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孩计划 理财先行

2015-09-10叶辉

投资与理财 2015年22期
关键词:公务员人口人群

叶辉

二胎放开了,约吗?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成本最高的北京生二孩养到大学毕业的成本至少45万元。即便是一些中小城市,如果没有20万元的积蓄,也压根就不敢生。因此,如果你计划生二孩,还是先做好理财计划吧。

10月29日晚间,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通过《新闻联播》确认新闻属实,杭州的刘栋(化名)百感交集:为了生二孩,他在两年前不得不辞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让妻子在美国又生了一个孩子。如今创业没有想象的顺利,他也没法回事业单位上班,二胎政策放开让他五味杂陈。

最大利好是公务员人群

在希望放开二胎的人群中,像刘栋一样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员是最迫切的。他们吃着“皇粮”,开除的代价让他们想生二胎而不敢生,因为代价太大。

记者的一位朋友是公务员,他有一个姐姐,30年前母亲为了生他,丢掉了教师的工作。生了一个女儿之后,这位朋友很有强烈生二胎的意愿,但是一直不敢生。“终于等到了二胎放开。我原来以为还要等一两年的,这下好了。”朋友说,他马上就会开始二胎计划。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二胎放开是一个“利好”,但是没有公务员群体对这个消息反应强烈。农村由于一胎是女儿的可以再生一个,加上罚款也不高,很多想生二胎的人早就生了。计划生育政策尽管对所有人都有约束,但是一般地方几万元的罚款,有些西部城市只罚几千元,对多数强烈想生二胎的人来说还能接受。只有北京等大城市,超生罚款超过40万元,才让不少想生二胎的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由于“开除”利剑高悬,导致有些公务员想生二胎不敢生。而像刘栋一样为了再生一个孩子辞职的,毕竟是少数。

事实上,即便是“少数”,这个人群的数量依然不少。在北京某国企上班的路先生之前与记者闲聊时说到,他们单位有几个女同事陆续辞职说出国了,但同事都怀疑她们其实是去生二胎了。他本人只有一个女儿,很想生二胎,但是迫于单位开除的压力,一直不敢生。如今政策放开,路先生坦言,自己肯定会再生一个。

解决人口危机刺激经济

全面开放二胎,预期之中,也是预期之外。民间传闻,二胎政策2015年年底开始会在浙江等省份进行试点,全面放开预期要在2016年甚至更久之后。为什么会提前呢?

人口危机加剧,民间呼声很高,经济增长放缓,使管理层最终下定了决心。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本》曾按高、中、低三种生育率方案对中国人口增长率作出预测,按照中方案,中国人口将在2026年转入负增长,此后负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2060年才稳定下来。而按照低方案,中国人口在2017年达到13.6亿的峰值后迅速下降。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人口面临三大危机:少子化,增长率低,红利在消失。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票分析师告诉记者,实体经济太差,他原本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二胎政策放开,他的信心增强了不少。他认为,多生孩子就需要买房子,或者换大房子,拉动消费,其他直接的消费就更不用说了,从长久看对经济刺激的作用会比较大。

有专家分析称,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几十万新生儿。再加上本次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据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

有人算账说,按照每个孩子每年带来3万元消费来计算,那么每年新增的消费就是750亿元。除此之外,伴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增加,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民间和政府的投资都会成倍放大,因此在最开始的5~10年里,每年可能额外增加2250亿元的投入。将以上两项预期数据相加,3000亿元相当于中国GDP额外增长0.5%左右的水平。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保7”的目标,同时也会提振国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你养得起吗?要生二孩理财先行

二胎政策放开,让人雀跃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导致中国人口暴增?

这样的顾虑也许是多余的。在记者身边的人群中,想生二胎的多数已经生了,只有几个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朋友有生孩子愿望,其他多数人表示即使政策放开也不愿意再生,因为压力太大。

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个情况。多数受调查者表示“不想生,一个孩子都养不起,哪还敢生两个”。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居高不下的养育成本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人表示不想变成“孩奴”,并不想生二胎。

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在成本最高的北京生二胎,养他到大学毕业的成本至少45万元,这还不算换房子的费用。如果想给他好一点的教育,或者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需要请保姆,那成本很轻松就会多出几十万。即便是一些中小城市,如果没有20万元的积蓄,也压根就不敢生。

因此,如果你计划生二孩,还是先做好理财计划吧。

猜你喜欢

公务员人口人群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篮球公务员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