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互访是中美关系“发动机”

2015-09-10任蕙兰

新民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胡锦涛尼克松邓小平

任蕙兰

从历史上来看,中美关系无论是凛若冰霜,还是在凄风冷雨之中,高层互访都能注入一股暖流。

尼克松访华:他的手从太平洋彼岸伸向毛泽东

1972年2月21日,北京天气阴冷,尼克松和夫人帕特走出“空军一号”专机,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就微笑着向站在舷梯前的周恩来伸出手,周恩来的手也伸了出来,两人紧紧握手,轻轻摇晃着,足有一分多钟。周恩来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画面在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眼里,周恩来或许更主动些。“门开了,美国统治者有点踌躇不决,可能想要知道下面是否埋伏着‘第七危机’。然而,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春风满面,两人紧紧地握了手。”

不管怎么样,两人的握手打破了中美之间25年的坚冰。

为了营造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尼克松煞费苦心,他告诫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人留在飞机上,等他和周恩来握手结束才获准走下舷梯。他在回忆录中声称,“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其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

镜头闪回到1954年,中美两国刚刚结束在朝鲜战场的较量,空气中弥漫着对立情绪,麦肯锡主义死灰复燃。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在通道上与周恩来相遇,竟夺路而逃。当时担任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的王炳南晚年回忆,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史密斯心怀歉意,找机会主动凑上来和周恩来聊天,“他抓住总理的胳膊摇晃了几下,笑眯眯地走开了”。

国内反美浪潮也愈演愈烈。在军队或是民兵的靶场,打靶的目标往往被画成尼克松的漫画像——歪斜的光下颏,斜翘的鼻子,靶心就是尼克松画像的胸门。

15年中,时断时续的中美大使级会谈是唯一的沟通,但每次谈到台湾问题就搁浅,双方对无休无止的争吵和原地踏步的照会都腻味透了,基辛格调侃:“会谈的重要意义似乎在于,它是不能取得重大成就的时间最长的会谈。”

这样的尴尬持续到1969年,珍宝岛战斗打响,中苏之间的口水仗升级为刀兵相见,急于从越南战争泥沼脱身的美国人看到了改变,双方诉求惊人一致。经过一番外交斡旋,双方发布“七一五”公告,敲定了尼克松访华的消息,全世界几乎所有电波都在传递这个消息。

1972年2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周恩来(右二)与尼克松在去上海的飞机上。

毛泽东主席会不会见尼克松总统?

这是美方打前哨时最关心的,中方回答照例是:现在无法确定。事实上,林彪事件发生后,毛泽东身体每况愈下,中方当然无法给出肯定答案。就在尼克松访华前9天,毛泽东发生休克,经过大力抢救,心脏渐渐恢复了跳动。

王海容在回忆文章中记录,她给毛泽东念外电评论,其中有一条说:尼克松是打着白旗到北京来的。“外公听完这条消息,笑了。他说:我来给尼克松解解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进城,下榻钓鱼台国宾馆。

“2点30分,我们才吃完丰盛的午餐,有人来告诉我,周恩来有急事在会客室等着要见我。他不像往常那样先开开玩笑,而是直接对我说:毛主席想见总统。”基辛格记得当时极力掩饰兴奋之情。

缠绵病榻的老人家已有七八天没起床久坐了。2月21日那天,他忽然对护士长吴旭君说:希望立刻见到尼克松。“吴旭君首先服侍外公起床,扶他到卧室的沙发上坐好,又跑去找来卫士兼理发师周福明——自从月初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以后,基本上卧床的老人家就没理过发。”

就在尼克松抵京3小时后,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他和基辛格。

基辛格对毛主席书房有过细致描述,“毛泽东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沙发的后面有两盏落地灯,圆形的灯罩大得出奇。在毛泽东座位的右前方是一个痰盂。来访者一进入房间,毛泽东就从沙发上站起来;在我最后两次见他时,他需要两个护理人员搀扶,但他总是要站起来欢迎客人的。”

尼克松终于见到了这个交手多年的智者,“他的皮肤没有皱纹,不过灰黄的肤色看上去却几乎像蜡黄色的。他的面部是慈祥的,不过缺乏表情。他的双目是冷漠的,不过还可发出锐利的目光。他的双手好像不曾衰老,也不僵硬,而且还很柔软”。

这时,“头号国际匪徒”隔着茶几伸过手去,温柔地握了“头号帝国主义走狗”的手,约一分钟之久。

毛泽东诙谐随意地驾驭着整个会晤,尼克松本想谈一些实质性问题,比如越南和台湾,但毛泽东始终把话题引向他的“哲学”。

“我这种人说话像放空炮!比如这样的话,‘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建立社会主义!’”毛泽东说道。

“像我这种人,”尼克松灵敏地接话,“还有匪帮。”

毛泽东探身向前,微笑着说,“你,作为个人,也许不在被打倒之列。”接着,他指向基辛格说,“他们说,这个人也不属于被打倒之列。如果你们都被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

尼克松听出来,“交朋友”就是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清醒意识到中美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才会说“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但是谈就是一种意义。

原定15分钟会晤延长到1个小时,周恩来在频频地看表,因为毛泽东已开始疲乏了。

在接下来几天的访华之旅中,尼克松不遗余力地表现他的“友善”。他时不时引用毛主席的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和周恩来握手之后,主动伸手为周恩来脱掉了呢子大衣。每天晚上,他和夫人硬着头皮用象牙筷子把十二道菜对付下去,用茅台酒干杯。江青陪他们去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内容主要讲残忍凶狠的地主,尽管尼克松正打算在美国削减地主应缴的税款,他还是极其热情地鼓掌称颂。游览了长城之后,他把“空军一号”留在北京,和周恩来同乘一架白色客机飞往杭州。

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参观美国航天局。

中方也给了尼克松积极的回应,欢迎宴上中国乐队演奏《小伙子比雷》和《她将绕过山边来》之类的曲子,告别宴上周恩来还答应送给美国人两只熊猫。

就在双方忙着表达友谊时,基辛格和乔冠华躲在钓鱼台一栋别墅里讨论台湾问题,这是起草公报中最棘手的一环。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曾提出“在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为谈判奠定了基础。事实上,这句话出自1955年杜勒斯提出的一个方案,当时海峡两岸为金门马祖几个小岛发生武装冲突,不过那次谈判流产了。

不肯和中国人握手的杜勒斯却为中美和解出了一把力,历史开了个玩笑。

2月28日,尼克松和周恩来共同发布《上海公报》,既陈述了中美双方的共同点,也用各自分别表述的方式将彼此的分歧讲得明明白白。

坚冰裂开了,但冰下的水依然冷冽刺骨。

茅台酒酣,觥筹交错间被“忽略”的对峙依然尖锐,因此中美关系的真正正常化,在第一代领导人那里,并没有实现。不过中国自此获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成为中、苏、美大三角中的一角。

邓小平访美:

牛仔帽和小牛肉

1979年。

北京街头的一个老外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他身穿一件黑色长风衣,领口点缀着一根羊毛围巾,走在一群藏青色“中山装”之间,更显得风度翩翩。他是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第一场时装表演。

同一年,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人们迅速接受了它独特的味道,但离可口可乐风靡全国还有好些年,因为它在当时的身价不下于今日酒桌上的拉菲。

跳舞从电影中走下现实,年轻女性穿着“的确凉”连衣裙,涌入涉外餐厅,抱着外国男人准确地踩着舞步,第一代涉外婚姻播下了种子。

国门开启,西方文化的冲击迅猛而直接。不过人们并不惊慌,更确切地说是做好了准备,自从他们在电视上看到邓小平副总理在白宫南草坪上和美国总统卡特握手,这一切变化就来得顺其自然。

1972年尼克松访华,宣告中美敌对关系的结束,但从《上海公报》发表到中美正式建交,却走过了漫长的7年。

尼克松访问结束临走时,曾向毛泽东和周恩来发出邀请,希望在美国与他们再会,并且承诺如果他获得连任,一定努力使两国关系正常化。次年,他由于对华外交取得重大的成果获得选民支持,果然顺利地再次当选总统。他派基辛格再次访华,两国互设联络处,实际相当于大使馆的工作。基辛格还带来一个消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然而,1974年“水门事件”爆发让中美的蜜月戛然而止。尼克松狼狈下台,新上台的总统福特显然没有尼克松的战略眼光和外交热情,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搁了下来。1976年,周恩来和毛泽东先后辞世,没有等到访美的那一天。

1977年,卡特总统上台后马上决定,要在4年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8月,卡特派国务卿万斯带着一份美方草拟的中美建交公报草案来到中国,进一步试探。邓小平接见了万斯,提出三条建交的条件:废约、撤军、断交。

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带着卡特的期待再一次访华,他先后与外交部长黄华和邓小平会谈,明确表示:美国愿意接受中国的建交“三原则”。

1979年1月,美国华盛顿,邓小平偕夫人卓琳访美,图为邓小平夫妇与卡特夫妇在阳台上向群众挥手。

在与邓小平的会面中,他被邓小平的幽默谈吐、非凡气质和坚定意志所吸引,事后在日记中写道:“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胆识很大,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他机智老练,生气勃勃,思维敏捷,谈笑风生,一席话让我了解他在政治生涯中屡经浮沉而不倒的道理。”

1978年8月起,中美两国就建交展开具体谈判,中方代表是黄华,后为韩念龙副部长,美方代表是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双方的谈判进展很顺利。在年底的一次会谈中,伍德科克得到一个好消息,中方赞同美方的提议,把1979年元旦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日期,并且确认邓小平访美的计划。

1979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邓小平踏上访美之路。

驾驶专机的徐柏龄回忆起当时的一个细节,当天上海虹桥机场出现了大雾,能见度很低,不够飞行标准,邓小平不愿让送行的老同志在寒风中苦等,做主将飞机滑出去,等大家离开后再滑回来。

不久,上海天气转好,9点45分,专机终于腾空起飞,冥冥中预示着两国的关系也走出了迷雾。

飞机抵达到华盛顿,美国副总统、国务卿亲自到机场迎接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一行。机场上,400多名欢迎群众冒着刺骨寒风,手中挥舞着中美两国的小国旗,迎接中国政府代表团。

邓小平一行当晚在布热津斯基家做客——8个月前谈判时老布就期待着这一天。“布热津斯基夫妇热情待客,他们三个十几岁的孩子训练有素地端盘子上菜,增加亲切的气氛,我们吃的是美国菜,喝的是苏联大使多勃雷宁送的俄国伏特加。”

第二天,卡特总统在白宫草坪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当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卓琳在卡特总统和夫人罗莎琳陪同下,缓步走向检阅台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乐队高奏中美两国国歌,鸣礼炮19响。

白宫方面此前还特地找到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打探邓小平喜欢吃什么。后来美方听说邓小平爱吃牛肉,于是几乎每顿饭都为他准备了牛肉。以致后来有人问邓小平:“这次来美国最大的印象是什么?”邓小平开玩笑地说:“小牛肉啊小牛肉!顿顿都是小牛肉!”

“他个子不高,但坚韧、睿智、坦率、有胆识、风度翩翩、自信、友善,这些品质都非常吸引我,我很愿意和他交流。”卡特如此描述对邓小平的第一印象。

访问期间,邓小平的魅力不逊于当年访华的尼克松。在肯尼迪中心,卡特为邓小平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演出,最后一个节目是约200名美国儿童用中文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听罢,邓小平与夫人卓琳走上舞台,热情拥抱和亲吻了这些美国孩子,让许多美国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在正式会谈之外,邓小平在其他交流活动中表现出了很强的亲和力。这次访问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邓小平在观看牛仔竞技表演时戴上牛仔帽的瞬间。当年2月2日,邓小平来到了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顿小镇,在那里观看牛仔竞技表演。竞技场的主人为每位中国嘉宾准备了一顶当地产的牛仔帽,邓小平毫不犹豫地将这顶宽边牛仔帽戴在头上,这一入乡随俗的举动引来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不过,这条缔约之路并不平坦。随邓小平出访的国家安全部长凌云回忆,1月29日上午,正当卡特总统致欢迎词的时候,离讲台左侧四五米处的记者群里突然冒出一男一女,挥舞拳头,大声呼叫,夹杂在记者群里的秘密特工立即上前把他们架了出去。2月2日下午,邓小平准备出门乘车时,突然有一个人奔向邓小平,美方安全人员急步抢上前去,胳膊一挥将那人击倒,在附近的警卫人员一拥而上把他捉住。

几个杂音响起,主旋律依旧华美。

1月30日,邓小平在白宫东厅与卡特签署《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和《中美文化协定》。一位在场的美国记者问:你们当初决定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时,你在国内有没有遇到政治上的反对力量?

邓小平机敏地回答:有,在中国的一个省台湾。

里根访华:差点“失去中国”

1984年,里根访华。距邓小平访美有5年之久,等待有些漫长。

建交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使美台关系带有某种官方性质。1980年里根上台,力图突破对台军售的口子。

1984年4月28日,北京,里根与夫人南希游览长城。

江泽民在白宫发表演讲。

江泽民和克林顿发表《中美联合声明》。

“你要到台湾去,我要你知道,我喜欢这些人。”美国人李洁明回忆,他在1981年就任美国在台协会处长时,被安排和其他大使候任人一起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派任国书,里根还单独嘱咐他。

中美关系岌岌可危。国务卿黑格警告总统,中美关系可能发生1949年美国“失去中国”以来最重大的外交灾难。

经过复杂而漫长的斗争,1982年《八一七公报》发布,美国承诺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解决售台武器问题。

终于,在一个阴霾的上午,里根来到了北京。参加完鸣礼炮21响的欢迎仪式,当晚里根夫妇享用了第一席连上12道菜的宴会,两口子还能大致熟练地使用筷子。里根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按照尼克松在我们此行启程前所做的嘱咐行事,在大宴会上别就他们给你上的菜提问,吃下去就是了。”尽管如此,头天晚上,里根认不出盘子里的某些食物,勉强地搅动它们,用来掩饰自己不情愿食用。不过第二顿饭就容易多了。

比起“奇怪”的食物,更让里根震撼的是这个熟悉的国家发生的陌生变化。

在北京街头,里根看到普通人骑的都是黑色的自行车,因为几乎所有汽车都属于政府。然而,在他逗留期间,有个人家正好有钱买了一辆私车,政府没有惩办他,反而在电视上播放了这条新闻。里根敏锐地觉察到,“政府好像要把这家人当成英雄人物,以便向人民发出信息:私人财产并非全都要不得,好好干活,存下钱,也许你也能拥有一辆汽车。”

他回想起几个月前,财政部长唐·里甘访问北京带来的一份报告:中国正在缓慢却确实地转向自由企业市场经济,并正在喜迎外国资本家的投资,许多农村公社正在解体,中国农民正在被授予长期租种土地和出售产品谋利的权利。

和几位在公社的田地里劳动的妇女攀谈时,她们告诉里根,根据中国的新政策,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她们生产的产量超过政府指标的任何产品,并向她们提供某些自由市场内的物质刺激。

这个国家,真的变了。

江泽民访美:再次破冰

1982年,中美双方签订了“八一七公报”,售台武器问题得以初步解决,中美跨入了短暂的蜜月阶段,就连军事技术转让也写进了贸易清单。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不仅是对付“苏联帝国”的准盟友,而且1979年后的中国在开放中悄悄地变化,比苏联要“进步”得多:允许私人雇工、开小饭馆;允许年轻人蹦迪,穿喇叭裤;允许妇女留披肩发、穿高跟鞋和超短裙。

不曾料到的是,共同的战略对手在1991年轰然解体,柏林墙也被推倒,中国的抗衡作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中美关系也一度降到了建交以来的最冰点。

大洋彼岸,国会一次次地提出不再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而老布什总统也一次次否决,但在售台武器方面,老布什出于竞选连任需要,批准了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

1993年,年轻气盛的克林顿上台,他将中国的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挂钩,同年7月爆发“银河号事件”,9月,中国申奥由于美国阻挠而未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出席在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也开始了他任期中的第一次美国之行。这是1989年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面对面。

1993年11月19日下午,江泽民主席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西雅图举行正式会晤。会晤刚开始,克林顿表情凝重而严肃,而江泽民主席比较轻松。江泽民主席把一支中国造的萨克斯管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表示感谢。接着,江泽民主席告诉克林顿,自己曾在年轻时学过二胡,还喜欢唱歌。他轻松的言谈和举止,缓解了凝重的气氛。

会晤结束时,克林顿提到他喜欢的萨克斯管,微笑着说:“将来有机会,我吹给你听。”江泽民主席立刻回答:“我可以拉二胡和你一起演奏。”后来,克林顿多次讲:“我第一次和江主席会见,就发现他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人。”

在设宴款待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各方人士的时候,克林顿积极评价这次会晤,还开玩笑地说,他同江泽民主席的谈话是“不公平”的,因为他发现江主席懂英语,他讲的话,江主席听得懂,还能通过翻译再听一遍;可是,他不懂中文,只能听翻译的,吃亏了。

这次两国元首的会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峰会的直接效果是,第二年,美方决定将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脱钩,一个横亘在两国间的问题初步得以解决。

1995年夏天,李登辉以“校友叙旧”的名义进行所谓的私人访问,打破了中美建交16年来一直禁忌的规约。中方以牙还牙,1996年早春,解放军在沿海进行导弹发射演习,此举招来了美国的两艘航空母舰,与解放军形成对峙。——中美关系又到了需要领导人接触来摆脱危机的时候。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美两国将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江泽民在为期9天的访问中走访7个城市,一些个性化的瞬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夏威夷是江主席访美的第一站。在檀香山市长哈里斯举行的欢迎午宴上,夏威夷一所小学的大约100名学生为远道而来的贵宾表演了夏威夷草裙舞。表演当中,江主席起身来到孩子们中间,同他们共舞。

当天晚上,夏威夷州州长卡耶塔诺宴请江主席。在祝酒前,江主席说,我回想起我在1945年、1946年的大学时代,喜欢弹夏威夷吉他,弹奏过《ALOHAOE》这首歌曲。为了让气氛更加轻松些,他要用夏威夷吉他弹奏《向夏威夷问候》这首歌,并邀请州长夫人即兴为大家唱这首歌。江主席娴熟的演奏,州长夫人优美的歌唱,赢得了满堂喝彩和长时间的掌声。

11月2日晚,南加州各界华侨华人热烈欢迎江主席访美。致词完毕,江主席给大家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清唱一段京剧《捉放曹》,当时会场音响量有点高,江主席幽默地说,“没关系,我自动调整音量。”于是,他有板有眼地唱起了“一轮明月照窗下”,一句唱完,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令中美关系骤然趋冷。2000年,江泽民再次访问美国,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组织联合举行的午餐会上,他用英语发表演说,博得了在场各界人士广泛的好评,从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中美关系之前一年多经历的波折,“炸馆”导致的僵局被打破。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第四次访美,并与布什总统在“西部白宫”——坐落在得克萨斯州韦科市克劳福德镇西北部的布什私人农场进行会晤。这也开创了在任美国总统为社会主义国家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尽管布什总统一有空就回到这个家,并喜欢把一些国事带回来处理,但美国人通常不随便邀请外人到家中做客。正因为如此,美国媒体将邀请外国领导人到农场访问视为两国关系重要性的象征。从2000年11月入主白宫到2002年江泽民访美前,布什只在这里接待过3位外国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沙特王储阿卜杜拉。

胡锦涛访美:首站是盖茨豪宅

胡锦涛主席曾两次访美。2006年4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美。

4月18日,胡锦涛启程访美。他首站不是华盛顿,而是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市。胡锦涛主席到达美国之后的首场晚宴,是在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豪宅“未来之屋”中举行。

欢迎胡锦涛的晚宴,盖茨邀请的嘉宾不仅有众多商界、政界人士,还有社区的名人等。有人说,胡锦涛主席是位懂礼节的客人,“没空手来,还带着礼物”。因为就在当天,中国联想集团和微软公司联合宣布,联想将在全球65个国家及地区销售预装微软软件的计算机,合同总额达到12亿美元。

胡锦涛还参观了微软公司总部,并与盖茨等人进行了会谈。胡锦涛称赞盖茨在微软取得的成就,并说:“因为你,比尔·盖茨先生是中国的朋友,我则是微软的朋友。”胡锦涛还幽默地笑道:“我也每天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他还表示欢迎微软将来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并表示中国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履行诺言,坚决打击软件盗版活动。

访美的胡锦涛主席一行还参观了位于埃弗里特的波音公司大型飞机组装工厂。他戴上带有波音标记的棒球帽,并与上台赠送帽子的波音员工代表热情拥抱。

在胡锦涛访美举行的白宫欢迎仪式上,布什总统首次正式采用“responsible stake holder”(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一词来形容中国。而胡锦涛主席则回应,中美关系已经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2011年,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了近20场活动。

胡锦涛同基辛格交谈。

4月21日,胡锦涛在耶鲁大学发表了重要演讲。演讲时,他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并说“真希望成为你们中的一员”。当时,耶鲁大学斯普瑞格音乐厅座无虚席,演讲更是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

胡锦涛访美给中美关系发展带来了很多亮点。比如,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更趋直率。5月10日,在题为“崛起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还是强大的对手?”的听证会上,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就中美关系进行作证。在台湾问题上,这位主掌东亚外交的美国外交官公开表示,美国不能助长“台独”倾向,因为“台湾独立就意味着战争”。此外在经贸领域,美国财政部也在5月发表的汇率政策报告中,再次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到了2010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达到3853亿美元——是建交时的160倍。每周,有110多次客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两岸。每年,约300万人次在两国之间往来。12万中国人在美国的课堂里听讲,2万美国人在中国学汉语。当年邓小平访美时,还跟卡特开玩笑要为第一批美国留学生盖宿舍楼。

“除了没有讨论上月球,我们讨论了很多问题。”在2009年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说。中美两国之间的话题除了涉及传统的台湾、人权和贸易议题,还涉及阿富汗、伊朗、朝鲜、巴基斯坦、苏丹、能源、气候变化等地区性或全球性议题。

然而,两国间的摩擦也未曾停歇。

2010年初,美国对台军售终止了奥巴马总统访华开启的“蜜月期”,人民币汇率、经贸摩擦、美插手南海等问题使得两国争执不断。美国经济复苏,金融秩序基本稳定,奥巴马不再竭力取悦“债主”;新能源法案在国会受阻,气候变化议题从美国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消失,和中国的合作变得不那么急迫。

“对亚洲的长期稳定和中美关系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将是两国进入一种不断升级的互相妖魔化的状态。而在两国各自面临国内困难之际,走上这条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中国的老朋友布热津斯基深感担忧。

尴尬与冲突,令胡锦涛2011年的访美之行非常重要。2011年1月18日-21日,胡锦涛主席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再次赴美访问。在68个小时内,他访问华盛顿、芝加哥两地,出席了近20场活动。

美方给予胡锦涛最高规格礼遇。奥巴马打破惯例,在白宫为胡锦涛举行私人晚宴,拜登副总统前往机场迎接。奥巴马还用中文代表美国人民对胡锦涛说“欢迎”,并亲自为其开车门。两国元首会谈、会见及共同出席各项活动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

胡锦涛也选择了一所中学参观——芝加哥佩顿中学,并向中文班学生赠送新春礼物:一个白兔玩偶。芝加哥的孔子学院就设在这一家高中,是全美国最大的孔子学院。这也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海外的孔子学院。胡锦涛同美国青年亲切交流,寄语中美关系未来。他的访问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奠定了新的基调。

纵观历史,中美关系会随着两国发展、在国际秩序中位置变化、实力对比变化等因素“时即时离”,而无论在顺势还是逆势,元首互访永远是中美关系中的一根红线,牵住双方不会走得太远。(本文参考了《尼克松回忆录》、《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光荣与梦想》、《冀朝铸回忆录》、《忠于信仰:一位美国总统的回忆录》、《困难的抉择》、《黄华回忆录》、《里根回忆录——个美国人的生平》、《我的生活》等,特此鸣谢。)

猜你喜欢

胡锦涛尼克松邓小平
蒋介石气得骂了娘
1976:尼克松为何给江青“差评”
尼克松曾担心来华要磕头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