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邂逅灵感,抓住灵感

2015-09-10钱敏

人民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罗中立莱克棉线

钱敏

灵感也叫灵感思维,是指人类在文艺、科技等创造性的劳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这种灵光一闪的“突发机制”是人脑具有的特殊功能。当灵感来临时,人的创造力、记忆力、调节力以及人体生命力往往会被高度调动起来,许多长时间想不通或搞不定的事情会在瞬间找到头绪或答案,做起事来更是事半功倍、手到擒来。听起来很美,可惜不是随时随地都会有灵感冒出,这玩意儿是可遇不可求的,指不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就产生了,令你猝不及防。

如何抓住这珍贵又行踪不定的灵感就是技术活了。这门技术并非人皆有之,有时即使灵感来了,人们也未必真能抓住。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灵感也只垂青有准备的大脑。

在灿若星河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灵感曾光顾过无数有准备的大脑,当邂逅的瞬间,这些有准备的大脑没有辜负灵感的美意,他们抓住灵感,在文艺、科技等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谱写了无尽的辉煌。就让我们从中撷取一小撮,体会一下灵感的无穷魅力吧。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才华横溢,可是有一次,他为了描绘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自己的心上人,冥思苦想了两天,始终一无所获。到第三天晚上,他又想得头昏脑胀,在睡梦中,他梦见如下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对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爱护着他唯一的腿。他赶紧起床记下了“唯一的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正是他苦苦思索后的灵感突现。将爱人比作伤残士兵“唯一的腿”,不但形象生动,感情深沉,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孤独和惆怅。他成功了。

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曾以油画作品《我的父亲》在1980年12月获得全国青年美展金奖,这是当时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是怎样的因缘际会让罗中立创作了这幅作品呢?

当时,差不多农历大年三十了,罗中立在路边的公共厕所看到一个收粪的农民,这个场面触动了他。“看到他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而且外面的天气阴雨绵绵,非常湿、非常冷,当时我看他还是很麻木的,完全不知道已经是大年三十这样一个感觉,所以当时一下子很震动,然后回去马上画了很多关于收粪农民这样一个场面。”收粪农民给了罗中立灵感,他认为正是又脏又臭的农民支撑着国家,农民才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的真正脊梁。于是,他成功锁定了这次参赛的画作题材——农民。

法国著名的现代派绘画艺术大师马蒂斯以超乎寻常的色彩感闻名于世。他出生于法国北部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镇,当地既没有博物馆也没有画廊,所幸有发达的染织业,织工以染织色彩强烈大胆的布匹而闻名。马蒂斯的传记作家希拉里·斯珀灵夫人认为,是色彩缤纷的织物直接启迪了马蒂斯的色彩感:“这个地方的一切都相当单调沉闷,只有织物除外……正是这些东西培养了马蒂斯对色彩的感觉。”

马蒂斯一生收集了大量织物,这些织物种类繁多、色彩斑斓,从跳蚤市场的普通布片到北非刺绣壁挂和高级丝袍,不一而足。有一次,他在公共汽车上瞥见了路边商店橱窗里一块奶白色印蓝花的桌布,竟直接跳下车去把它买了回来。这块布为他带来了不少灵感,在以后的30年里,这块布多次出现在马蒂斯的作品中,有时是模糊的背景,有时甚至成了画面上的主角。

灵感作用于文艺领域的案例不少,科技方面有关灵感闪现的佳话也颇多,就连啤酒和酒瓶也能给有心人带来神奇的灵感。

1952年的一天,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格拉塞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打开了一瓶啤酒,眼见冒出的一串串气泡渐渐消失了,他好奇还能不能产生新的气泡呢?想法一出,他立即将一粒沙子扔了进去,只见沙子下沉时,周围又不断产生出气泡;他又扔下一小撮沙子,啤酒像沸腾了似的产生出大量气泡。啤酒中的气泡是压力作用下溶在啤酒里的二氧化碳气体,一旦打开瓶盖,压力骤减,二氧化碳就从啤酒中逸出。刚冒完气泡的啤酒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遇到沙子的扰动,就会继续产生气泡。

沙子使啤酒继续产生气泡的现象带给了格拉塞灵感。回到实验室,他把这一偶然发现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从而发明了气泡室,为原子物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学手段。格拉塞也因此荣获了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关于酒瓶带来灵感的事情说起来就更有意思了。1893年,美国小伙儿莱克历尽千辛万苦造了一艘简易的潜艇,这艘潜艇像柜子一样,它靠压载重物沉入海底,靠抛弃重物浮上水面,下沉和上浮都非常不便,加之海上波涛汹涌,潜艇在水下的稳定性极差,晃来晃去,弄得潜艇里的人晕头转向,完全无法开展工作。为解决这些问题,莱克绞尽脑汁却始终找不到办法。

一天,莱克和几个朋友到海滩野餐。饭后,大伙儿玩起了扔酒瓶的游戏,看谁扔得远。伴随“扑通!扑通!”的声音,一个个空瓶沉入海底。有人为了把瓶子扔得更远,竟把只喝了一半的酒瓶扔了出去。这个还装着半瓶酒的瓶子并没像其他空瓶一样沉入海底,而是漂在海面上,伴随波浪的涌动来回晃动。这个现象即刻触发了莱克的灵感。按照这个原理,莱克改进了设计,改进后的潜艇沉浮问题和晃动幅度太大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在莱克这个伟大发现之前十几年,“光明之父”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也得益于灵感的帮忙。其实,早在1821年就有人发明了第一盏电灯,叫电弧灯,但这个灯很不实用,不但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这给了爱迪生机会,他决心发明一种光线柔和,千家万户都能使用的电灯。

1877年,爱迪生开始了改革试验。他将电弧灯变为白光灯,利用灯丝的燃烧发光来照明。这样一来,他就需要找到一种能燃烧到白热的物质做灯丝,这种灯丝必须能经得住2000℃的高温燃烧1000小时以上,同时还要能经得起日常使用的击碰,且满足价格低廉等条件。可是要找到这样的灯丝谈何容易!他先后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879年的一天,他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看到麦肯锡说话时嘴角抖动的胡须,突然眼前一亮:“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遗憾的是,试验证明依然不行。送老朋友起身时,爱迪生下意识帮他拉平身上的棉线外套,又突然惊呼:“棉线,为什么不试下棉线呢?”这次终于看到了希望!整整45小时,棉线灯丝才被烧断。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就此诞生。

当然,勤奋的爱迪生并没有就此止步,之后他又尝试了大量材料。一天,他一边扇扇一边考虑问题,就想“也许千编竹丝炭化后的效果会更好”。这次的灵感又带给了他好运。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做灯丝的效果更好,灯泡足足可以点亮1200小时。

事实上,灵感并非只有天分高的人才可以拥有,任何人只要肯开动脑筋,在灵机一动的时候,把握住灵感,并马上付诸实施,灵感就有机会帮助到我们。

生活是我们的老师,它给予我们启示,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心人,能不能抓住机遇,从蛛丝马迹中获得灵感,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

猜你喜欢

罗中立莱克棉线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勤(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罗中立面面观
棉线钓“鱼”
烧不断的棉线
罗中立
烧不断的棉线
景观照明设计——罗中立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