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兵器馆之火炮篇

2015-09-10熊佳

兵器知识 2015年1期
关键词:火箭炮制导火炮

熊佳

令人欣喜的是,本届航展上展示的火炮绝大多数是首次公开亮相,军事爱好者这次可算过足了眼瘾。

PLZ52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高大的车体和高昂的炮管尽显王者风范。该炮底盘和车体沿用了PLZ45的设计,底盘的一大特点是能原地转向,调头快。由于火炮身管加长、重量加大,再加上车载设备的更新,所以战斗全重增加了10吨左右。因此,PLZ52换装了1 000马力的新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和全自动变速箱,动力系统的技术性能比PLZ45的道依茨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双功率输出手排变速箱高出一大截,功率几乎提高1倍所以虽车重增加,但机动性大幅提升。最典型的是最大公路速度从PLZ45的56千米/小时提高到6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依然维持在450千米,这表明PLZ52采用的新型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耗油率比PLZ45柴油发动机明显下降。其动力系统也可进行整体吊装,大大方便了野战维护和更换。

PLZ52自行加榴炮的车体和炮塔采用全焊接钢装甲结构,可防近距离的7.62毫米穿甲弹和155毫米榴弹破片。动力舱位于车首偏右位置。由于发动机功率大增,所以其进排气隔窗的面积更大,这使车首上装甲的斜面延伸到了炮塔底部,不像PLZ45那样还有2道阶梯状凸棱,造型上显得更加流畅。此外,PLZ52车体右前侧的圆形排烟口也从PLZ45的两个减为一个。

驾驶舱位于车首左后方,并在舱盖前上方布置3具潜望镜,而非PLZ45在舱口前布置了2具昼间潜望镜,这样不但扩大了驾驶员闭窗驾驶时的视野,而且中间一具潜望镜可以换装为微光夜视仪,提高夜间驾驶能力。驾驶员通过液压助力的方向盘进行转向操纵。

PLZ52车体两侧侧裙板完全将履带、悬挂系统和托带轮保护起来,而不是像PLZ45那样只在两侧车体前部加装侧裙板。PLZ52车体中后部战斗室搭载炮塔,炮塔环直径达2.6米,使其拥有较好的携载容量。车长舱口位于炮塔上部右侧,配1具昼夜周视观瞄镜。炮长舱口位于炮塔上部左侧,配1具昼夜观瞄镜(不具周视能力)。与PLZ45不同的是,PLZ52的开放式枪架布置在炮长舱口前,加装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PLZ45的车长在关闭舱盖时只能用潜望镜观察,PLZ52则为车长配备了周视观瞄镜,因此取消了PLZ45车长舱盖周围的潜望镜。PLZ52炮长观瞄镜在外观上也比PLZ45的紧凑许多,炮塔正面左侧烟幕弹发射器内侧还增设了一个竖置的椭圆形潜望镜。

PLZ52的顶部舱口、出入门均采用密闭设计,中央增压鼓风机形成车内三防环境。车内装有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并在炮塔正面两侧分别装有四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其炮塔正面中间装有一门新型52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炮口有三室圆柱形制退器,炮管中部有抽烟装置,炮尾装有炮口测速设备,炮闩为立楔式自动炮闩。在车首上装甲前端正中布置有一个行军固定锁。与PLZ45的行军锁需以人力操作方式进行启闭不同,PLZ52的行军锁是液压控制的,驾驶员在舱内就可进行自动启闭,大大减轻了乘员的负担。当行军锁未使用时,由驾驶员操纵放倒在车首上装甲表面。

PLZ52将火炮的液压平衡机倒附着于炮塔顶,故增加了不少内部空间,这也使该炮的炮塔虽能360°旋转,但通常射击时仍保持火炮朝向正前方左右各30°的射界,并需在车尾加装一对驻锄以利稳定车体。火炮的俯仰射角为-3°到+68°。

全新的52倍口径火炮可发射PLZ45的弹药、北约制式155毫米弹药以及国内新研制的各类制导炮弹。由于身管加长,药室容积也相应加大,再加上全新的模块化装药系统,所以PLZ52射程明显提升。据介绍,配合使用国产高效能刚性双模块发射药时,PLZ52发射的弹丸初速从45倍口径火炮的897米/秒提升到930米/秒以上。发射45.5千克的全膛底凹榴弹时,最大射程达40千米。发射47.9千克的全膛底排榴弹时,最大射程超过50千米。而PLZ45火炮在发射全膛底排火箭助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才能达50千米,且弹丸战斗部重量大为缩水,命中精度也只有前者一半。和西方国家的52倍155毫米火炮相比,PLZ52的火炮最大射程平均提高近10千米。这种优势,不仅使PLZ52具有更出色的远程打击能力,而且在抵御敌方反炮兵火力时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令人惊喜的是,本届航展还展出了其使用的国产新型制导炮弹,分别是GP155和GP155A激光末制导炮弹、GP155B型GPS制导炮弹、GP155G末敏弹。

GP155制导炮弹外形类似俄罗斯“红土地”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最大不同,首先是GP155采用体积更小的激光末制导头,所以头部看起来更尖,空气阻力更小。其次,GP155前后弹翼的末梢都有豁口,类似美国“铜斑蛇”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的弹翼。GP155制导炮弹共分三段,前部是制导控制段,激光末制导头和控制翼就布置在这个舱段,有5个电钮需要在发射前设定,其中2个电钮用来设定弹道,另3个用于设定激光密码,这个舱段长度约占弹体的1/2。中部是战斗部段,是直径均匀的平直舱段,长度约占弹体的1/4。后部是稳定助推段,舱段前后布置有口径环,稳定翼之间有4个小型固体火箭助推器且公用一个尾喷口,长度为弹体的1/4。由于该弹属于制导炮弹,因此采用了弹翼折叠技术,前翼向前打开的控制翼,后掠角10°,稳定翼向后张开,后掠角30°,前后弹翼呈双十字形布局。

GP155弹长1.305米,重52千克,战斗部为高爆装药,射程为3~20千米,发射速率2~3发/分,最大战场捕获角度为±15°,最小盲区仅40米。GP155制导炮弹主要打击敌方各类坚固目标,包括野战工事、指挥所和掩体,静止的舰船和两栖坦克,永久或临时的桥梁和渡口等。采用该弹后,PLZ52无需试射就能达到90%的首发命中率,火力突然性和精度有了飞跃性的提升。作战时,为PLZ52提供激光目标指示的既可以是车载或机载激光指示器,也可以是前方炮兵观察员携带的激光指示器。

GP155A外形与GP155的区别是采用了不同的激光导引头,整个头部完全呈圆锥形,射程为6~25千米,主要打击目标包括时速不超过36千米的坦克、火炮、步兵战车等。

GP155B外形与GP155A相同,采用了“北斗”和GPS定位系统、姿态稳定虚拟惯导系统、弹载计算机和弹道成型制导等技术,实现了发射后不管,具备全天候和全地形打击能力,可摧毁敌方静止的坦克、工事等目标。

GP155G外形类似普通155毫米榴弹,采用先进的末敏探测体制、数据处理自锻破片战斗部和稳扫技术,主要用于击毁静止或运动的敌方高价值地面目标,如集群坦克、跑道上的飞机等,其高效能EFP战斗部能穿透所有现代坦克顶装甲。

PLZ52没有沿用PLZ45的半自动装弹系统,采用全新的炮塔尾舱式自动装弹机。自动装弹机技术水平比西方产品相对简单,但自动化程度较高而且输弹速度并不低。自动装弹机采用的是模块化装药系统,弹丸和发射药分两层存放在炮塔尾部的滚动循环式弹舱里,摆臂式气动输弹机则安装在炮尾后方。尽管PLZ52自身携带的弹药只有30发,但与其配套的弹药补给车能通过PLZ52车尾底部舱门向自动装弹机直接补弹,使火炮具备核生化等复杂战场条件下的持续作战能力。

PLZ52的火控系统包括火控计算机、液力和电力伺服系统、GPS差分定位系统、自动瞄准系统等,实现了全数字化,性能大幅提升,为此PLZ52还取消了原PLZ45设于炮塔顶部左前方的间接射击瞄准器和设于炮身左侧的直接射击瞄准器。

实际作战时,PLZ52配备多种配套车辆,包括指挥车、前沿观测/搜索车、工程抢救车、弹道定位车、弹药补给车、机械维修车等,组成一个火炮单位进行系统化作战。由于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因此PLZ52在任何地域下的火力反应时间均不超过1分钟,火力性能指标更是全面超越以PzH2000为代表的西方先进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CS/SH1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展出了两种,一种是装在6×6卡车上室内展示的,另一种是装在4×4高机动车尾部,放在运9运输机后的,进行室外展示。

CS/SH1型122毫米车载炮使用嵌入式计算机控制、指挥和通信系统、火控系统、导航和精确定位系统、自动化信息交换系统,在数字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营或连级C4ISR网络,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自动化指挥和控制。

该炮采用的底盘是陕汽生产的第三代6×6平头双排座高越野卡车底盘,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只是防护力比较弱,这也是车载炮的普遍不足。车头的驾驶室宽敞舒适,可乘坐4~5人。

火炮装在敞开式车厢后部,并装有大型防盾,可防小口径武器射击以及飞散的炮弹破片。行军状态下,火炮转向车头方向,用行军锁固定。装在下架两侧的可沿轴自由摆动的平衡机能提供缓冲作用,保证火炮行军的平稳性和在恶劣地段对行军速度的过分限制。作战时,松开行军锁,将火炮转向180°进行后向射击。

射击时,由半自动输弹机来完成弹丸向炮膛内的输送,以提高弹丸装填的速度。半自动输弹机和输弹盘装在与炮闩连接的支架上,整个输弹机构可随火炮起落运动,能在任意射角上提供均匀稳定的输弹力。在半自动输弹机的帮助下,火炮射速可达8~10发/分。

火炮在低射角射击时后坐部分长后坐,使炮架有较好的稳定性。该炮在反后坐机构中设置有变后坐装置,高射角射击时后坐部分短后坐,使其不与底面撞击造成损坏。为保证射击稳定性,在车厢中部下方两侧各装有一个大型液压控制的伸缩式驻锄,射击时以45°左右伸向车头方向的地面上,形成独特的射击支撑结构,有效承受火炮发射时的后坐载荷,火炮射击稳定性极佳。这两个驻锄都经过了加强,即使火炮在射界边缘区域进行直瞄射击,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该炮发射D30系列122毫米制式弹药,以及新型底凹弹、底排弹和底排火箭助推增程弹。射界为高低方向0°~70°,发射底凹弹时最大射程18千米,发射底排弹最大射程为22千米,发射底排火箭助推增程弹最大射程可达27千米。由于CS/SH1车载炮拥有先进的车载导航定位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火控系统,因此其具备快速进出阵地的“打了就跑”能力。展板介绍,该炮可采用“射击-机动-射击”模式进行机动作战,在阵地停留时间不超过3分钟,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与4×4高机动车组合而成的CS/SH1型122毫米车载炮显然是为空降兵设计的,非常适于空运、伞降和直升机吊运。该炮结构上比采用6×6越野卡车底盘的同型炮简化很多,如取消了防盾、自动定位系统、多普勒炮口初速测量雷达,火炮身管缩短等,因此重量明显要轻。该炮也不像以6×6底盘搭载的122毫米火炮那样在车上射击,而是在地面上射击,于是在其炮尾加装了一个集成了驻锄的底座,类似于迫击炮的座钣,由两个牵引支撑臂和两个液压作动筒连接底座与车尾,从而实现火炮的放列与撤收。行军时,液压作动筒将火炮向上托起直至转到炮口朝向车头,并固定在车厢中部的行军锁上;作战时,打开行军锁,液压作动筒将火炮再次托起直至转到炮口朝向车尾、底座完全着地。

4×4高机动车为敞开式结构,可乘坐5人,车厢周围装有环绕车顶的管架,主要是在车辆高速行进时供乘员抓握。高机动车最前面是驾驶员和炮长座椅,后面是2个炮手座椅,其中炮长座椅前装有火控、通信、导航设备等。

4×4高机动车载式CS/SH1型122毫米炮发射的弹药与6×6车载型相同。这种轻量化车载炮装备空降兵后,将大大增强空降兵伞降或机降之后的机动火力支援能力。

CS/SH2型105毫米车载榴弹炮在结构设计与CS/SH1型122毫米6×6车载炮相似,也是在6×6军用卡车底盘上加装1门火炮。不过,CS/SH2型采用的6×6底盘是1辆双排座平头东风高越野卡车,车头前方的玻璃风挡和两侧车门上的玻璃窗面积更大,可提供炮班乘员极为开阔的前向和侧向视野,并在车头前装有管架式保险杠。在车头右侧炮长位置上方有个舱盖,其前方安装有一个开放的枢轴式枪架,上面架有1挺7.62毫米通用机枪。

在军卡后面敞开式车厢上装有1门无防盾的105毫米榴弹炮,其炮座类似于敞开式舰炮的炮座,可回旋。行军时火炮转向车头方向,并用行军锁固定。作战时,松开行军锁,将火炮回旋到车尾方向进行射击。为保持射击稳定性,在车厢中部下方装有与CS/SH1型车载炮外形和结构都相似的大型液压助锄。

该炮炮口装有七室圆柱形炮口制退器。反后坐装置安装在火炮身管上方,平衡机装在身管后两侧,结构与早期美式M1型155毫米榴弹炮相似。平衡机和方向机手柄为轮盘式。瞄准装置安装在炮尾左上方,并与高低机、方向机和平衡机配合瞄准。在身管后上方也像CS/SH1型122毫米车载炮那样装有自动定位系统和多普勒炮口初速测量雷达。火控系统由炮长终端、火控计算机、通信控制器、车通设备等组成,系统配备定位定向导航装置,具有自主作战能力。

从该炮的介绍展板来看,通常采用与CS/SH1型122毫米车载炮相同的“射击-机动-射击”模式进行机动作战,在阵地停留时间不超过3分钟,战场生存能力很高。该炮最大射速可达12~15发/分,一个6门制炮兵连可在1分钟内将1吨多弹药射向敌方阵地,火力极为猛烈。所以,对于营连级地面部队来说,CS/SH2型105毫米车载炮是款不错的压制火炮。

155毫米超轻型牵引榴弹炮首次亮相,从其展示在运9型运输机后面来看,显然是为空降兵或快速反应部队研制。

结构上看,该炮显然参考了英国BAE系统公司为美军研制的M777轻型155毫米榴弹炮。一方面利用两个前置的大架稳固地支撑着火炮,抵消火炮在发射时所产生的倾覆力矩,另一方面采用了长后坐和低耳轴的方式使后坐力向下转移并直接传到地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倾覆力矩。该炮的炮架没有底板,行军时支撑在两个炮轮上,而这两个炮轮在必要时还可作为火炮的支点。鞍型安装部由轻质合金制成,瞄准具装在炮尾左上方。但该炮大架、射击坐盘、鞍型安装部、驻锄等部件比M777体积更小,结构上更紧凑。不仅如此,该炮的驻退机、复进机、方向机、平衡机、高低机、摇架等部件不但紧凑,而且简化到了极致。虽然展会上没有该炮的任何性能介绍,但从其简单的结构和紧凑程度来看,其重量可能在目前世界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中是最轻的。美军的M777重量为3 420千克,而这门超轻型牵引榴弹炮要比其轻1吨左右,非常适合空运或用大型直升机吊运。

尽管该炮结构紧凑、重量不大,但是身管长度却超过了M777,这也意味着其具有较M777更大的射程。该炮的身管应该是采用精炼电渣重熔钢毛坯制成,并经过自紧处理,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炮身内膛结构也很可能与北约标准兼容,可发射北约制式155毫米弹药。炮口装有四室圆柱形炮口制退器。

这种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的出现,对于提升空降兵、快速反应部队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作战时,这种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

ST1型105毫米突击炮以国产新一代8×8轮式装甲车底盘和1门北约制式105毫米坦克炮组合而成。8×8轮式装甲车底盘采用动力舱和驾驶舱并列前置、战斗舱居中、载员舱在后的布局,采用箱形承载式车体。车首呈楔形,首下装甲向内倾斜至前轮处,首上装甲向内上方倾斜,与车顶相连,车顶一直水平延伸至车尾。车首有一块防浪板,车体两侧上部稍微内倾、下部稍微外倾,并由此在相交处形成一条明显折线,车尾几乎竖直。

车首上装甲右侧是动力舱,其后部有一面积较大的矩形动力舱顶板,后缘和车体上部右侧的矩形散热器前缘相连只需将这块装甲板上的螺栓打开,把散热器向右上方掀开,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即可实现整体吊装。发动机废气排放消声器和车载空调外机采用内嵌式,分列车体右侧的中后部,外有网式格栅防护罩。

8×8装甲车最大公路速度可达10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速度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1 000千米。就机动性而言,丝毫不逊色于目前世界上同类产品。

ST1型8×8轮式105毫米突击炮由于采用双人105毫米炮塔,取消了8×8装甲车原有的串联双座式驾驶舱,只保留了位于楔形车首之后的车顶前部左侧驾驶舱。炮塔内车长在右、炮长在左。105毫米坦克炮在炮管中部装有抽烟装置,炮口装有五室圆柱形制退器。火炮采用人工装弹,因此车体内还有1名装填手。该炮射速6发/分,备弹30发,除了可发射国产以及北约制式105毫米弹药(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杀爆弹等)之外,还可发射105毫米炮射反坦克导弹(射程5 000米),从而具备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火控系统为稳像式,对于静止和运动目标都有很高的首发命中率。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在炮塔右侧车长舱口前)和1挺安装在主炮右侧的7.62毫米机枪。

ST1型105毫米突击炮的车体采用铝合金装甲焊接而成,正面可防100米距离上射来的12.7毫米穿甲弹,车体两侧可防100米距离上射来的7.62毫米穿甲弹,车尾可防100米距离上射来的7.62毫米普通弹。

15P型8×8轮式105毫米突击炮在外形上与ST1型8×8轮式105毫米突击炮相似,最明显不同是15P突击炮的驾驶员坐席并不像ST1那样完全位于车体内部,而是在车体外突出有一个防弹玻璃观察舱,正好让驾驶员头部在观察舱内,以提供良好的视野。

15P型高机动105毫米火力突击车是在SX2110C军用越野高机动车底盘后部加装了一门改进的短身管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并在中部上方加装1座带防盾的12.7毫米机枪塔而成。其战斗全重15吨,乘载员2+8人,可搭载15人进行奔袭作战,最大公路速度超过100千米/小时,涉水深1.1米。很明显,这是一款适合于山地部队、特种部队装备的火力突击武器。

该车所采用的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是近几年新研制的中口径超轻型压制火炮,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火力猛的特点。与同口径普通榴弹炮相比,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的重量仅为1 310千克,而且拆卸非常方便,每个单独部件均可由单兵负载。该炮具有多种战术用途,既可作为榴弹炮,执行火力压制任务,又可作为反坦克武器,执行反装甲任务。该炮还可作为迫击炮或无坐力炮使用,因此火力灵活度极高。从之前对该炮的介绍看,其炮口初速为420米/秒,榴弹炮状态下射速3~ 4发/分,方向射界±18°,高低射界-5~65°,反坦克炮状态下射速8发/分,方向射界±28°,高低射界-5~25°,该炮可发射8种北约制式105毫米弹药,最大射程10.8千米。

航展上展出了两款迫击炮,分别是CS/SM1型81毫米车载速射迫击炮、120毫米轻型车载迫击炮。

CS/SM1型车载81毫米速射迫击炮在本届航展上是第二次亮相,但仍吸引很多观众。81毫米速射迫击炮是后膛装填、长身管迫击炮。炮管安装在摇架上,与制退机和复进机联接。前冲定点击发的自动机包括炮闩、液压缓冲器、输弹机、再装填装置、紧定机构等,行走部分包括下架、大架、锁定装置、减震装置等。其中方向机采用电机驱动,并配有火控计算机,可实现弹道诸元自动解算和方向快速调炮。

CS/SM1采用4发弹夹自动供弹,并设有单、连发转换装置。首发射击时,炮手进行人工开闩,然后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方式,装填弹夹,操炮并射击。射击后,自动开闩,可进行下一个弹夹的装填和发射。CS/SM1速射迫击炮的炮管上有散热螺纹。CS/SM1速射迫击炮的方向射界可达360°,并可进行大射角射击。配用的弹种为87式81毫米远程杀伤迫击炮弹,爆发射速达4发/2秒,战斗射速40发/分、最大射程6 000米以上,有效直射距离400米。

CS/SM1速射迫击炮采用的底盘是东风“猛士”4×4高机动车,最大公路速度可达125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600千米以上。由此可见,CS/SM1速射迫击炮具有良好的战术机动性,可以迅速进入或撤离阵地,实现“快速反应、打了就跑”的战术目的。

CS/SM1车载速射迫击炮可装备空降兵、特种部队、快速反应部队、海军陆战队等,主要用于快速突击、敌后空降、迂回穿插、城市巷战等作战行动,利用其突然而猛烈的曲射和平射火力,为攻击分队提供火力支援。

120毫米轻型车载迫击炮首次公开亮相,底盘是东风“猛士”4×4高机动车的加长版,前面有双排座,两侧各有两扇出入舱门,很便利驾驶员和炮班人员出入。在车尾装有1门120毫米迫击炮,由炮身、炮架和座钣三大件组成,通过液压控制的迫击炮驮具和携行具与底盘相连。行军时,迫击炮向前收入车厢,作战时向后放下进行射击。由于大量应用了轻质材料,所以该炮具有重量轻、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车厢后部两侧各有一个容弹20发的容弹架,因此该炮具有较强的持续火力。

120毫米轻型车载迫击炮可发射国产及北约制式120毫米迫击炮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GP4末段修正120毫米迫击炮弹。该弹长1.08米,弹重18千克,射程1 000~6 000米,命中精度小于5米,适合攻击轻型装甲车辆、防御工事及隐藏在起伏地形或城市建筑物后面的高价值目标。120毫米轻型车载迫击炮主要用于装备山地步兵部队,遂行山地作战伴随火力支援任务。

展出的火箭炮主要是AR3型370/300毫米火箭炮、SR5型火箭炮。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集成化、模块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理念,并充分展示了机动性强、射程远、火力猛、精度高、威力大、作战使用范围广等特点。虽然这两款火箭炮近两年已在欧洲萨托利防务展、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出过,但都是以模型方式展示,本届航展却以实物首次公开展出。

AR3火箭炮属于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共有370毫米和300毫米两种口径可供选择。航展上该炮装填的是两个4管370毫米火箭发射模块。如果采用300毫米火箭发射模块,则是两个5管模块。

AR3火箭炮采用8×8重型轮式越野卡车底盘,共有五种弹药,其中三种为无控火箭弹,两种为制导火箭弹。本届展会上随AR3火箭炮同台展示的就是两种制导火箭弹,分别是“火龙”280(BRE8)型370毫米制导火箭弹、“火龙”140A(BRE3)型300毫米制导火箭弹,都采用惯导+卫星制导(INS/GPS)辅助定位全程控制制导方式,同时配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可对点目标或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和火力覆盖,具备一次调炮多目标精确攻击能力。

据北方公司此前在国外防务展上的数据,AR3型370/300毫米火箭炮装备有完善的气象探测系统、作战指挥系统和维持系统,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

SR5型新型多管火箭炮在设计上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类似美国M270和HIMARS火箭炮那样的模块化箱式发射系统,就是把多枚火箭弹及其发射管封装在一个标准化储运发射箱,形成一个整体模块。采用箱式发射系统可以带来几个好处。一是火箭弹由于密封在发射管内,因此能有效改善火箭弹的储运环境、延长火箭弹存储使用的有效期、减少日常勤务处理工作。二可提高火箭炮的装填速度、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提高武器系统的应急反应能力。三是箱式发射系统可实现一箱多用、一架多用,使不同口径的火箭弹,甚至战术导弹能够共架发射,也可用一个标准的发射平台装载不同的储运/发射箱,从而达到提高通用性、增强火力灵活性、降低系统费用等目的。不过美国出于简化口径的考虑,没研制其它口径的火箭弹,只给M270整合了“陆军战术导弹系统”(TACMS)模块。四是箱式发射系统有一定的装甲防护,避免发射系统被敌方炮弹破片及轻武器损伤。

SR5型的模块化箱式发射系统能同时使用122和220毫米火箭弹,其装甲箱式发射框架并列装填一个6管220毫米火箭弹发射模块和一个20管122毫米火箭弹发射模块,同时该火箭炮还有能自主进行火箭弹发射模块再装填的可伸缩吊架。框架两侧的装甲呈楔形,目的在于全面保护发射系统模块不受侧射武器损伤。因此,SR5火箭炮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有效整合大、中口径火箭弹的火箭炮。

发射框架装在6×6越野卡车尾部的座盘上,在液压系统的控制下实现俯仰和回转,其中俯仰角0°~60°,回转角70°(这个指标相当出色,因为采用类似发射系统的美制M270型火箭炮只有45°)。SR5火箭炮战斗全重为25吨,最大公路速度85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600千米,从进入阵地到发射的时间约5分钟,撤离阵地的时间约为1分钟。值得强调的是,SR5火箭炮的发射框架适装性很好,既可方便地装到6×6重型越野卡车底盘上,也可以装在履带式底盘上。

在SR5火箭炮发射车的驾驶室后部,装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火控系统指挥舱,舱内有导航定位系统和火箭炮的发射控制系统。为保持射击时的稳定性,两对后轮间还设有两个遥控式可收放支柱。

由于自身带有吊架和吊索,火箭弹都是整合在发射模块内,因此装填速度比传统的定向管式火箭炮快得多。北方公司在萨托利防务展上称其再装填时间在5分钟以内。这个进步是巨大的,意味着SR5火箭炮的再装填速度只有世界上最流行的BM-21“冰雹”40管122毫米火箭炮的一半,“龙卷风”火箭炮的四分之一,基本与美制M270火箭炮相当(根据这么多年的使用,M270型火箭炮的再装填速度稳定在3~5分钟),火力间隔时间大大缩短。

SR5火箭炮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体现在发射系统方面,还体现在火箭弹的兼容性方面。SR5火箭炮能够兼容发射国产及国外的122毫米。国内由于使用122毫米火箭炮的时间最长,因此国产122毫米火箭弹的弹种比较丰富,战斗部包括钢珠杀爆弹、温压弹、双用途子母弹、杀爆燃弹、燃烧弹、布雷弹等。

随炮展出的122毫米火箭弹种类最多,包括射程40千米的122毫米钢珠杀爆火箭弹、射程50千米的BRE1型122毫米钢珠杀爆火箭弹、“火龙”40型122毫米制导火箭弹。其中“火龙”40型122毫米制导火箭弹曾参加2013年阿布扎比防务展,北方公司曾介绍SR5火箭炮所使用的122毫米火箭弹射击精度小于25米,应该就是指“火龙”40,该弹射程应该在40千米。

目前,虽不清楚220毫米弹药品种多少,但“神龙”60型220毫米激光制导火箭弹却令人感到这个口径的火箭弹技术已十分先进。目前大口径火箭弹一般采用INS/GPS制导,而“神龙”60除这两种制导方式外,还采用了半主动激光末制导,这显然是为了精度方面的考虑。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的“神龙”60虽不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但激光末制导带来的打击精度却是只靠INS/GPS制导的火箭弹无法比拟的。在装备“神龙”60后,SR5火箭炮就具备了打击静止或运动的点目标的能力。

SR5火箭炮的配套系统详情,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参考国产90B型122毫米榴弹炮和PHL-03型300毫米火箭炮的系统组成,应该包括指挥车、气象雷达车、前沿观测车等。在无预置阵地作战模式下,各发射车接收到指挥车或上级提供的目标坐标和气象雷达车、前沿观测车等提供的数据后,自主完成定位定向、测量发动机药温、进行发射诸元计算、瞄准、火箭弹诸元装定、发射。在有预置阵地作战模式下,各发射车接收到指挥车或上级命令后,进入预定发射阵地,到达发射位置后按标志进行方向瞄准。指挥车计算射击诸元并传送给各发射车,发射车收到后进行瞄准、火箭弹诸元装定及发射。

有外媒认为,SR5型火箭炮可能让中国在国际火箭炮军贸市场上占据明显优势。因为在目前的国际火箭炮市场上,美、俄等国都是面对不同需求单独提供中程或远程火箭炮,这不仅要采购国花费更多的金钱,而且装备复杂程度也明显增加。现在SR5型火箭炮的出现,则向世界上欲采购新型火箭炮的客户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就是如果从中国采购SR5火箭炮,只需花一份钱,即可同时获得中程和远程战术打击能力。

猜你喜欢

火箭炮制导火炮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三)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九)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八)
乌拉尔车辆厂将建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半岛上的“钢铁暴雨”
冒着炮火拍大片
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