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时代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

2015-09-10史述龙

经济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

史述龙

摘 要:在日益喧嚣的当今社会,人们被嘈杂、浮躁、压力浸湿的同时,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梦想。很多的时候,我们在被社会无情地拉动的时候,仍希望有自己的一片净土。对于学习,动机和愿望是美好的,但多少次被时间、环境和信息所淹没。文章认为:第一,碎片化学习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被人们越来越谈及和重视的;第二,碎片化学习是充分的,但不是必要的,要基于若干条件;第三,碎片化学习只能是补充,不能作為正餐。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时间 碎片化环境 碎片化信息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86-01

一、时代造就了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提及,甚至作为一个专题被专门谈论和研究,是基于这个社会若干现象,或者说社会趋势所造就的。

1.快速的节奏。这个社会,各种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大,偶尔去商场发现新推出了很多新的产品,每天上班可能要花掉2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一个月如果没有收入就会被房贷、房租等日常刚性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结果是什么?青壮年一代,尤其是70后、80后,生活节奏加快,羡慕60后已经取得的成就,眼馋90后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生活。一方面总想着去追赶,另一方面又觉得力不从心,生活何必这么拼命劳累。于是乎,在学习上,追求短期的、营养价值不高甚至有害的快餐文化,经常刷微博、聊微信、看各种奇闻轶事,忽视了读书看报,重心离系统化学习越来越远,学习更多是一种拼凑,而不是有规划地在建设一座高楼。

2.发达的科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手持移动终端的日新月异,对于碎片化学习的兴起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几时起,公交车上、地铁上,人们手持一部手机或平板,有的在不停地刷微博、不断地进行转发和评论,有的时候还来点口水战;有的嘴巴对着手机,真人语音从这一端传到另一端;有的刷的是专业主题的微博,有的是阅读订阅的感兴趣内容的微信文章。不管怎样,不断被人们倡导的人手一本书、一份报纸的景像被这种科技大大地推后了,而这个时间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3.膨胀的信息。我们每天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有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统计信息,有水平良莠不齐的不断涌现的想表达自身观点和水准的专业和时事讯息,有隔三差五就跑出几个贪官、几个嫖娼吸毒的演员导演这种被时代一时记起却终究被文明所淘汰的新闻故事。我们在坐车时、吃饭时、授课时,如果不说出几个这样的讯息就好像要与时代脱轨。可问题时,这种信息太多了,其中多数信息是匆匆过眼云烟、过去了就很少被想起、很少被用到的短期信息,我们需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但我们不能被时代踩在脚下。

快速的节奏促使人们对碎片化学习有了理由,发达的科技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手段,而膨胀的信息则使人们在这场盛宴中不知道该享受何种美味。

二、碎片化学习要基于碎片化的时间、环境和信息

碎片化学习更多地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被人们所运用,当然前提是具备必要的一些工具,如手机、平板。这些特定的条件包括:

1.碎片化时间。一些被分割的时间,从几分钟到20分钟左右,如蹲厕所、排队、短途公交等,这些时间比较零碎,难以从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中分割出一小部分进行学习,所以看下微博、读一篇微信朋友圈文章是可行的。但时间超过20分钟时(个人情况和经验不同,时间感受会有差异),比如乘坐40分钟的地铁或公交,就可以阅读微信订阅号当中的某几篇同类主题的文章、可以看/听一集百家讲坛,亦或阅读一本书当中的某一章节。

2.碎片化环境。碎片化的环境指那些嘈杂的、容易被周边所影响的环境,比如人流拥挤的火车站,这种环境下一般的人可能也没有心思或者说没有能力学习系统知识,只好借助于手机、随身听、平板等。

3.碎片化信息。碎片化信息指那些零碎的、没有固定的逻辑因果关系的一些内容,比如学习的几种方式与张德芬出新书了,又比如iphone6上市了与阿里巴巴登陆美国股市等等。虽然信息之间总有或直接、或间接,总能被人们拉郎配扯在一起的联系,但总体而言这些事件或者说信息是可以分割开来了解的。这些可分割的信息是不需要用整块的时间进行学习了解的,用零散的时间就可以办到。

总之,碎片化学习可以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或者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予以开展,即利用碎片化环境下隔离的碎片化时间学习碎片化信息。

三、碎片化学习只能作为一种补充,系统学习才是正餐

碎片化学习不能作为一种文化正餐,因为那些零碎的专业知识只能帮助我们了解某一个非常细小的内容,亦或一家之言,不能形成一个系统。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系统的学习,如阅读专业书籍、参加集中授课,而碎片化学习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对于碎片化学习,也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笔者建议:第一,在优先级上,能系统学习的就不要碎片化学习,从思想上认识这个原则,同时也需要摒弃一些杂念和借口。另外,碎片化学习可以作为系统化学习的补充,如上完一堂课、读完一本书可以在相关主题的微信群、QQ群进行讨论和分享,以强化系统化学习的效果。第二,碎片化学习要有侧重点,建议不要关注太多的微博、订阅很多觉得不错的微信订阅号、以及参加N多的QQ群,因为他们会干扰你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的节奏。根据个人经验,微博关注数不超过200个(活跃博主)、微信订阅号不超过7个、除了工作和同学群之外专业QQ讨论群不超过3个。而且,在选择时应有所侧重,如关注的微博是新闻资讯类、专业类和个人兴趣类等。第三,对于过程中看到的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记录的时候要进行分类,要标明出处,以便于日后查阅和使用。因为,只有通过记录才能把碎片化的一些知识或信息逐渐地形成系统。第四,过程中如有一些心得和体会也要记录下来,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记录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一些笔记软件。

四、结语

碎片化学习是一种趋势,我们无法回避也无法躲藏,因为这是时代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但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对待碎片化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不要让碎片化切断我们的学习脉络,也别让碎片化打破我们的学习氛围,我们要学会利用它。

(作者单位: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碎片化学习
微时代下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生理学碎片化学习研究与应用评价
构建同步微视频群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探索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高效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探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试论移动学习应用于在职人员再教育的可行性
英语课程网络化与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技术环境发展下基于微视频课程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微信在英语辅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