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时拔针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瘘渗血的影响

2015-09-03孙克红杜秀彭丽敏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指端针法动静脉

孙克红 杜秀 彭丽敏

延时拔针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瘘渗血的影响

孙克红 杜秀 彭丽敏

目的探讨减少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瘘拔针发生渗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瘘患者1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采用透析后立即拔针(常规拔针法)和延迟10 min拔针(延迟拔针法)各780例次,比较两种拔针方法动脉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结果延迟拔针动脉穿刺点渗血明显低于立即拔针法。结论对糖尿病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瘘患者透析结束采用延时拔针法可明显减少动脉穿刺部位渗血。

糖尿病;血液透析;高位瘘;渗血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动静脉瘘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瘘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对患者的长期血透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由于动静脉瘘血管比较粗,特别是在肘上建立动静脉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大,加上瘘针穿刺管径也较大,压力大,因此透析后立即拔针出现瘘动脉端渗血情况较为常见[3].。为减少糖尿病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瘘拔针后动脉端渗血,延长瘘使用寿命,本透析中心采用延时拔针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01—2014-01在本透析中心行规律血液透析糖尿病高位动静脉瘘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5~76岁,透析频率为3次/周,4 h/次,透析时间5~14年,瘘使用时间3~5年,均为高位动静脉瘘,抗凝剂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

1.2 方法得到患者同意后,10例患者穿刺和拔针均由相对固定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操作,每例患者采用透析后立即拔针和延时拔针间隔进行各780例次。常规拔针法:先用无菌创可贴贴于穿刺针眼处,将纱布折好备用,透析结束后用250 mL生理盐水回血,回血完毕用折好的纱布置于创可贴穿刺针眼处,立即拔出穿刺针,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延时拔针法[4].:透析结束10 min后再拔针,其余方式同常规拔针法,两种方法所用弹力绷带长度均根据患者前臂粗细而定,弹力绷带两端一正一反分别缝制尼龙粘扣[5].。力度以不出血和能触摸到有震颤感觉为宜。前5 min指导患者及家属用大拇指对瘘动脉端进行纵行加压,并注意观察瘘动脉端有无渗血[6].。

1.3 评价方法每次拔针后详细记录动脉按压部位渗血情况及观察指端有无青紫肿胀等。动脉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可分为3级:1级有少许血迹;2级加压纱布渗血,血液浸润纱布<1/2;3级为血液浸润纱布>1/2。

2 结果

延时拔针法发生动脉端穿刺渗血情况明显少于立即拔针法,延时拔针法发生指端青紫肿胀情况也少于立即拔针法。两种拔针方法具体数据比较(表1)。

表1 两种拔针方法动脉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及指端肿胀青紫情况比较(例次)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动静脉瘘是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称为患者的生命线。保持良好的瘘都会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基本保障,正确的拔针方法是保护瘘的一个重要环节。动静脉瘘较之静脉血管会明显增粗,腔扩大,血流量大,加上瘘针穿刺管径也较大,压力大,因此透析后立即拔针出现瘘动脉端渗血情况较为常见,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管病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弹性减弱,血管内膜钙化,肥厚狭窄甚至畸形等,更易造成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困难,更易渗血。本研究显示延时拔针法渗血情况及指端肿胀青紫情况明显低于立即拔针法,因为透析结束后回血下机时有200 mL血液和200 mL生理盐水在4~5 min迅速回流到体内,血容量明显增加10%~13%,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增加,透析时血泵的外力作用,瘘的血流量明显增加,回血后立即拔针,会反射性引起动脉供血量增加,瘘搏动明显,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制止血液,在2~3 min便会发现患者指端青紫肿胀明显,这样会增加瘘堵塞的危险。在透析结束8 min后,体内的血液重新分布,没有外力的干扰,心血管系统的自然阻力得到恢复,瘘的血流量明显下降,压力下降,此时拔针相对来说需要按压力度小,压迫后不易渗血,指端肿胀青紫也不明显。

患者瘘穿刺点渗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旦发生渗血会对患者造成血液损失,也容易造成护理人员感染;拔针时的渗血,也容易引起血管壁的损伤,可在血管壁或皮下形成血肿,修复愈合过程中形成瘢痕,针眼结痂变大,影响下次穿刺,从而影响瘘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延时拔针法能有效减少透析结束后糖尿病患者高位动静脉瘘的动脉穿刺点渗血情况,减少了医护人员感染发生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能有利于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此拔针方法值得推广。

[1]周磊.改良瘘加压拔针法应用于动静脉瘘拔针的效果观察[J].常州实用医学,2013,29(6):419-120.

[2]罗国慧.动静脉瘘拔针及止血方法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03-204.

[3]张静,朱亚梅,杨莉,等.不同拔针时间对血液透析高压静脉瘘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3):33-34.

[4]邓丽花,刘祯.动静脉瘘两种止血方法临床应用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54-355.

[5]冷洁,罗世香.动、静脉瘘拔针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89-190.

2014-08-08)

1005-619X(2015)03-0290-02

10.13517/j.cnki.ccm.2015.03.037

300381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

猜你喜欢

指端针法动静脉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深夜写作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单元建模
建模求解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器指端距离
MEMS致动器结构参数变化对致动器的影响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栓塞治疗肝动静脉瘘伴门静脉假性静脉瘤形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