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①

2015-08-29吕亚南马志君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
关键词:牡丹江肺活量阻塞性

吕亚南  马志君(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①

吕亚南 马志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目的:通过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治疗,经锻炼一段时间后,得出并总结结果,得出结论。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有康复选择,使更多的人通过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达到减少疾病复发率,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方法:在牡丹江爱民区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中老年病患者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经过一段时间后把参加有氧健身的实验组和没有任何运动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指标P≤0.05,说明为期32周的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某些器官机能,改善患者身体状况。

行进间有氧健身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氧运动

行进有氧健身操是一种融合了舞蹈、体育、健美操等多种形式的运动,它有机的混合了与之相关的音乐元素,并以追求人体健康与美为目的运动项目,是一种有氧健身体操。它是一种徒手体操,不用器械,而且它只需要适宜的场地就可以开展活动,是一种进行间的运动项目,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进行锻炼。通过锻炼,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改善体质、控制体重、塑造体型的目的。肺部功能异常通常被分为限制性和阻塞性功能障碍两类。限制性肺部功能障碍是一种有多种不同疾病、肺损伤、放射性物质或某些物质等所致的异常肺通气功能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COPO)被定义为永久性的肺通气量减少,通常伴随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许多肺支气管慢性肺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共同特征,是一组以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等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并伴有气道壁破坏形成肺气肿,在呼气时气道萎缩,气流梗阻为特征的疾病总称。常见原因是哮喘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囊肿性纤维化以及粉尘、吸烟和大气污染等有害气体的吸入。在北方地区发病率极高,随年龄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在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导致死亡的第四位原因,是世界各国积极防治的重大疾病之一。许多患者活动能力受限,或长期卧病,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该疾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未明了,给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带来诸多困难。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康复治疗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的防治多是采用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医疗的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采取行进间有氧健身操为主的有氧运动,行进间有氧健身操是一种多种有氧运动的综合形式。行进间有氧健身操主要是采取适宜的有氧运动强度对患者进行以肺部锻炼为主的锻炼方式。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老年患者在进行有氧锻炼后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减少病发率的效果。该项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找到改善患者肺部功能的适宜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的方法。从而达到改善并提高患者的肺脏功能,改善患者病情的结果。为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幸福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牡丹江爱民区随机抽取5个小区的有医院开出证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现均无服药物过程,一共随机选取12人,经过与患者及其家人沟通并签署自愿协议,按随机分配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人,对照组6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主要通过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中国知网、查阅医学网站及书籍等方法,查找COPC的相关信息,了解目前国内外对COPO治疗以及康复研究方法与现状,并了解有氧健身对COPO康复的干预作用,搜集COPO和行进间有氧健身操相关研究的任何资料与消息,为该次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表1 实验前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表1 实验前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各项指标  肺活量(mt)  心律(次/min)  血压(舒张压)(mmHg)实验组  2 188.33±5.82  80.500±3.15  84.00±3.22对照组  2 193.00±4.86  79.83±2.86  84.17±2.48 t  -1.71  1  -0.12 P  0.148  0.363  0.913血压(收缩压)(mmHg)  体重(kg)  身高(cm)106.00±1.41  63.17±3.00  168.50±4.60 105.33±2.34  63.00±3.03  170.50±3.45 0.65  0.21  -1.37 0.54  0.84  0.23

表2 16周运动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表2 16周运动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各项指标  肺活量(mt)  心律(次/min)  血压(舒张压)(mmHg)实验组  2 198.67±6.80  78.50±2.43  81.33±2.58对照组  2 190.83±3.76  79.83±2.79  84.33±1.51 t  2.331  -2.00  -3.22 P  0.067  0.102  0.23血压(收缩压)(mmHg)  体重(kg)  身高(cm)104.83±1.47  62.17±2.99  168.50±4.60 106.67±1.75  63.00±2.19  170.50±3.45 -2.314  -0.881  -1.37 0.069  0.419  0.23

表3 32周运动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表3 32周运动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分析(±s)

各项指标  肺活量(mt)  心律(次/min)  血压(舒张压)(mmHg)  血压(收缩压)(mmHg)  体重(kg)  身高(cm)实验组  2 201.00±5.02  77.67±2.73  80.67±2.80  103.50±1.64  61.50±3.33  168.50±4.60对照组  2 189±6.52  78.83±2.71  83.67±2.25  105.17±1.60  64.00±1.79  170.50±3.45 t  3.49  -2.45  -2.32  -2,33  -2.83  -1.37 P  0.017  0.058  0.068  0.067  0.037  0.23

表4 6min最快距离行走(单位:m)(±s)

表4 6min最快距离行走(单位:m)(±s)

组别  实验前  实验16周  实验32周实验组  254.67±1.86  257.50±1.64  259.67±1.75对照组  254.50±1.87  254.67±1.21  254.83±1.17 t  0.16  2.71  6.10 P  0.88  0.042  0.002

1.2.2问卷调查法

制定相关问卷,访谈相关专家、学者及患者本人。了解关于疾病预防治疗的相关研究,以及患者目前的机体状况,如疾病史、运动史等。为文章的撰写提供一手资料。

1.2.3实验方法

在实验前一天把实验组和对照组共12人进行一次统一测试,运用6min最快距离走,是所有人进行时间为6min的最快速度行走距离,进行测试参与者的生理功能:肺活量、血压、心率、脉搏等。一共进行32周体育锻炼,分别在第16周、32周进行测试比较。主要适用仪器:肺活量测试仪、臂式电子血压计、心率测试仪等仪器,并让患者进行6min以最快速度行走,并记录行走距离。训练时间在早上6点到7点和下午5点到7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饮食和营养物品尽最大可能达到一致。

2 研究结果

经过32周训练,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一天、第16周和第32周三次检测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前无明显差异,分别经过16周和32周的有氧健身操的康复治疗后,与实验前数据进行比较,特别是32周后的效果更为显著。

由表1结果表明:运动之前各项测试指标是无明显差异的,在牡丹江爱民区随机抽出两个居民小区中随机抽选出的12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的两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个指标无明显差距,可以进行实验。

经过16周系统训练,得出表2数据,与表1进行比较表明,在肺活量、心律、血压和体重的P值都有所下降,同时表明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在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段时间后,患者身体机能有增强的迹象,但是各项身体指标(身高无变化)的实验结果P>0.05,差异不明显。

32周运动结束后进行最后一次数据测得到表3,与表2进行比较。肺活量、心律、血压和体重的P值又有下降趋势,其中肺活量和体重最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在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定时间后,可以使患者在身体机能方面有着明显的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明显提高,疾病发病率降低。实验结果中肺活量和体重,P<0.05,差异明显。则患者经过32周训练史肺部技能提高,体重明显下降。患者经过训练处于一个更加健康状态。

由表4明显表明,6min最快距离行走在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明显差距,实验进行16周后第二次进行6min最快距离行走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行走距离明显提高,实验32周后进行最后一次6min最快距离行走,测试结果表示,实验组得到距离更长,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果分析,发现通过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长时间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耐力和患者的行进速度。

3 结语与建议

经过32周对COPO患者的行进间有氧健身康复干预实验,实验结果有效表明行进间有氧健身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改善和提高作用,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患者对6min最快距离走也有明显提高,从而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生活能力上也有明显改善。该研究方案的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活量、血压、心率有着明显的提高。因此证明有氧运动等运动康复方法可以运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身上,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患者肺功能,并且随着锻炼时间的延长,肺部功能的改善也将会更加明显。另外,有氧运动的健身过程中,可以适量增加适宜的耐力和力量训练。注重有氧健身和防御与治疗疾病相结合,增加适宜有氧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将更加有效的远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1]严谨,石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运动康复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70-672.

[2]马志君.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血脂影响的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51-52.

G7

A

2095-2813(2015)12(a)-001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012

①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项目(项目编号:QG2014008);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牡丹江肺活量阻塞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肺活量与身体素质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