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叙事教学法

2015-08-28付昊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付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逐年增速豁达,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教育精英化阶段到教育大众化的转变,面日益大众化的学生群体,思政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却并没有随之改变,这种说教的教学方法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已得不到学生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还有待加强。在这种背景下,叙事教学法在当今思政课堂的运用就成了一种有效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叙事教学法;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

1 叙事教学概念

叙事本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最初仅限于文艺学领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从字面理解,叙事包含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叙,即讲述、描述或表达;二是事,即故事。叙事不仅离不开讲述表达,也离不开故事本身,叙事是对故事的讲述,故事是叙事的根本。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给“叙事”一词定义为:叙事即用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表现一件或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事件[1]。所以,叙事讲述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

叙事教学成为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外语教学,熊沐清教授阐述了他的观点:“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将教学的某一过程及教材尽可能以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的世界,使学生在身心方面最大程度地投入语言学习情境,充分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象、创造力等心智能力,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习得”语言[2]。叙事化的手段被还广泛的运用在道德教育领域,我们称之为道德叙事。丁锦宏教授理解道德叙事为“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实践、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3]。叙事教学不仅在英语、德育等学科教育发展迅速,还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和学前儿童等群体的教育领域。基兰伊根在《教学:作为故事讲述的方法》一书中指出,幼儿和学前儿童在教学活动中获取意义的前提是情感吸引力,故事化或叙事性的教学活动就是将平淡无奇的生活转化为充满奇趣色彩的故事世界,让他们在切身参与、体验、讲述故事的同时获得知识[4]。那么,何为叙事教学?台湾叙事学者曾肇文认为,叙事教学是指讲故事当作课堂叙事内容的起点、教学探索的主要来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不只局限于某个故事内容,而是由故事向外放射而扩大延伸,最终还要回归到故事的中心主旨[5]。我们还可以把叙事教学理解为将课程内容编成一个故事,使学生在经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就完成了课程的学习[6]。叙事教学是通过一个故事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用作为讲课内容的主线,故事中蕴含教学内容与理论知识,学生在经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完成了课程的学习。

2 叙事教學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有些教育工作者对叙事教学的概念理解不透彻,认为在课堂上叙述一个故事,把这个故事当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策略、一个点缀、一个插曲这就是“叙事教学”。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式是我们常说的“说故事教学”策略,教师把故事当作教学内容的一个具体事例,通过故事来启示学生。“说故事教学”的课堂是由几个故事串联组成的,所以缺乏连贯性。而“叙事教学”要求把故事当作是教学探索的主要来源、要学习的主要课程内容,或者是把课程内容编排成故事,让学生经历这个故事完成叙事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比“说故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具有的连贯性,让学生能将知识点有机的衔接起来,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教育叙事”与“叙事教学”两个概念也很容易被混淆,教育叙事是表达人们在教育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体验、知识和意义的有效方式[7]。在重构故事过程中是对个体真实的生活经验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8]。所以教育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情境真实性”。 教育叙事强调要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学过程出发,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做好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反思"感受"体会和感悟![9]这种“原汁原味”的特点与叙事教学有很大差别。叙事教学的故事为了配合教学内容和情境的设置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另外,教育叙事多作为一种研究方式为广大学者所探索,而叙事教学多被作为实践应用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各领域。

3 叙事教学的特征

3.1 整合性

运用叙事方式教学活动通常具有整合性的特点。叙事教学要求把故事当作是教学的主线、要学习的主要课程内容,让学生经理这个故事完成叙事教学。那么在叙事教学活动中,就要将教学内容整合进故事中,还有整合理论知识与故事中,这样就使理论知识与情感价值相结合。所以叙事教学可以达到的把课程内容与自然与生活领域教相关知识有效地衔接。教师就可以通过蕴含知识点的故事来启示和点化学生,使学生获取知识,完成教学目标。叙事教学的重点就是师生共同经历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从故事的经验中获得构建意义和感悟。

3.2 主体性

在叙事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有些教师狭义地理解叙事教学,认为“叙事教学”就是教学活动中穿插或点缀一两个故事,其实这是所以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他人的故事”。在这样所谓的“叙事教学”课堂中,教师俨然成为课程的执行者和知识的传输工具,而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与传统程序化的教学策略一样,限制了教师在课堂的能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做追求的叙事教学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一起经历叙事活动:从故事的开始到推动剧情的发展,最后到故事结束。其目的是让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体验故事经验,身临其境的感悟故事的意义,是一趟探索和发现的旅程。因此,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叙事教学更加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更容易实现教师主动性的发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3 情感性

基兰伊根在《教学:作为故事讲述的方法》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是情感吸引力,只有具备情感吸引力的内容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思考。在叙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情感的培养,因为教学是一个心灵碰撞、成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感情,通过讲演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即使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向学生传递无声的信息,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让师生共同心有灵犀地去体会故事经历,感悟故事的意义。总之,叙事教学不是传统模式的理性灌输,而是心灵的感受。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叙事教学情感性特点的运用,让学生在各种情感体会中感悟内化在故事中的知识。

3.4 情境性

情感的产生是需要故事情境的烘托。“情景”是任何一个叙事的基本特征,把故事作为主线的叙事教学活动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的,强调故事的情境化阐释,所以叙事教学通常具有“情境性”的特点。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课堂,思想政治课的实质就是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价值观念,但由于受教育者并没有亲身经历的体会,所以理解抽象的概念有一定难度。而叙事教学就可以给学生完整展现故事背景、情节,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播放音乐对情景的更好的营造。在“身临其境”中学生接受的知识就可以灵活的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死知识”。在叙事教学活动运用的故事需要配合教学内容和所需情情境的设置,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所要注意的是故事的虚拟性要顺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坚持情景背景和内容的科学性,其目的都是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法]杰拉尔﹒热奈特.叙事的界限[A].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熊沐清,邓达.叙事教学法论纲[J].外国语文,2010.(6):104.

[3] 丁锦宏.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J].中国教育学导刊,2003.(11)

[4] 刘娜.叙事教学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

[5] 曾肇文.一种叙事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生活领域”为例[J].新竹教育大学报,2008.25(1):27.

[6] 曾肇文.叙事探究对叙事教学的启示—理念与实例[J].新竹教育大学学报,2005.(21):80—81.

[7] 丁钢. 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32

[8]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36

[9] 曾汉军.教育叙事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5):4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