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课堂上的“四季”

2015-08-29潘丽丽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四季对折正方体

潘丽丽

春发——引发自主学习欲望

春天在一年中是萌发的季节。自主课堂的开始阶段就像四季中的春天,要通过感兴趣的事物萌发出问题,引发自主学习的欲望。良好的开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和值得探究的活动也就成了课堂最重要的起始。

在自主课堂中,我们需要设计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开端。在《打电话》一课中,我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打电话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把儿童的折纸与月球进行了不搭界的联系。一张纸对折一次变成两层,对折两次变成四层,对折三次变成八层……如果可以继续对折下去,不停地折,纸的厚度越来越大,要是对折厚度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样,需要对折多少次呢?通过对折纸形成的厚度抵达三十八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这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学生的心里,要使折纸的厚度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一样太不可想象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积极性特别高,有的猜测要折几万次,有的猜测要折几百万次,还有的学生认为根本不可能“折”到月球上去。

课堂上用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学习的欲望被点燃,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了春天萌发的动力,点燃探究的火种,为夏天激烈的讨论创造了最佳时机。

夏长——体验自主学习思辨

夏季是蓬勃生长的季节,这是自主课堂最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在活动中、在探究中、在思辨中不断体验自主学习过程。

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此过程呢?我们在《长方体的体积》学习中,通过每一个学生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思辨,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更为曲折的探究环节,积淀更为坚实的知识建构。

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学具,找到长方体体积与摆放正方体模型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在归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呈现了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有的把长方体摆满,通过计算摆放小正方体的个数,得到长方体的体积;有的用小正方体铺满了底面,再沿着高摆好一列,得到了长方体的体积;还有的用小正方体从一个顶点沿着长、宽、高去摆,就得到了长方体的体积。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建构长方体体积铺设了台阶,虽然经历的过程并不直接,但是这种不同层次的探究过程却是学生经历的重要一环。

在不同方法的思辨过程中,不同的方法代表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其实,多层次的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利用不同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构建公式背后的知识结构。第一种方法虽费时,但是非常清晰地说明了长方体体积与摆满的小正方体体积的关系,建立了体积单位和体积大小之间的联系。第二种先摆满的一层正是长方体的底面积,为后面总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开辟了另一条思路,同时摆满底面知道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看看可以有几层,也说明了学生在逐步思考简单方法的思维过程。最后的方法比前两者的思辨更为简洁地表明了,不用摆满也可以知道长方体中一共可以摆几个体积单位。抽象出的过程为后面长方体体积计算做好了模型的支撑。

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完成知识建构的重要基础。在不同思维层次、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学生不断完善对知识的认知。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夏天的磨砺和灼烧,更为坚实和扎实。这样的学习过程虽不能直接获得知识的果实,但是知识的果实在风吹日晒的过程中由小变大,逐步成熟。

秋收——提升自主学习感受

秋天,自主学习硕果累累。总结与提升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提升自主学习的感受是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磨合和碰撞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感受”的过程,使知识在头脑中与已有经验对接,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二年级《平移与旋转》一课,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认识平移与旋转。通过学习,学生判断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并不难,但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异同点却不容易。平移与旋转的异同是知识建构的关键,如何来实现经验与知识的对接呢?

通过用肢体动作做出平移和旋转的体验游戏,让学生用身体充分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游戏指令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并询问他们在做动作中有什么感觉,学生纷纷回答:“我做旋转时有些晕。”紧接着老师接着问:“旋转运动时为什么会感觉晕呢?平移为何不晕?”看似只是感受的追问,但实质上在逐步接近平移与旋转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真实的感受,学生轻松地归纳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过程中大小、形状、方向三方面的本质特征。

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犹如秋收的过程,回望所学知识,提升和凝炼学习体会,积淀学习经验,内化知识,为冬的考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冬藏——完善自主学习迁移

厚积才能薄发!自主学习要经历冬藏,经历“三九严寒”的考验。冬藏是课堂学习的运用与迁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课堂学习迁移为生活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真正价值。将知识学习通过迁移、运用不断提纯,凝炼成自我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过长方体体积之后,学生通过调查小轿车的油箱、教室的相关数据,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出了新问题:一箱汽油燃烧之后会排放多少尾气?排放的尾气会污染多大的空间?……通过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不仅了解了一箱汽油燃烧后能够行驶六百公里,会产生五百立方米的尾气,还知道假设把这些尾气放到教室里,可以放满三间半教室的空间。学生通过所学,真切地体会到一箱小小的汽油可以有这么大的污染,用数据说明了我们平时要尽量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方式,要用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冬天的到来,是对以往储藏的一种考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解答问题,而是要让知识带给学生价值体验,对今后的学习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力。

自然遵循季节的规律,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更替,每一季在成长中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学习也要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只有通过经历犹如四季的学习过程,才能完整地体验每一阶段,才能有真正的收获。经历一个学习的轮回,四季交替,一年的积淀也成为下一个学习的起点,继续收获下一个成熟的果实。

猜你喜欢

四季对折正方体
对折十次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四季”语文,精彩教学
大脑也分“四季”?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