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2015-09-10李东阳

人民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李东阳

【摘要】人的教育和培养始终是头等大事,正确而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无疑是重中之重。我国目前推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是从个人层面的思想建设起步的。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唯有大力推行人文教育,真正落实人文教育,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人文教育的落实需要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实际的教育改革,需要将教育真正落实到“人的教育”,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同时在社会实践的层面大力开展人文教育。

【关键词】人文教育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党一向重视思想建设,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1世纪以来,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正式公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分析和提出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分析。作为一个指导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的价值观,自然需要涉及方方面面,从价值观的内容看,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国家层次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和文明是我们长期提倡的,也是我们国家长期奋斗的目标,而和谐的提出,则是根据我们传统文化中“和”的概念而来,也是结合当前国内形势,对建设治理愿景的一种设计。社会层次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次的价值观构建需要解决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秩序的维持、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三个重要问题,而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提出正是对以上问题的回应。个人层次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管多么宏伟的计划,都需要众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所以个人层次的价值观培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而严谨,是对当前我国最新发展形势的反映,也是对我们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方向的一种明确,需要从三个层次协同推进建设和发展,三个层次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外部背景。我国当前面临的外部形势可简练概括为“复杂”两字。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不明朗,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形势还比较复杂。欧洲的经济形势也很复杂,前两年部分欧洲国家如希腊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暴露出欧洲经济的复杂性。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外向型的国家,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会非常明显地传导至我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我国周边地区如东海、南海复杂的领海以及围绕岛屿的争端明显升温,这种复杂的军事和外交斗争形势对我国各方面的部署都是一个挑战。

内部背景。当前我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促使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是我国经济面临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经济领域的各项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其深刻变化带动各方面的利益调整,也需要各个社会阶层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统一;第二是我国政府职能面临深刻调整,需要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第三是我国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社会利益、文化趋于多元化,社会民生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切实得以维护。诸多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国家、党和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凝聚力,统一思想认识,向着一致的目标努力。

思想文化背景。当前我国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层面看,都处在深刻转型期。从我国文化层面看,传统文化的复兴任重而道远,社会文化又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整体的思想文化处于庞杂而分散的状态,而目前我国的各方面发展均处于关键时期,基于此,思想文化层面的统一,使之在思想文化层面反映各方面的要求,取得一致认同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地位

人文教育含义的界定。人文教育到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广泛获得认可的定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关于人的思想、人性的养成方面的教育。我认为可以将其界定为: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从两者涉及的领域看,两者存在天然的联系,主要是探讨思想问题。价值观首先从根本上是属于人的思想认识,是对人们主流思想认识的提炼,最终是为了指导人、教育人,尽可能统一人的思想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依据马列主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或思想认识。人文教育根本上是为了解决人性的问题,而解决复杂人性的问题,靠的是对人思想认识的教育,对人思想境界的逐步提升来完成的。人文教育的范围和手段是很广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更多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以此来推行人文教育,但根本目标始终不变,就是为了解决人性问题,就是为了对人进行思想认识的教育。

显而易见,人文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尽管人文教育的范围和深度要大于后者,但两者都是为了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教育的核心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

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人文教育始终要围绕人本身而展开,人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放在人性和人的思想认识这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涉及到个人,同时还明确涉及到了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用力比较平均。不过分析后可以看出,不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根本上还是要靠个人的价值观来体现,许许多多的个人价值观最终汇成了社会层面乃至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据此,人文教育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培育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有基础地位。

人文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因此构建这一系列价值观仍有赖于持续的实践和对个人的思想教育,这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的夯实问题。

对个人的思想教育,向来是所有教育的关键。南怀瑾先生曾说道:“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见个人思想教育之重要,而个人的思想教育或者说对个人的教育不是那么容易就完成的,南怀瑾先生也曾说道:“一个人天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功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既然人文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如此重要,同时人文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有必要结合个人教育的规律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推出人文教育的现实途径,将人文教育的培育划分为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两个部分。需要明确的是,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我们推行基于人文精神的、全面的教育固然是一种“理论教育”,但这一教育本身也是“社会实践”,是旨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实践。而我们现在以及将来旨在推动全民人文素养提高的种种社会实践,又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

理论教育层面。笔者认为理论教育层面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和中学的人文教育,一个是大学的人文教育,前者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后者是人文教育的提高和升华阶段。

小学和中学的人文教育。任何思想或价值观的培育,最好的时期都是在儿童时期就开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文教育同样不能例外。小学和中学阶段,人处于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此时应在课程设置和教师两个方面加强人文教育。为了加强这一阶段学生的人文教育,应紧紧抓住语文教育,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语文新教材的选文注重思想品位和文化底蕴。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同时加入现代内容的文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该下大力气培养和选拔文化积累较深厚、人文品位较高、教学主导性和创造力较强的教师,由经验型的教书匠向拥有浓厚人文精神的学者型和研究型教师转变。应重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为人处世基本原则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就受到良好的指导和教育。

大学阶段的人文教育。大学教育阶段对于个人教育至关重要,往往充当个人教育的“拔高”“把关”角色。我国一贯强调培养人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与当前我国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个人思想道德的培养为根本。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一些偏差,其中一个表现就是“重知识培养”而“轻视人本身的教育”。大学教育如果不进行纠偏,那么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堪忧,思想道德建设堪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将堪忧。所以应果断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第一是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和目前时代教育的规律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文教育机制,设立国家层面的人文教育纲领文件,一方面解决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问题;第二是在高校探索推行“国学”教育,将“国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课程设置起来,挖掘“国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相结合,制定出可行的,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国学”教育;第三是积极向国外先进的大学学习,吸收外国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如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将人文教育定位为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显然将更可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在人文素养方面将获得提高。

总之,在教育层面,“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要跟本国的文化相适应。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定要与中国的文化模式、文化传统、文化特色相适应”。②教育层面的努力,永远是人文教育得以培养的基础,是对全民进行人文精神熏陶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的和根本的途径。

社会实践层面。社会实践则是人文教育的运用、落实和再提高,与之前的在校理论教育及之前个人的人文实践经历密不可分,有前后继承性。所有教育的真正落实,理论教育是一个方面,实践的环节更是必不可少。具体到人文教育实践层面,在推进过程中应以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家庭三方作为推进主体,各司其职,共同推进人文教育在实践层面的发展。

政府层面。政府应主要扮演决策、政策制定和引导的角色。国家层面应尽快在政策层面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制定出可行的、合理的方案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是推进人文教育的基础,人文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政府层面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方面体现出重视人文教育,在教育政策和方针的制定中特别体现对人文教育推进的重视,这也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企业和社会团体层面。我国目前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市场迅速发展,但近40年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原来淳朴的市场风气减弱明显,市场中不诚信、不公平的现象很多,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培育。面对当前这种现实,有必要树立正确的“市场伦理”,“把“资本”的冲动与“诚信”的建构成功结合,形成一个与现代市场体系配套的,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遵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③目前如果大多数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市场伦理”,自觉配合国家的价值观建设,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社会效益的影响,必将对社会良好氛围和风气的树立产生重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一般从事教育、环保、公益、慈善等事业。应积极发挥这些社会团体的作用,政府应对他们予以积极的扶持,在政策上和价值观上积极引导,使这些社会团体的事业更顺利地推进,那么他们的活动将对我国的人文教育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

家庭层面。之所以要重视家庭教育,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人文教育不能仅靠学校,另外一个关键地方是家庭,也就是父母长辈的教育培养。

从现实来看,当前我国很多家庭的教育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或者不完善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家庭对子女没有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功利教育、短视的教育观、速成的教育观、投机的教育观等等这些现象与人文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明确分为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次,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个人和家庭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也间接影响到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培育,所以应加以重视家庭层面的教育。家庭层面的教育应果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子女在家庭中时刻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始终重视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养成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等,这样才能配合学校,配合国家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

总之,人文教育通过对个人人格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达到教育人、改变人的目的,而这一目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客观上起到了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作用,具有基础性作用。

(作者为河南中医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聚焦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理论网,2014年2月19日。

②“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切中时弊,涉及根本”,《光明日报》,2013年1月30日。

③“让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光明日报》,2014年4月17日。

责编 / 王坤娜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