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字辈茶人 大延(赵晔)

2015-08-27

净土慢生活 2015年4期
关键词:禅定佛教文化寺院

古往今来,人们对“禅茶”的理解千差万别,目前的“禅茶”世界更是良莠不齐!关于何谓禅茶之历史说,此不一一叙述。

禅茶,我们的理解,此定义应该包含了三个要素:环境——寺院;主体——僧侣;目的——传达禅定的内涵与境界。之所以对于禅茶作这个比较严格的界定,首先是基于我们对于禅茶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大而不当所造成的含糊不清,并以确保禅茶建设目标明确,顺利进行。

禅茶,是“僧人于寺院借以传递禅定内涵与境界的茶”。从这个意义上讲,禅茶更是寺院的,是寺院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再往深处说,是佛教文化,是茶文化。研究过茶文化历史的人都知道:寺院禅茶文化,是世界上所有“禅茶”的基础,没有此历史观和“狭义”界定的思维,其它所谓“禅茶”都将是无本之木。

借此,一并将“禅茶与茶禅”小酌两笔:禅茶,茶禅;禅茶一味,茶禅一味等,无非是禅家和茶家两序之分,或以禅如茶,以禅化茶;以茶入禅,以茶化禅。禅茶则突出了禅与茶的相互关系,强调禅人关系的重要性;茶禅则强调茶与禅的相互关系,突出人茶关系。本人认为,此乃概念之周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茶、禅三者之间众缘和合的文化交互关系。

秋暮的杭州,阵阵清凉,安静神秘,灵隐寺大雄宝殿前,香炉青烟缭绕,烛光遍布四周,茶香四溢,沏一壶法净禅茶,品几分闲适,胸有丘壑,心无尘埃,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不就是禅境吗?此时此刻,茶就是禅,禅就是茶,茶亦非禅,禅亦非茶,这不是茶禅一味的境界吗?更可以: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中国的禅宗更重视从生活中来体会“禅”,体会禅的精神。赵州禅师“吃茶去”,就是将“禅”还原到生活中去。要将所谓“禅”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也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禅”一样,结合在一起。这正是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所积极倡导的“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

当然,有学者提出“禅茶一味”与“茶禅一味”是有区别的,甚至还解读出两种意思来。其实,“禅茶一味”之说与“茶禅一味”之解均是一回事,两者没有差异,没有分别,无需执着于究竟是“茶”在前,还是“禅”在前。正所谓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如果有分别,只是两者意同而叫法不同,不可把“茶”和“禅”分为和确定究竟谁是从属关系。

现实中的所谓禅茶或茶禅,是世俗社会对寺院禅茶的传播与演绎,甚至,冠以“创新、传承”等,概念新颖,形式多样。究其目的多为获己之利而定之!时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看看曾经的禅茶爱好者(包括寺院、企业、协会或个人等)现在做些什么?再了解一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研究中心这十多年来在做什么?

此时,我联想到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极言》里说的话:“非长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也就是说,要坚持到最后是很难的。

不急,禅茶的研究、弘扬和推广,乃“路漫漫,其修远兮!”禅茶研究中心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按照既定目标。

这里,我衷心希望同仁们学一学赵州禅师:

一日,有人问赵州禅师如何修行,禅师告诉他:“做本分事”。学人又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禅师说:“树摇鸟散,鱼惊水浑。”就此打住,再说无益!

(作者系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禅定佛教文化寺院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坛经》中“人”的生存意义
Fantasy and reality
平天湖,禅意的水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佛教文化研究专辑
佛教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价值取向提升
悟道
练功解“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