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古传铁头功解析

2015-09-08吴佳明

少林与太极 2015年2期
关键词:功成颅骨技击

吴佳明

【古谱】

练习之时,以软帛束首,使围绕至数十匝,外面更以软铁片周匝之一二层,然后将头向墙壁上顶撞,每日行若干次。练时须提气充脑。

初时不必猛力顶撞,盖骨未坚而脑易伤,即所以缠帛于首者亦以此故。待练稍久逐渐加重,而顶撞之次数,亦随之增加。勤习一年,则初步功成,将所束之帛,减少二三层;然后再如法练习之,逾百日,更去帛二三层,愈进步而帛之层数愈减少。至一年之久,以至于完全除去,则第二步功成。

而以首与墙壁直接顶撞,初时亦颇苦恼,行之日久,逐渐不觉时,则头与砖头同其坚硬,而全功告成。

【解析】

1?郾铁头功,为少林寺七十二项秘传绝技内外功夫之硬功外壮功法,属阳刚之劲,兼内壮之气。这是一种锻炼人体头部的功法。

2?郾拳谱云:头为一身之首,头圆象天,诸阳之会,精髓之海,统领一身之气,阴阳入扶,全在乎此。此处合,则一身之气俱合;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俱失。医书云:头为髓海,是为君主之官。目之视,耳之闻,手之起,足之落,无不发于君帅,而达于卒伍。所以,人们常把头比喻为人体之“司令部”。武术拳歌“头打起意站中央,足手齐到人难防”,就是强调了“头” (大脑)的指挥作用。少林拳诀中的头顶项稳、心平气沉,也是说明“头”对于全身体势、动作的重要作用。故歌曰:“头象天兮卦属乾,侧正俯仰自天然。可阳可阴皆从此,阴阳入扶非等闲。”

3?郾少林功法把“头”列为身体各部之首位,除了强调头部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精神、劲力、灵敏、速度等方面的关键所在,还说明头部在实战技击中有着独到的撞击功用。头在攻击对手的面部、胸部、胁部、腹部、背部等要害部位时,往往可重创对方,使之失去抵抗能力。在近距离的搏斗中,运用头击法更可发挥出其奇特的威力,如少林技击术中“头撞金钟”之击胸,“凤凰点头”之击面, “金鸡啄食”之击背,尽是在转瞬即逝的机遇中重创对手之技法。少林擒拿术中之“仰首击面”,则是在自己双手被对手从身后抱紧的困境中,以后脑猛击敌面,于山穷水尽之时另图蹊径的妙招。拳谚云:含于闾尾,发于项梗,是为整劲。“司令部”在作战中闪电般出击,常可以成为转败为胜之契机。因此,进行头部功法锻炼,有其技击之实用价值。

4?郾头部,它主要由颅脑部和面部构成。颅脑部是脑腔所在,内有脑子,外有颅骨。颅骨是由内外两层骨密质,中间夹着一层骨松质所组成的。颅骨外面包绕着一层坚密的纤维组织,好像帽子一样保护着头颅,医学上称之为“帽状腱膜”。在长期的“铁头功”功法锻炼中,头部结构和功能经过一番重建,头皮逐渐增生肥厚,头部表皮层的韧性和真皮层进一步地增强;额肌随之发达肥大,紧张度大为提高;头部帽状腱膜和肌腱在长期的撞碰刺激下,由量变到质变,变得坚韧、厚实和致密;骨小梁重新排列,颅骨的成骨作用增强,导致颅骨内、外板不断增厚,骨致密性增加,颅骨无比坚硬,从而提高了头部对外界暴力的适应性,加强了头部的反作用力,并增强了自身的防护技能和技击功能。据传,属南少林派的妙慧武僧(曾任福建少林寺的住持)精通“铁头功”,人送绰号“少林罗汉铁头僧”,曾以其“铁头”将一人高的石碑撞为两段,其威势功力可见。

5?郾关于此功的“基本要点”,少林拳家有言:功之最深者,头坚于石,触石立碎,触铁板亦能深陷,法无敌矣。若用拳法中之头势撞人(即俗所谓撞羊头),当之者无不立毙。但亦须精心勤习,闲即坐功,以澄心静气功,使屏除杂念,则脑海如大自然界,即俗所谓修性,然后练功,则不难臻于绝境也。且此种功夫,为自卫防身之技,较阴手伤人之术为有益也,况易于进功耳。铁头功分顶门、前额、后脑三部,虽用外壮之力,坚练其筋骨,然亦须运身内之力与气、气与神,充满脑房,互相为用,殆克有成;否则徒恃外壮之力,而无内壮之劲,则虽能成,亦下乘耳。

猜你喜欢

功成颅骨技击
剑麻花二首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
领导干部不能拿“功成不必在我”当挡箭牌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打仗是件残酷事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