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处置方式探究

2015-08-26李晓冬

齐鲁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贷款企业

李晓冬

近年来,山东部分地区金融风险集中暴露,一些扩张速度快、融资规模大、资金链紧张的大型企业债务风险事件明显增多,信用违约风险显著上升,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等金融业务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风险事件还存在进一步放大的趋势,对山东经济金融稳定造成了较大影响。必须引起山东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原因分析

(一)经济下行导致市场持续低迷。钢材、矿石、橡胶等大宗商品需求减弱,库存增加,风险积聚;房地产、设备制造等库存居高不下,销售明显减缓,行业状况不佳;长三角等地区的经济转型及不良贷款压力开始向山东蔓延。以钢贸、矿产、设备制造等产能过剩企业为代表的行业成为不良贷款的高发领域。

(二)互保联保导致信贷风险蔓延。互保联保是目前我省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担保方式之一,缺乏不动产抵押的中小企业多采取此类方式融资。从出险企业看,不仅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互相担保,非关联企业也形成互保联保圈“抱团取暖”进行融资。担保链上一家企业出险,担保企业或由于代偿占压自身资金而陷于被动,或被银行起诉,资产被查封而无法正常经营,造成信贷风险蔓延,导致出现风险不断传递的多米诺现象。

(三)民间借贷成为企业频发风险的直接原因。企业为了资金周转寻求短期过桥民间资金支持,但一旦银行没有续贷则形成对过桥资金的长期占用,而且民间借贷的高息和刚性兑付,要求到期还款,不考虑借款人实际情况,甚至动用极端手段进行催收,导致借款人跑路失联,最终被高息民间借贷挤垮。

(四)企业盲目扩张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大多出险企业在发展模式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盲目追求规模优势,片面追求在多个行业的投资发展;二是没有主业和持续增长的利润。在无效率的激进式扩张情况下,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分散了企业资源,更放大了资金需求量,给企业带来沉重压力和巨大风险。

(五)银行信贷管理漏洞导致风险防控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盲目追求业务扩张,信贷投放“搭便车”,一家银行授信往往数家银行跟随,“垒大户”现象较为突出。二是对贷款互保缺乏制度控制,融资额度大大超出了联保体实际风险承担能力,在风险管理方式上对关联担保与其他保证担保没有进行严格区分,没有按风险特性进行分类管理。三是银行考核激励机制存在缺陷,重业务发展、重利润增长而轻风险防控,如考核办法中风险与内控权重占比不足20%,导致过度追求当期收益,风险审查满足于形式上的尽职免责。

二、处置措施

(一)事前预防,有效防止地方金融风险的发生

建立高效的金融稳定领导协调机制。企业债务风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很多问题在市、县范围内难以协调解决。为此,应在省级层面成立金融稳定协调小组,建立多方参与、相互配合、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协调小组还要下设分系统的风险处置工作小组和危机应急小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具体负责相关行业的风险处置工作。

强化重大金融风险隐患的日常监测工作。加强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实地调研,及时获取企业和金融机构经营和财务状况、负责人行为和企业债务等异常变动信息,摸清情况,研究分析风险苗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联合人民银行、贷款银行,建立地方重点企业数据库,加强对市场份额大、就业人数多以及上下游联系广泛的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测分析。监测包括企业关联关系监控、担保关系与授信监控和风险传染监控。

建立科学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具体可以分四个方面:运用一系列反映重点企业运行状况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监测,密切跟踪和分析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按照评估标准和方法,评估和判断宏观经济、企业经营财务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根据评估和判断结果,区分稳定状态、不稳定临界状态、不稳定状态三种情况,分别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通过全方位改革促进金融稳定。

(二)事中协调,依法合规开展重大风险处置工作

坚持区别对待、分类处置原则,正确识别与区分涉险企业在风险传染中处于边缘、非重点风险企业还是核心位置、重要风险企业,对待不同的涉险状态企业要有不同的处置与化解方案。对于在风险传染中处于边缘、非重点风险企业,要在市场化原则下由银行自主清收化解,政府适度干预引导;对于在风险传染中处于核心位置、重要风险企业则要以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积极介入为主,防止事态扩大、阻止风险蔓延。同时,对处于涉险企业重要传染路径的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引导工作。

1、建立良好的协调配合和信息报告机制。一是及时报告重大风险事件和隐患。风险一旦发生,各级各部门要在协调小组领导下制定紧急报告制度(日报制),向地方政府、人民银行以及涉事各方详尽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风险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各参与方、可能的影响;出险的大型企业(集团)基本情况、债务融资规模及方式、出险原因分析和各方应对措施等,做好约谈和风险提示工作。二是严防发生群体性社会事件。法院系统应及时采取“三中止”司法保护措施,为处置风险创造条件;公安部门应进驻现场维持秩序,确保公司财产和企业主及员工人身安全,及时处理风险处置中出现的不安定事端和苗头,追查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追缴资金尽可能挽回损失。三是加强信息披露和网络舆情控制。宣传部门应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确保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不恰当、不准确的新闻宣传、虚假信息、过多负面渲染对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2、发挥地方政府职责和作用化解金融风险。分析近年以来全国各地风险案例,除成立应急小组和召开协调会议外,采取的具体处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设立还贷过桥基金。政府筹措资金设立过桥基金,及时帮助企业偿还到期贷款确保不逾期,银行及时续贷后将资金归还过桥基金账户,待企业财务状况好转后自行偿还到期贷款;或由政府组织解决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

出台担保债务平移补偿政策。出台为出险企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的重点企业的扶持政策,对企业所属的若干工业用地进行变性,差额部分作为对外承债的补偿。此类措施从解决担保企业资金入手,一定程度上间接解决了出险企业的信用风险。

全额返还税收和规费。在企业财务状况好转前,企业上缴税收的市、县财政留成部分原则上全额返还;明确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规费,有关部门本着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的原则进行处理。

调剂闲置土地化解风险。一种做法是政府通过收购处置企业空置的土地后成立一定规模的担保公司,既有效缓解了企业担保难题,而且成立担保公司可以形成数倍的资金乘数放大效应。另一种做法是政府为企业调剂一定土地指标,提高其贷款抵押能力。

帮助开拓市场和恢复生产。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协调新的战略合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主营业务正常或暂时性资金困难的企业,尽量帮扶其渡过难关;对无法自救需兼并重组的,区别对待、分类处置,做好重组、盘活存量,做好化解危机工作,力争早日摆脱困境。

政府融资平台介入。在摸清企业资产状况基础上,引入中介机构,对企业的投资项目、持股比例、债权债务、银行贷款、从业人员等情况进行评估,由政府融资平台介入开展收购重组等工作,彻底盘活企业闲置和不良资产。

3、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和贷款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主要包括四种方式:短期再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出险地区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借款,用于兑付合法个人债务本息,由省政府向国务院申请;紧急贷款,用于解决非金融机构或其他市场主体风险传染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挤提等流动性问题;风险处置再贷款,仅限于救助无望,需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发生挤提流动性问题,用于个人债权和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的支付。

争取贷款银行的续贷支持。一是调整授信品种,将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等表外授信品种调整为流动资金贷款,减轻企业转贷资金压力,降低财务成本。二是维持企业贷款级态,协调各债权银行积极与各自的外部审计单位和对应的上级行进行沟通,确保企业的贷款级态不下调。三是促进债权银行、银企之间的互信共识,协调贷款银行保证贷款规模不压缩,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惜贷,并实行还款前的承诺制度,防止因个别银行机构抽贷压贷减弱帮扶成效,保证贷款收回再贷。四是所有贷款到期续贷,一律执行国家基准利率。五是贷款银行审慎处理好担保企业正常贷款周转与积极依法履行代偿责任的关系。

4、督促企业实施瘦身措施进行自救。一是厂房搬迁和土地置换。考虑市内土地与城郊土地存在的价格差异,由政府协调将企业厂房搬迁至城郊,可先期支付首期的搬迁款用于归还银行贷款。二是调整业务结构。本着“区别对待、分类处置、加速退出、化解风险”思路,引入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化中介机构全面参与业务结构调整,对所属公司采取重组、撤销及关闭、股权转让等方式盘活资产。三是处置企业资产。督促企业尽快回收应收账款,自行处置抵押物及企业、股东和亲属等自有资产和相关对外投资资产,增加企业流动性,清偿银行债务。

(三)事后总结。探索优化重大风险防范和处置框架

通过对整个风险事件的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以及企业恢复生产情况的全面总结,认识到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应急措施,更加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理顺工作程序,同时上报上级部门可以加强经验教训的借鉴作用,有利于全省应对风险事件工作的逐步完善。

事后总结工作由出险企业所在地政府为主,详尽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今后需改进的措施。一是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与经过。完整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严重程度、具体表现、造成的损失等各项要素,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及各类统计方法分析风险原因。二是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全面分析风险处置过程中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应急准备是否充分,监测预警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客观反映真实有关情况,组织体系是否运转良好等。三是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对风险处置的延缓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切实完善风险应对工作。

猜你喜欢

贷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迎来境外贷款业务机遇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