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川震区北川五星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

2015-08-25董建辉魏良帅张国强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支沟沟谷纵坡

董建辉,魏良帅,张国强

汶川震区北川五星沟暴雨泥石流灾害调查

董建辉,魏良帅,张国强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 610072)

汶川地震诱发形成了大量高位崩滑坡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震后每年均产生多起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调查2008年9年24日因暴雨引发的五星沟泥石流基本特征,讨论了泥石流物源堆积过程、活动特征、强度,预测了震后地震灾区泥石流发展趋势,为震后泥石流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对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泥石流;震区;调查;北川五星沟

四川汶川地震对震区地质坏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震后10年期间是泥石流活跃期。震区五星沟泥石流发生频率高、规模大、成灾机理复杂,特征显著。2008年9月24日(9.24),五星沟遭遇了20年一遇的暴雨袭击,诱发了泥石流灾害。该泥石流冲毁了数百间居民房屋,当时大多数居民仍在安置区生活,虽未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泥石流的发生给当地居民恢复生产和保障生活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图1 五星沟物源区滑坡

1 泥石流流域特征

五星沟泥石流位于安昌镇与擂鼓镇之间的苏宝河西侧,沟口地理坐标E104°25′50.7",N31°44′58.1",据北川新县城约10km。该地区属宽谷和深切割中低山地貌,地形较陡峻。五星沟流域面积36.77km2,沟长度11.92km,最高点高程1 670m,最低点677m,高差1 200m左右,沟道平均纵坡降83.3‰。该流域在构造上属龙门山前山和后山交界地带,紧邻5.12大地震的主震断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上盘。5.12地震时该断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右旋逆冲,是典型的不稳定构造区域。区内主要分布二叠系地层,主要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砂板岩。

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6℃;该区为著名的鹿头山暴雨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 399.1mm,6-9月降雨量占全年71%~76%,最大90%。

五星沟支沟发育,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呈不对称分布,沟域右岸发育1条较大支沟,其纵坡降较小;其左岸发育8条较大支沟,支沟的沟谷较长,纵坡降较大。5.12地震前五星沟流域植被较发育,植被覆盖率达到65%以上,无地质灾害。5.12地震后,沟域内地质灾害发育且植被遭到较严重破坏。沟流域内发育有17处崩塌、86处滑坡及多处的浅表层土体溜滑。根据五星沟流域地形地貌及物源补给特征等相关因素,可分为物源区、流通堆积区(图1、2、3)。

图2 五星沟流通堆积区

物源区位于沟上游,为中山地貌,流域面积15km2,沟道的纵长6km,高程最高点1 670m,最低点784m。该段沟道地形陡峭,纵坡降较大,平均纵坡降180.00‰,多为呈“V”形,沟谷两侧岸坡较陡峭,多在42°~65°,局部达到70°,沟谷宽度8~40m。

流通堆积区位于五星沟主沟的中下游,为中低山地貌,流域面积21.70km2,沟道纵长5.90km,最高点高程784m,最低点677m。沟谷两侧岸坡较陡峭,沟道平均纵坡降18.5‰,沟谷立面形态多呈“U”字形,,多在28°~50°,局部达到50°以上,沟谷宽度30~55m。各主要支沟的泥石流汇入五星沟主沟后,流通且堆积于此段。五星沟中下游的地形坡度较小,纵坡降较小,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2 成因分析

地震破坏山坡岩土体结构,为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松散固体物质,地震活动为沟谷侵蚀,极为有利于泥石流沟的发育和形成[5-7]。五星沟泥石流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震活动等4大因素的影响,在强烈地震和暴雨作用基础上,导致了五星沟9.24泥石流的爆发[8-9]。

1) 降雨,2008年9月23日凌晨到24日上午,据唐家山雨量站记录24h降雨量达173.8mm,其中最大小时雨强61mm(图4);9月24日0:00~5:00为57.9mm(图5),最终诱发大范围泥石流的雨量是在5:00~6:00,雨量达到41mm/h。此时,前期累积雨量已达231.7mm,引发五星沟上游多处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在主沟和支沟沟道两侧山坡松散残破积堆积层发生大面积滑塌,在局部较狭窄沟段造成较为严重堵塞并形成小型堰塞湖,流域上游洪水迅速汇流后,猛烈冲刷沟谷沟道和岸坡松散固体堆积物,导致了泥石流的暴发。

2)地形地貌,沟谷形态在中上游段多呈“V”字形,沟道两侧坡度35°~60°,局部达到60°以上。沟谷宽度8~40m。中下游段多呈“U”字形,沟谷宽度25~55m,纵坡降较陡,各支沟沟谷纵坡降较大,特别是上游段及各支沟纵坡多在350‰以上,降雨的径流系数一般在0.2~0.3左右,为水源的汇流集中提供了基础。

3)物源条件,五星沟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五星沟主沟崩滑类物源共计19处,崩滑类物源总量50.45×104m3,崩滑类物源动储量10.36×104m3,坡面侵蚀物源5处,坡面侵蚀物源总量0.18×104m3,坡面侵蚀类物源动储量0.15×104m3,沟道堆积物源4处,沟道堆积物源总量18.9× 104m3,沟道堆积物源动储量1.75×104m3。

4)水源条件,五星沟流域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暴雨中心,降雨量丰富,统计至1967年,年均降雨量1 399.1mm,最大2 340mm,24小时大降雨量279mm,时最大降雨全年降雨量的71%~76%都集中在6~9月,最大占据北川县气象局资料,2008年9月23日8点至24日7点北川县降20年一遇暴雨,擂鼓山镇降水量达275mm。5.12地震时在邓家沟上游形成三个堰塞湖,暴雨诱发堰塞湖的溃决,都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

图3 五星沟主沟及支沟物源分布示意图

图4 2008年9月23日降雨量唐家山雨量观测站(2008年9月24日观测数据)

图5 2008年9月24日降雨量

3 泥石流爆发过程及影响

五星沟主沟在5.12大地震之前历史上就曾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泥石流:1988年7月和1998年8月受暴雨激引发。当时沟道内固体物源较少,泥石流主要为浑浊水流携带少量碎石、块石,未形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的重大损失。

9.24泥石流属暴雨+溃决沟谷型泥石流,通过对五星沟主沟沟的调查表明,该沟内松散固体物质的堆积量大,堆积扇规模较大,主河河型略有弯曲,泥沙补给长度比30%~60%,其活动强度属于强类型,其爆发过程为。

1)前期降雨,在9.24泥石流之前有较大规模的强降雨,使区内表层松散土体含水达到饱和、容重增加,抗滑力减小,稳定性得到降低,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2)2008年9月23日8:00至24 日7:00,北川县遭遇2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擂鼓镇区域降水量高达275mm,此次暴雨促使五星沟沟内的三个堰塞湖溃决,激发了五星沟泥石流的产生。

3)滚动式发展,强降雨汇流形成的洪峰对岸坡、沟道产生了巨大的水压力。洪水刨蚀沟槽侧蚀、岸坡,继而扩大原滑坡动储量的范围,松散固体物质随着洪水向沟谷运动形成泥石流。形成的泥石流向前运动,继续侧蚀、刨蚀能力,沟铭,如此滚动发展,使泥石流规模越来越大。

4)泥石流进入流通堆积区后,在邓家沟下游形成带状堆积,堆积至双流1社安置点下的砂场后扩散角逐渐变大,形成不规则的扇形堆积面,即完成了泥石流的运动过程。

5.12地震后造成的岩体崩塌,9.24泥石流冲开了沟道上游的堰塞体,则大增加了该区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如以后一旦遭到大暴雨,势必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根据调研资料,区内魏家沟泥石流处于发展阶段。

4 结论

1)二叠系的灰岩及砂板岩组成的斜坡体受汶川地震强烈作用,导致沟谷两岸坡体大面积失稳,形成较大规模滑塌,并在沟床堆积了大量松散堆积物,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源。

2)地震后的强降雨过程是诱发泥石流的动力因素,泥石流爆发是前期累积雨量和当时激发雨强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3)2008年9月24暴雨条件下五星沟泥石流的搬运输移能力巨大,一次性冲出量高达38×104m3,整体上形成条带状堆积区域,堆积面积0.56km2。

4)五星沟主沟泥石流的活动强度属于强类型,未来几年该区域泥石流发生将更加频繁。

因此,特别加强对汶川震区的泥石流沟危险源识别调查工作,根据泥石流灾害成灾体的易损性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采用有效的工程防治工作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降低其危害性。

[1] 谭锡斌, 袁仁茂, 徐锡伟, 等. 汶川地震擂鼓地区地表变形特征及其机制探讨[J]. 地学前缘,2010 17(5) :075~083.

[2] Lin C W.Impact of Chi earthquake on the occurrence of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s: example from the Chenyulan River watershed,Nantou,Taiwan[J]. Engineering Geolgoy,2003,71, 49-61

[3] Chen H, Hawkins A B.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quake disturbance, tropical rainstorms and debris movement: an overview from Taiwan[J]. Bull Eng Geol Environ,2009, 68: 161-186

[4] 唐川, 粱京涛. 汶川震区北川9.24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6):791~801

[5] Griffiths P G, Webb R H, Melis T S. Frequency and initiation of debris flows in Grand Canyon, Arizona[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4, 109: 321-336

[6] Liu C N, Huang F H,Dong J J.Impacts of September 21,1999.Chi-Chi earthquak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lly-type debris flows in central Taiwan[J]. Natural Hazards, 2008, 47: 349-368

[7] 唐川, 丁军, 粱京涛, 等.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泥石流源地特征的遥感动态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2010 18(1): 1~7

[8] 张国强, 董建辉, 魏良帅, 等. 四川省地震灾区第四批重大地质灾害北川县擂鼓镇茶房村五星沟泥石流应急勘查报告[R]. 2010.

[9] 程思, 袁源, 等. 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启动机制及其动力学特征- 以北川县五星沟为例[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10(5):119~123

[10] 许强.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与启示[J]. 工程地质学报,2010,18(5): 596~608.

The Rainstorm-induced Debris Flow in Wuxing Valley,Beichuan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DONG Jian-hui WEI Liang-shuai ZHANG Guo-qiang
(Sichu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Chengdu 610072)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duced a large number of high landslide which provided a rich source for debris flow.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debris flow initiation process, deposition process and activity intensity of the rainstorm-induced debris flow in Wuxing Valley, Beichuan on Sep. 24, 2008 and predicts its development trend.

debris flow; rainstorm; Wuxing Valley; Wenchuan earthquake

P642.23

A

1006-0995(2015)04-0593-03

10.3969/j.issn.1006-0995.2015.04.027

2015-01-018

董建辉(1984~),男,江西人,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体稳定性、信息化施工及设计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支沟沟谷纵坡
基于交通事故多发位置的区间平均纵坡控制指标研究
按支沟穴缓解习惯性便秘
点按支沟穴治岔气
跑步岔气,点按支沟穴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道路最小设计纵坡探讨
东河煤矿沟谷地貌下动载防治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
贵州龙里猴子沟沟谷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初探
每天揉10分钟支沟穴,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