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息肉或早期癌变肿瘤的效果评价

2015-09-03张洪霞于大禹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双镜癌变息肉

张洪霞 于大禹

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息肉或早期癌变肿瘤的效果评价

张洪霞 于大禹

目的探讨胃肠道息肉或者早期癌变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双镜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2收治的3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双镜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式手术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平均禁食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息肉或早期癌变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镜联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具有较好效果。

早期癌变肿瘤;胃肠道息肉;临床效果;双镜联合治疗

胃肠道息肉是临床医学中一项常见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形成早期癌变肿瘤。目前,我国医学中胃肠道息肉或者早期癌变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胃肠道息肉或者早期癌变肿瘤的诊断中,内镜是一项首选方法,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治疗过程中,仅应用内镜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性[1].。我院对36例胃肠道息肉或者早期癌变肿瘤患者应用双镜联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02—2014-02收治的3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为24~70岁,平均年龄为(52.4±6.4)岁;包括胃肠道息肉患者24例,早期癌变肿瘤患者12例,其中间质瘤患者7例,血管瘤患者5例。同期选择3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年龄为(53.2±6.1)岁;包括胃肠道息肉患者26例,早期癌变肿瘤患者10例,其中间质瘤患者6例,血管瘤患者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和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式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切除术。其具体的手术过程为:首先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实施全麻。根据患者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胃部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患者腰部,降低头部约20°;肠部手术患者取截石位,对气腹压力进行监测,选择观察孔,置入摄像头,监测手术。首先需作腹腔镜探入切口,置入腹腔镜,对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形态进行探查,根据患者病灶类型和位置,穿刺相应位置,借助腹腔镜有效分离病灶周围的游离组织,充分暴露病灶,再探入内镜,减少注气量,充分显露胃腔和肠腔。息肉患者可借助内镜,行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或者行高频电凝灼除术,然后应用腹腔镜行缝合止血术和修补术;血管瘤患者可应用肠段切除术和吻合术,间质瘤患者应用楔形切除术,术后缝合肠壁,保证无渗漏和出血现象。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平均禁食时间等进行密切观察,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平均禁食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血,3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1例患者出现肠瘘,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d)禁食时间(d)观察组3694.2±23.259.6±16.72.3±1.12.2±1.4对照组36133.8±43.7135.4±22.73.8±1.95.1±2.3 P值<0.05

3 讨论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医学中一项比较常见的肿瘤,由息肉—腺瘤—癌的顺序演变发展,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大部分胃肠道肿瘤属于腔内生长,仅应用内镜或者腹腔镜对病灶进行定位和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加了患者临床治疗的难度[2-3].。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传统开腹式手术,可对患者的病灶进行有效清除,但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的恢复也比较慢,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而应用腹腔镜和内镜结合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高效结合了检查和手术,可提高对患者病灶的检查和诊断准确性及工作效率,辅助腹腔镜进行切除术,提高了对患者病灶的清除率。而且,双镜联合治疗,可实现微创治疗,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效果[4-5].。本组资料中,应用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36例,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平均禁食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式手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胃肠道息肉或早期癌变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镜联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黄汉涛,张蓓,杨勇,等.内镜辅助腹腔镜胃肠道良性肿瘤切除术29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5):335-337.

[2]姜文典.双镜联合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21):319.

[3]王烈,吴火友,王瑜.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2):804-806.

[4]聂哲群,夏允,尹家俊,等.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2):52-53.

[5]苏学良.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7):561-562.

2014-10-31)

1005-619X(2015)03-0302-02

10.13517/j.cnki.ccm.2015.03.045

137000白成市医院

猜你喜欢

双镜癌变息肉
一期完全俯卧位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应用研究*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副乳也会癌变
《癌变 ·畸变 ·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