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中那些“石子”

2015-09-10王纯

幸福家庭 2015年11期
关键词:闲书石子头脑

王纯

多年前,我读到一个故事。一位商人在走夜路,突然有个声音传来:“捡起路上的石子吧!”于是,商人随意弯腰捡了一些。谁知到了第二天,商人发现自己捡的石子竟然是光彩熠熠的宝石。

当时我并不完全懂故事的寓意,石子怎么会变成宝石?当初怎么没有发现石子的价值?多年过去了,忽然又想起这个故事,心中真的有种顿悟的感觉。谁的生命中没有遇到过“石子”?你曾不经意捡起的那些石子,也许多年后变成了珍贵的宝石。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我很喜欢看“闲书”。我的课桌里,总是藏着借来的小说、散文等等。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在单调机械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头脑。这种做法很有效果,每当做题累得头昏脑胀的时候,我看上一会儿书,在轻灵美丽的文字间徜徉一会儿,就觉得像漫漫旅途中的小憩一样,感到放松和愉悦。可是,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年代,看闲书简直是大逆不道。尽管我偷偷摸摸看,但还是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狠狠批了我一顿,说我不知轻重,都火烧眉毛了还看闲书。我向老师解释说:“这些书是没用,但看了能醒脑。我只是累了才看,不会耽误学习的。”我的学习一直不错,老师也信任我。就这样,我看闲书被老师默认了。

别的同学争分夺秒做有用的事,我却抽出时间来看闲书。当时我喜欢一本宋词,还在早自习的时候背诵过。同桌撇着嘴说:“这些根本不会考,你还背?真是够闲的!”我笑笑,不置可否。

后来我考上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学校。多年后,我开始学习写作。我发现,中学时代读的那些“闲书”竟然在我的头脑中扎了根,让我受益匪浅。当初我以为无用的“石子”,都变成了珍贵的宝石。尤其是当初背诵的古典诗词,让我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信手拈来,感觉非常顺畅。没想到,当初大家都不以为然的“石子”,多年后真的焕发出宝石的光彩。

参加工作以后,我很勤奋,不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还喜欢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当时很多同事都不屑我的做法,他们的功利心太强,有能“沾光”的好事,总是争抢着去干。而我呢,从来不挑工作,有时领导会安排我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我也毫无怨言。不仅如此,我每天都会早早到办公室,把屋子收拾干净。我打水的时候,一定会捎上同事的暖壶。一段时间以后,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为自己积累了人脉。如今,我在工作中比较顺利。别人都说我运气好,其实我知道,是那些看似没用的事帮了我。当初的“石子”,同样变成了宝石。

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人不能急功近利,你的眼睛不要只盯着所谓有用的东西。很多事看似无用,但只要是有益的,就多做一些,说不定多年后,当初的“石子”就变成宝石了呢!

   (摘自《南国都市报》)

猜你喜欢

闲书石子头脑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蛋和石子
石子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无事读闲书
摆石子
静静地坐在墙根,捧一本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