化深奥为浅显,为教学活动赋予了更多的生机活力。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查阅资料、上网浏览信息,主动搜集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解决语文学习难题。

四、语文教学应当体现互帮互助积极效应

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班级不同群体的学习状况,学困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群体,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予以积极帮助之外,还要在课后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既要在思想上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在学习基础夯实、学习技巧点拨方面予以关心。教师在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巩固提升的同时,还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动员班级语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一帮一、二帮一、三帮一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解决语文学习基础方面的问题,提高学习方法的科学性程度,特别是通过传授自身学习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技巧,让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效提高技巧程度,这是大面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有力抓手。笔者在这一项工作中注重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在宣传氛围上让大家明白班级是一个完整的集体,班级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帮助,落实到学习活动中就要相互弥补不足,使班级洋溢着团结协作互助的浓厚氛围,为学生互帮互助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

五、语文教学应当重视课外读写活动功能

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读与写的能力培养,从阅读分析到作文写作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容量,显然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在教学工作中重视课外读写活动的促进功能,使其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拾遗补缺和互助互进的功能。一方面,笔者强化了阅读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课外书籍不少于八十万字,在阅读的数目上严格把关,让优秀的文学作品进入学生视野,将庸俗的书籍排除在外,保证了学生读书的质量。其次,要求学生将阅读中的心得体会收获提炼出来,既摘录语句语段进行积累,又提炼框架,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特色,内化吸收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另外,增加了写作训练的频次,不再局限于每周两节作文课的训练量,重要的是根据阅读要求进行仿写,将所学习借鉴的写作技巧有效迁移到作文写作活动之中,通过课外读写活动,既增加了文学积累,又提高了写作技巧,并且在高频度的作文训练中达到了熟能生巧的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究并付诸教学实践,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瑞.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之特色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

[2]周建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之初探[J].品牌(理论版),2010,(10).

猜你喜欢

建议措施教学研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因地制宜推进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天门市汽车车险在理赔方面的探究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