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招投标综合监管系统:从“分散管理”到“闭合管理”

2015-09-04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评标建设工程江苏省

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电子招投标的本质:优化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共享。

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工程师 杜城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江苏招投标工作的主线之一,江苏省招标办运用电子技术开发招投标监管系统以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实践,大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招投标管理方式,其中研发的“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系统”、“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及全流程电子化的“电子化招投投标综合监管系统”在全国招投标领域起到了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

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化发展过程

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工程师杜城介绍了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化发展过程。

萌芽阶段(1995—1998年)。招投标日常管理工作以纸质文件为主,以PC机为辅助管理手段,信息服务手段单一,内容较少。

起步阶段(1998—2002年)。以建立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系统为主要工作目标。1998年,《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管理系统2.0》上线运行并在全省13个地级市推行。该系统率先采用计算机软件对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从报建到中标过程进行管理,将原来手工操作的招投标流程进行电子化,使招投标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数据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提高阶段(2002—2004年)。随着网络的普及运用,以建立基于WEB方式的建筑市场管理与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网站为主要工作目标,即从单一的管理软件转向以数据共享为特征的全省统一建筑信息平台开发。形成覆盖全省的“透明式管理,规范化服务”运作的信息平台。

全面应用阶段(2005—2011年)。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化应用从单纯项目管理向招投标全面监管、交易中心服务、工程评标等方面进行延伸。

招投标综合监管系统功能

“电子招投标的本质——优化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共享。”杜城说。

1、江苏电子招投标现状

目前,江苏各省辖市及部分县区共建有电子招投标系统33个。

网上开标

2、交易门户网站

“江苏建设工程招标网”是江苏省依法招标项目信息指定发布媒介之一,网站设有新闻公告、政策法规、工程信息、诚信信息、办事指南等几大栏目,主要承载发布全省建设工程招投标有关信息的公示、公告,信息发布与“项目交易平台”实现无逢对接。同时网站提供监管人员、企业、评标专家等招投标各方主体登录接口。

比如投标企业到江苏省承接工程,通过会员系统注册后登录客户端,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相应证明附件提交审核即可进入江苏省投标企业信息库。企业信息经审核通过后会第一时间发布至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经公示后无异议即可参与招投标活动。任何人通过网站可随时查看企业的基本信息、各类人员信息、业绩及获奖等情况。

3、业务管理系统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登录会员管理系统进行项目注册,填写相关信息,并按要求提交相应证明文件,同时,如果是自行招标项目须提交自行招标备案资料,代理招标须按相关要求提交项目组人员构成及职责分工、代理合同等相关资料。其中,组长要求必须具有工程类中级以上职称且具有执业资格证书,所以代理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相关信息填写完毕加盖电子印章即可提交审核,监管人员通过管理端对备案资料进行网上审核,通过流程追踪可查看项目每个步骤进展情况。

4、远程异地评标

2009年,在江苏省辖市范围内推行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2013年制定了《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共二十三条,其中规定:

招标办与交易中心的职责:设立专门的远程评标管理岗位,指定专人负责远程评标工作的管理、协调,主场或副场评标现场管理、评标秩序维持,以及相关系统的数据录入、操作、维护和登记台账等工作。

软硬件建设标准:配备评标计算机、音频通话、视频监控、指纹识别等设备,保证远程评标顺利进行。

5、评标专家库:五统一

2007年,建设工程远程评标系统在江苏省苏州市率先使用

统一了全省专家库。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2012年,经过一年努力整合全省评标信息,建立全省唯一评标专家库,省库每天向各地下发评委变更信息,保证信息的一致。

统一了评标专业。根据发改法规1538号文,制定了江苏省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共分为3个一级类别、15个二级类别、50个三级类别、224个专业。初次申报评标专家的申请人申报的评标专业总数,原则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不超过6个专业,中级职称的不超过4个专业。已受聘的评标专家或根据本人学历、工作经历等变化修改或增加评标专业。申报的评标专业总数,原则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不超过10个专业,中级职称的不超过6个专业。

统一了申报系统。突破时间地点限制:评标专家任何时候都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相关操作规范了申报流程:模版式管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申报,避免往返招标办。加强信息透明度:对申报信息实时查看审核进度、促进监管人员的管理水平。

2009年7月3日,江苏省全省建设工程远程评标系统 开通仪式

统一了考核评价标准。实行“一标一评”的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量化考核加强对评委的动态监管。明确了4类24种情形的扣分标准,在一个计分周期内累计扣分达到一定程度的按相应规定暂停一段时间评标资格直至取消资格。

统一企业信息库。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建市〔2014〕108号)总体要求,实现全国建筑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

6、招标代理管理系统

建立了统一的招标代理库:企业资质、人员信息与厅资质审批信息同步,保证信息准确。

加强非执业资格人员和分支机构管理。全省各级监管人员统一登录省平台操作管理,保证信息准确性。

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对江苏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杜城总结了四点。

1、改进了管理方式。过去建筑市场监管靠单兵作战、分散管理,现在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集中了信息资源,形成了合力,监管方式由“分散管理”进入了“闭合管理”的新阶段。通过网上招投标信息服务和招投标过程的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招投标监管工作水平,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建立良好的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有效杜绝腐败,降低采购成本。

2、提高了行政效能。过去不论是管理方、建设方、施工方、中介方等建设各方都处在手工操作、人工办事的状态中,现在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在线办事、自动统计、智能分析等网络功能,工作效能由“手工操作”转变为“网络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信息化为支撑,积累大量资料和数据,为领导决策和日常办公管理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办公效率,减轻工作人员负担,节约办公费用。改变传统管理思路和模式,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素质,支持实现政府机关工作决策科学化。

3、规范了各方行为。过去不论是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行为,还是建设双方的建设行为,都不能得到有效规范,人为因素很多,办事缺乏透明度和程序化,现在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了以计算机管理为基础,业务系统管理为手段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形成了“程序管事、机器管人、系统管全过程”的新模式,有效地规范了建设各方的行为。

4、强化了政府服务。过去对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行政是一种强势管理,现在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将行政权利置于信息化的阳光平台之上,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促进了行政观念由行政强势转变为服务优势,大大增强了服务意识。

总体架构

地级市架构

猜你喜欢

评标建设工程江苏省
远程异地评标室现场智慧管理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广元八二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招标评标办法浅析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