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2015-08-28李懿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金融模式对策与建议商业银行

李懿

摘 要:在本文中作者对新金融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基于新模式的视角,对现有商业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的经营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商业银行发展新模式的战略选择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金融模式;商业银行;战略抉择;对策与建议

1 商业银行发展在我国现状分析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这些领域的生存与发展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逐渐透明化的政治、法律等诸多因素不无关系。但是,由于中国的发展过于快速,过于追求在经济上的发展,从而不断致使了当今社会中各种遗留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来源于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现实状况,例如:我国的政策制度不切合发展实际状况、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对于新生事物接受缓慢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存在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各行业未来的发展,使中国不得不停下脚步来思考与改革开放之初同样的问题,即怎样才能够多快好省的进行发展。眼下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金融、零售业、餐饮业等诸多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交融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也成为了一种被当代人司空见惯的事实。互联网的发展在大众消费、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野,使人們养成了新的习惯。互联网技术拥有多种优秀的特质,例如: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传输信息量十分巨大;更新速度十分快速;宣传效应十分广泛等。这些优秀的特质,决定了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当前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能够极大的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效率,并且能够为其提供更加广泛的推广、销售与经营的渠道和平台。

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融资、筹资与借贷平台,其存在与发展不仅仅能够为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技术研发带来巨大的现金与资金流,并且其也能够在平衡人民币汇率、拉大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诸多方面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商业银行所固有的这些功能性作用,使商业银行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在国家治理、地方建设等诸多方面拥有着关键与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科技同样影响了商业银行,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客户数量与群体,也提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业务沟通的效率,但是另一方面却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互联网经济环境促使了民间借贷、融资融券、私募基金等多种产品的成长,从而使得当前商业银行业务面临了来自于较多竞争对手的压力。面对这些外在压力,与国家政策的逐渐透明、公开化,商业银行如何在新金融模式下生存与发展就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议题。为此,作者在本文中将结合自身多年从事商业银行领域的学习与研究经验,对新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应当做出怎样的改变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

2 新金融与传统银行经营比较分析

新金融模式影响下的商业银行与传统银行经营之间存在着较大联系,又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其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技术所独有的特点引起的。新金融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也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要求。为此,在本部分中作者将针对新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差异展开研究。

新金融模式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以下不同于传统银行的优势:第一,商业银行作为国家批准的正式借贷、融资渠道,其本身所具有的多项资质使得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科技推动之下拥有明显的业务优势。当下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对网上银行、快捷支付等业务进行了研发与推广,使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新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一批又一批的新客户。第二,使用新金融模式给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资源更加高效配置的机遇。在传统银行业当中,由于对顾客群体资金需求量、汇率调整比率等与银行日常业务发展有着重要联系的信息无法快速的获取,从而导致了银行日常业务核算存在着管理方面的困境。新金融模式虽然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的账户管理压力,但是能够有效促进银行对用户信息、需求量的获取,为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分配与流转带来了更高的效率。第三,新金融模式也使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抵抗来自用户信用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新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能够快速获取客户近期消费记录与信用资质,以便使商业银行对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管理。

3 新金融与商业银行的融合发展

3.1 使分割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互联网科技影响下的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已经与传统金融市场之间互联互通。通过开发更具高效化、反应迅速化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极大的促进了传统银行模式与新金融模式之间的快速发展。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着钱物需要好好保存、有房子和车子才能有家等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些文化与思想极大的促进了两者的融合与发展。并且,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储蓄与借贷市场,使用更加高效的平台来扩充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新金融市场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所服务的客户群体存在着明显区别。新金融商业银行产品的主要推广对象是新兴的70后、80后以及90后,而对于老一代的居民而言,其吸引力并不是十分巨大,主要是采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来吸引老一代的居民客户。为此,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其未来的发展依旧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可待有效挖掘。

3.2 传统商业银行介入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推广给现有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京东金融、支付宝、余额宝、微信红包等一系列以互联网金融为运营模式和指导理念的新一代理财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加,从而给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展带来了客户大量流失的现状。为了涉足互联网金融,开发多渠道借贷、融资平台,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经营的公司之间展开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也做出了不断的努力。传统商业银行纷纷介入互联网金融,对现有业务开发互联网平台,对银行业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渠道进行宣传等。但是对于当前我国传统商业银行而言,其依旧存在着产品开发不足、不具备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管理模式等诸多的问题,从而削弱了新金融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相互结合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应当开拓互联网金融模式,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来减少银行日常宣传成本、业务成本,减弱银行风险管理风险等。

3.3 形成有效互联网金融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其拥有着诸多优秀的特点,例如:信息量巨大;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借贷审批流程简单等。但是,这些优点的存在也给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监控与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从而使两者之间的融合面临着较大的阻碍。我国互联网金融运营缺乏相关制度的监管与调控,为此对于我国拥有相关资质的商业银行而言,其在市场当中拥有着发展契机与机遇。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中更加要求业务的规范性、制度的合规性等,有效促进商业银行对新金融模式的利用将能够极大的解决上述问题的存在。利用新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互动耦合关系,促使当今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构建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对发展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政策建议

4.1 建立完善的互聯网金融相关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借助时代的契机,对现有银行内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管理与运作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的制定与管理,为构建互联网金融体系做出努力。互联网金融模式需要考虑到传统商业银行现有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由于其变化快、更新快,使得商业银行必须对互联网为金融战略给予积极的制定与审核,在确定好最终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分阶段实施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以减少由于经营模式改变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巨大风险。

4.2 商业银行应当改变现有价值观念,积极在传统业务当中引入互联网基因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现有传统业务当中积极的融入互联网基因,通过建立互联网金融价值观念,对现有传统业务进行积极的研发与推广,促使传统经营业务的有效转变。互联网基因的融入将能够更好的促进新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利用商业银行在国家借贷、融资领域的重要地位,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秀特点,选择互联网

金融战略模式,在现有各项业务的宣传、管理与更新中积极使用互联网金融工具。

4.3 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积极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更具时代吸引力的产品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企业的支持。其一方面可以积极与互联网金融有关公司进行合作,利用自身所独有的资质,开展业务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的效仿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与战略内容。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使我国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机遇,开发更加具有时代吸引力的金融产品,为其争取更多的客户与资源奠定基础。

5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技术引领的新时代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所谓机遇和挑战并存着。新金融模式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具备了契机,有效利用互联网新金融模式的理念,能够减少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中信息传递较差、信用评级困难、管理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为此,作者在对新金融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模式之间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为新金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对策与建议:(1)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相关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管理体系;(2)商业银行应当改变现有价值观念,积极在传统业务当中引入互联网基因;(3)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积极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更具时代吸引力的金融产品。通过以上对策与建议的提出,作者谨此希望我国商业银行能够在新金融模式的影响下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馨,汪柳希,杨宜.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4(05)

[2] 孟韬,张黎明,董大海. 众筹的发展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4(02)

[3] 莫易娴. 互联网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格局[J]. 财经科学. 2014(04)

[4] 蔚赵春,凌鸿. 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 上海金融. 2013(09)

猜你喜欢

金融模式对策与建议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析及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探讨
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