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国从管住红头文件开始

2015-09-09戴志勇

领导文萃 2015年15期
关键词:红头文件规范性合法性

□戴志勇

依法治国从管住红头文件开始

□戴志勇

民告官有了2.0版本。2015年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施行。针对新修的行政诉讼法的具体适用,从立案、审理到执行,出台了二十多条颇具法治精神的解释。

法院可认定“红头文件”是否合法,这一被诸多媒体不约而同用来抓眼球的解释来自第21条:“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人民法院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在裁判理由中予以阐明……”

尽管还只能就着具体行政行为对规范性文件 “一并审查”,并不意味着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直接诉讼”,但作为公民与政府之间争议的最终裁决体系,法院在事实上取得了对政府红头文件的裁决权。告别“文件治国”,这是必走的一步。

曾经,在不少人眼中,“红头文件”就是政府,天然地具有合法性。但有些地方用“红头文件”来规定机关干部的喝酒任务、统一更换彩铃等等,甚至1949年的“红头文件”依然拿来就用,种种荒唐的做法,逐步消解了笼罩在行政权力上的一层光晕,唤醒着公民的法治意识。原来,政府发的“红头文件”也要遵循更高的法律,政府也可能违法!

其实,早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就要求: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要公开征求意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不得发布施行。

但这毕竟是政府内部的合法性审查。自己查自己,效力难免打折扣。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的机构,国务院颁布的《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8条规定:“规章送审稿由法制机构负责统一审查。”

但究竟是政府法制机构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法制机构来审查?如果是后者,部门领导就可以直接进行干预,在部门利益法制化的现实语境下,更难以保障合法性审查程序上与实体上的有效性。

法院的合法性审查,相对而言,具有更大的独立性。但在目前尚在改革的司法体系中,这种审查独立性也还是不够的。为了破解司法的地方化倾向,本轮司法改革也在着力。无论是垂直化、巡回法庭还是跨区法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都是为了使司法权更多地超越于行政权力的羁绊,担负起法治的重任。

即便法院对“红头文件”的合法性进行“一并审查”,这也还只是法治的基础环节。对部门规章、行政法规甚至法律都有合法性合宪性审查的必要。法治的精神与精义,也就在于夯实司法权力。

(摘自《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红头文件规范性合法性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Westward Movement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红头文件”配“白话版”是亲民之举
摆脱“红头文件”治理依赖是关键
“红头文件”不是法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