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背景下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透视

2015-09-10李飞廖小琴

理论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青年学生功利化

李飞 廖小琴

摘要:人的精神生活是由心理与情感生活、道德与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存在方式。近年来,受后现代思潮及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青年学生自身的特点,不同价值观在思想中产生碰撞,使青年学生出现了理想信仰世俗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世界不断“宅”化等不良状态。其深层原因在于市场化的深入导致价值观的物化、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教育理念的片面化、自我认同的危机导致主体选择的盲目化等。优化青年学生精神生活需要重塑信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培育青年学生的自觉能力和健全人格。

关键词:后现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价值取向;功利化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9-0102-03

后现代社会是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时代,同时也是因现代性的矛盾不断累积而问题丛生的时代。社会极度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没有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相反使人们越来越失去主体性与选择性。从社会特征上来看,后现代是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的时代;从知识特征看,后现代是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和商品化的时代。正如西方著名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所言,后现代强调地方性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碎片与融合,强调多元的视角与对等级的消解,强调主体的去中心化,主体的认同感被符号、感觉所取代。

精神生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享受活动,不仅包括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确立、道德理想的修养,还包括个人的兴趣、社会交往、爱情观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各种文化娱乐享受等,是一种人类满足精神与情感需求的社会存在方式。在当前,研究后现代社会对精神生活层面的影响是重要的主题。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指的是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青年学生主体所进行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享受实践活动,主要由心理与情感生活、道德与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既包括个体的自觉精神文化图式,也包括个体体现在社会中的心理与价值观念等,是青年主体情感的寄托与自身精神的支撑。[1]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就其构成要素来看是一种精神文化体系,蕴涵着青年主体自身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主观性要素;就其基本功能看,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前进动力。在后现代背景下,只有每个人实现对自我的精神超越,人类的精神才会进步,整个社会才能发展。

一、异化与挑战: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后现代境遇

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异化的出现使人类丧失能动性,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2]受后现代思潮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青年学生的自身特点,不同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中产生碰撞,使青年学生出现理想信仰世俗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世界不断“宅”化等异化状态。

1理想信仰的世俗化。理想信仰是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必需品,是人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特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理想决定着个人的努力与判断的方向。青年时期是个体理想信仰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树立并形成正确的信仰,直接影响个体的一生。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学生从前期的“熟人社会”中的一员逐渐转变为“生人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人际关系则更多地表现为功利取向与契约关系,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正逐渐被瓦解。[3]根据调查,很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仰不再是来自某种神圣的追求,而更多地倾向于与个体生活相结合,更多地倾向于现实的有限物,精神生活舍弃自身的超越性,对自身的理想信仰体现出世俗化倾向。当前社会不断出现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诚信危机、道德底线缺失等不良现象就是信仰世俗化的真实写照。很多青年学生对崇高的理想信仰的认知体现为多样化与世俗化,甚至是模糊化的,将模糊化的信仰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导致许多青年学生灵魂的虚无,产生严重的精神痛苦。

2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尽管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极大的丰富,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世界却相对贫瘠,普遍物化的、世俗化的社会导致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向为庸俗的功利化的物质主义。首先,许多青年学生在精神生活世界不断放纵自我,选择低俗与感性化生活方式。当前“娱乐至贱则无敌”的审美观反映出当前青年学生的审美观庸俗化,“凤姐”“干露露”等以夸张的人物性格来抓住青年学生碎片化的注意力,而网络青年群体运用图片、动画等方式“恶搞”也正在成为一种“文化时尚”,这些颠覆性与无厘头的方式容易使青年学生缺乏批判性,迷失在非理性的快感与享乐主义之中,导致其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不断庸俗化。西方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这种“娱乐至死”的后现代效应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其次,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使青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不断功利化。很多青年学生的“理想”成了有“利”就想,“前途”成了有“钱”就图,从“郭美美”事件可以看出有的青年人为了利益不惜丧失做人底线,甚至可以抛弃道德与法律。[1]在婚恋价值观上,金钱成为部分青年人的唯一标准,比如“无法给我豪宅的男嘉宾不予考虑”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这种价值取向“异化”的倾向使不少青年陷入迷惘和功利泥潭而无法自拔,他们在精神世界里丧失独立的思考,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出现断裂与失范。

3精神世界不断“宅”化。“宅”的本意是指对动漫与游戏非常迷恋而不善于与人相处的特殊人群,后来成为网络的流行语,引申为足不出户,依赖电脑与网络,作息时间不规律,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据调查,“宅”现象在目前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导致其较叛逆,意志脆弱,性格软弱,社会交际能力也不断下降,这打破了弗洛伊德所讲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动态平衡系统,使个体异化为孤独的自我与无意识非理性的本我。[4]社会的变迁,精神生活的断裂,导致青年学生出现逃避的消极心理,从而丧失斗志。面临生存的压力,部分青年学生缺失理性的精神寄托,便来到虚拟的世界将自身替换成虚化的英雄,忘却失败受挫的烦恼,以此解压与放松自我。

二、冲突与矛盾:青年学生精神生活后现代境遇的根由分析

现代化的进程中,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概括地说,当今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开放、教育理念片面化、自我同一性危机等加剧了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多元与失范,概括地说,导致其精神生活的失衡与失序。

1市场化的社会导致价值观的物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在自然存在、精神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基础上发展,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大致平衡是人类精神生活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实市场化的社会中这种平衡被打破。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导致了“资本逻辑”的泛滥,市场金钱的逻辑成为精神生活逻辑的主题,使我们的社会不断世俗化。[6]世俗化社会的建立可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选择的自由,但世俗化社会带来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在逐渐消解崇高的精神价值,不断服务于资本增殖的逻辑,将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物化,人的生命、尊严、理想、信仰等在世俗化社会面前都统统贬值。世俗化的社会为当前青年学生接受实用主义的思想提供了土壤,在社会竞争下,物质的成果因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而被量化,这加剧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泛功利化倾向,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面临着被资本吞噬的危险,青年学生在精神的世界里不断迷失自我。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现实的人在精神的世界里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也不愿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在努力占有着具有社会资本的稀缺资源。[5]

2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教育理念的片面化。高等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理想信念的契合,其目的在于使青年学生精神成人,青年学生精神素养的培育是高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功能。然而,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大学教育陷入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功利的误区,以就业为导向的短期化教育取代了培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偏离了教育传承文明、培育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这种功利实用的教育理念间接加剧了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物化与精神的贫乏。当前高校的教育几乎被限制在工具与技术的领域,不再从人的自由出发,而是从对人的利用出发,越来越重视短期化、显性化的功利价值,而隐性化的人文价值则被严重忽略甚至抛弃,高校不再是人的精神源泉与心灵的殿堂。在这样的教育环境影响下,青年学生过多地为生存而竞争,被束缚于名利之中,渗透于教育中的物化观念使他们忽略了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探寻,加剧了精神世界的失衡。《时代周刊》在评论英国社会学家斯迈尔斯的《品格的力量》时认为,在这个只追求物质的年代里,我们绝不能忽略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信息时,我们应该教育他们成为具有高贵思想和敢于讲真话的人;在培养他们能力时,还应该培养他们具有高贵的品性与人格。[7]

3自我认同的危机导致主体选择的盲目化。青年时期是个体意识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经历着理想与现实、个性与规范等众多的冲突,面临着精神的失落与价值的失范,这时期他们极易对反传统、反权威的后现代思潮产生共鸣。发展心理学认为,随着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更多地积极关注自我,并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与理想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以及社会期待的“我”不断进行比较,在不断地反思中获得自我的确认,寻求个体的一致性与连续感。然而现实中唯我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人际关系的冷漠使他们难以自我确认,价值参照系的缺失使他们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不断加深,在精神生活上陷入盲目状态。同时,当青年学生群体的亚文化与自我的认知或者社会的主流价值存在冲突时,青年个体必然要面对价值选择的痛苦。这种情况下,青年学生对某种价值信仰体系极易造成盲目的崇拜,进而出现盲从性的行为,导致青年个体生活的平庸化与狭隘化。青年学生只有顺利实现自我的认同感,才有可能实现个体的精神平衡发展。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自我认同的危机是心理社会方面的,如果“同一性”在这个时期无法形成决定性的意义,这一阶段将是无法顺利通过的。

三、超越与平衡:后现代背景下优化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路径选择

当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异化反映了后现代社会自身的危机,这也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深刻理解了后现代的蕴含,才能用批判与建设性的思维,为优化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找到合理之路。

1重塑信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化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信仰选择,传统的价值难以与他们形成共鸣,使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信仰危机,因此信仰的重塑是思想教育者面临的首要任务。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当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并不是全盘否定其他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我们要在尊重与包容的基础上达成对社会思想的共识,使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认同。同时,青年学生应努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面对价值取向的多元、人生追求的庸俗、道德规范的模糊,青年学生只有真正内化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才可以批判、评析各种社会思潮,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自身全面发展。其次,教育者要合理引导青年发展的精神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精神需求是人类的高层次追求,因此加强对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内在性教育非常重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应强化人文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国学教育,不断丰富精神教育的内涵,在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里重构传统伦理秩序,使信仰不断内化。

2优化教育理念,加强素养教育。教育不仅要提供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图景,还应该为在这个世界上的航行者提供指南针。对于当前高等教育中出现的片面化教育理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个体提供强大的主体素质与精神动力,最终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每一种素养都包含着特定的理想要求和目标,其中精神信仰是个人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条件。其次,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关于通识教育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但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是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很多学生出现的理想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模糊,在人际交往出现的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在心理上出现的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教育太注重分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融会贯通与价值观的教育相对缺失。[3]因此,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使青年学生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发展,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3加强主体自觉能力,培育主体健全人格。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既受到自身生理与心理等因素的内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与自然因素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内部环境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外部环境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8]在西方不同思想文化思想的冲击下,青年学生过去所接受的一元的价值观遭遇了多元的与相对性的价值观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在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体之间飘忽不定,形成一种相互冲突与混乱的价值观,并外化为行为表现。因此,要努力加强青年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建设,提升他们对不同文化的批判借鉴能力,自觉树立科学的信仰,致力于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青年学生要通过反思与批判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通过自力和他力的有效融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修复自身的精神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自身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侯勇,徐海楠.困境与超越: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图景[J].中国青年研究,2012,(7).

[2]龙睿赟.论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月刊,2010,(6).

[3]孙其昂,倪秋思.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7).

[4]张秀勤.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困境及其批判[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5]王泽应.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9,(4).

[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1-62.

[7]贾元昌.后现代思潮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创新[D].天津商业大学,2013:56.

[8]方珠,申正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3,(5).

【责任编辑:孙巍】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青年学生功利化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现代室内设计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农村留守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