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学习技巧在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2015-08-25涂啟菊杨玉英

文教资料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整体观英语专业选项

涂啟菊 杨玉英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乐山 四川 614000)

翻译学习技巧在英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涂啟菊 杨玉英

(乐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乐山 四川 614000)

阅读是一个信息大量输入的过程。在英语阅读课程中,不仅需要语言的大量输入,还需要对所输入的语言进行分析理解。对于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阅读课程是一个相对困难的学科。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常常或因阅读速度过慢,或因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造成阅读效率不高。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对于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从阅读本门课程进行探讨研究的居多。然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各门主干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作者通过研究翻译学习技巧来探讨同样的方法在阅读课程中的应用,希望在为其他同学提供一定参考的同时,也为英语专业同学的专业等级考试或考研提供一定的帮助。

翻译 阅读 学习技巧 交叉融合

引言

阅读是语言大量输入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汲取知识,认识事物,发展智力与情感的重要途径[1]P1。阅读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在考试中还占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其分值比重占了百分之二十。对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阅读理解也是一个学习难点。考试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时完成阅读任务,或者是能够按时完成,但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此外,阅读材料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各个领域。若读者不了解某方面的具体知识,将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的能力与速度。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阅读的学习方法与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国外,加拿大应用认知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在1980年就提出了“阅读能力的层次互补模式”(an interactive compensatory mode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这个模式表明,词语识别、语境知识和句法分析等都对阅读的效果有直接的、显著的影响。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将高层次的语境和语义与低层次的句法、词汇互相作用[2]P76。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鲁梅哈特(David Rumelhart,1942-2011)提出了“相互作用阅读理论(interactive reading approaches)”,他认为文本中的文字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解码和再创造的,而不是被动的符号[3]P8。在国内,有如2013年出版的闫嵘的专著《外语篇章阅读理解的抑制机制研究》,他以英语专业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行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外语篇章阅读理解抑制水平的发展特点等进行了研究,最终揭示了外语篇章阅读中抑制与阅读效率间的相互作用[4]P85。对于阅读,专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有效而实用的研究。

翻译与阅读有着内在联系,阅读文章的同时,便在心中翻译着,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本文着重分析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从翻译角度,对阅读课程的学习进行了分析探索。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译学习技巧;第二部分分析了翻译学习技巧在阅读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为结语。

一、翻译学习技巧

1981年,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2011)在其《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这两种翻译策略[5]P44。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不特别注重目的语的语境和表达方式,而是更加注重作品作者的意图和该作品的形式。因此,语义翻译在词、句的语义分析上尤其受到重视。交际翻译注重的是读者,译者为了让读者能够顺利、准确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会尽力使译文靠近读者的语言、文化及习惯。交际翻译中,注重的是译文的“效果”,以译文简单、通顺、符合特定语域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来。因此,再难的翻译,也会被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文章,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欠额翻译。为此,纽马克主张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在翻译时,只是哪一种策略用得多或少而已[6]P117。

根据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的核心要义,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应重视词类的转换、增减、重复等,或是句式结构的调整,以及文章翻译的效果。此外,语义翻译中未加重视的语境,在翻译过程中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何少庆的《英语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运用》中[7]P179,通过其对翻译策略理论的学习和笔者自己翻译经验的总结,归纳出以下几个翻译学习技巧:一是推理策略。即根据语境,以现有的知识经验推导出额外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二是猜词策略。即通过词的构成,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结合实例或者换用词语来推测生词词义。三是整体观。即通过交际翻译核心观点来看,通读全文后,知晓原文主要传达的意思,然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翻译出原文的总体意思。

二、翻译学习技巧在阅读中的应用

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何少庆总结出来的三条翻译学习技巧(推理策略、猜词策略和整体观)对阅读同样适用。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其在专业上应该有一定的积累,如词汇、文化知识、文学背景等。对文章的推理、单词的猜测,应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如果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词汇、文化文学背景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将有助于将这三个翻译学习技巧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运用。

1.推理策略在阅读中的应用

运用推理策略,往往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增加信息,有效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文本与生俱来的内部特征,而非人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推理策略希望可以通过读者的自身知识储备、经验等,将所读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读者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下面将通过专业四级与专业八级阅读题,分析探讨推理策略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运用。先来看两个专业四级的阅读题。

Example 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fundamental to Harrington’s success?[8]P3

推断题常常会出现关键的提问词,如:infer,learn,assume,imply等。该例子中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关键词,但它同样是一个推断题。首先,通过审题可以推测Harrington成功的根本原因,但这种推测应该从这篇文章来推测,而非随意猜测,因此要有一个整体观。其次,应根据题意找到目标所在的段落,通过具体的某一句或几句,结合上下文推断出相关隐含的信息。

Example 2.

Which statement is NOT true about the Internet shopping?

A.Many people still don’t trust it very much now.

B.There will be a great growth in the sales.

C.It will become a major form of purchase within four years.

D.A wider variety of goods will be purchased via the Internet.[8]P55

该题意在考察哪一个关于网购的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是一个隐形的推论题,四个选项都是一个推断,而每一个选项都并非独立存在的。因此,锁定每一个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上下语境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在专业八级的阅读中,推论题的模式与专业四级有相仿,也有差异。下面分析推理策略在专业八级阅读中的应用:

Example 3.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2nd and 3rd paragraphs?[9]P35

该题中“infer”一词明显地表明该题需加以推论。首先,题目明确表明需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中进行推测,因此只需要看这两段。其次,这是一篇与能源相关的阅读,如果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在进行推断的时候,就会相对于容易些。若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那么应该有效地利用语境,即上下文进行推导。

Example 4.

It can be learnt from Chief Justice John G.Roberts Jr. that_____.[9]P38

同样,问题中出现了短语“learn from”,因此,应对该题进行推理分析。首先,找到问题中的关键词,此处为该人名“Chief Justice John G.Roberts Jr.”。其次,迅速找到人名,锁定其前后的信息。根据四个选项,联系语境,分析即可。

2.猜词策略在阅读中的应用

在翻译学习技巧中,总结出的猜词技巧,是通过信号词和词的构成,结合实例或者换用词语,结合语境来推测生词的词义。在阅读中,这种方法同样适用。如在专业四级阅读中:

Example 5.

“This”in Paragraph Two refers to____.

A.insecurity.B.sense of failure.C.public speaking.D.pressure.[8]P72

该题考查代词“This”指代。代词可指代人或物,因而其指代不易辨别。在阅读时应联系上下文,弄清语义,找出其指代意义。若找到目标后觉得模棱两可,则应仔细阅读文中是否有其他指代词,或者将文中的句子仔细整理,弄清楚其句子结构。

Example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ubstitute the word‘caliber’in Para.6?

A.Desire.B.Curiosity.C.Habit.D.Competence.”[8]P222

该题选自专业四级阅读题,大部分同学不知道“caliber”的意思,但是四个选项简单明了。方法一:将四个选项分别带回原文,结合上下文看是否正确。方法二:找到“caliber”,直接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及句子结构猜测出这个单词的意思。

在专业四级的阅读中,对单词猜测的题目并不多,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不认识的单词的意思进行猜测必不可少。而在专业八级阅读中,对单词的意思进行考查理解的题则相对较多。例如:

Example 7.

What does the word“glut”in Paragraph 4 mean?

A.Excess.B.Portion.C.Range.D.Type.[9]P48

首先,问题中出现了指定的单词,并且在答案中给出了四个选项,目的在于选择其一代替“glut”。其次,单词“glut”,无前缀、后缀或者词根,因此不能通过构词法推测出其词性或者词义,此时就需要把单词带回原文,结合语境,加以分析。

Example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expression“at bay”in Paragraph One?

A.Being trapped.B.Well-known to the world.

C.Staying active.D.Hidden from others.[9]P148

该问题中,直接给出了短语 “at bay”,若知识储备足够大,便可知道其意为“陷入困境”。但即便知道本意,还应将其带入原文核实。若在不知道其本意的情况下,则应找到第一段中该短语所在的位置,结合第一段内容及短语前后文,采用替换的方法,将答案中的四个选项带进文中,选出最恰当的选项,这样便可有效率地完成此类问题。

3.整体观在阅读中的应用

整体观这个学习技巧也是笔者通过交际翻译核心观点总结得出的。它需要读者通读全文,知晓原文传达的主要信息,然后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翻译出整个原文的大概意思。这样的总思路,在阅读中可得到体现。在专业四级阅读中有类似的句子:

Example 9.

What does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8]P158

整体概念在主旨大意题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这类题需要把握文中某一段或者整个文章大意。

方法一: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通读整篇文章,可利用阅读技巧对文章进行快速阅读。

方法二: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选择首尾段阅读,答案可能出现在首尾段。

Example 10.

Which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8]P126

该题是为文章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标题,整体观由此体现。这类题概括性强,因此应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利用一定的阅读技巧,如略读,将文章快速浏览,了解文章主要传达的意思,再从文章中选择出正确答案。

Example 11.

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 concerned?[9]P76

由题得知,此题为主旨题。对于主旨题,最重要的就是对全文进行概括,而整体观正好就是这样的一个策略。通读原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生僻的单词、句型,或者修辞等。这时,应该以整体这个大观念为重,可以适当地忽略掉那些细小的问题。从整体出发,抓住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概念。此时需充分利用语义翻译,揣摩原作者的意图,尽可能贴近作者的想法,以便选择最佳的选项。

结语

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阅读是一门关键的课程,但是很难教授学生正确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惯守着多做题就能够在阅读题部分拿高分的理念,但实际上,在多做题的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和解题技巧。在学习和解题技巧的帮助下,往往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一定的学习解题技巧,也是解决同学在做阅读题时速度较慢的一个重要方法。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效率提高,正确率便随之提高。

通过总结翻译学习技巧,并以课程间学习策略上的交叉融合为枢纽,将三种翻译学习技巧(推理策略、猜词策略、整体观)在阅读中的应用做了分析探索。由系统的分析可看出,这三种翻译学习技巧可顺利有效地运用于英语阅读学习中。英语阅读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运用翻译学习技巧,将有助于解决英语专业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难的问题,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及考研的效率。

[1]李英涛.实用英语阅读技巧讲解与实践[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2]黄雪娥,林裕音.近十年内英语阅读研究文献述评[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第27卷(2).

[3]蔡文静.中国学习者英语阅读心理过程的认知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2.

[4]闫嵘.外语篇章阅读理解的抑制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2nd 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2008.

[6]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7]何少庆.英语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运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8]王长喜.专四考试—阅读周计划[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5,第4版.

[9]黄任.英语专业8级标准阅读100篇[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10]朱晔.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之学习策略培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论文,2004.

该文为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课程间交叉融合的学习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等级:国家级。项目编号:201410649025。主持人:曹玉杰.。指导老师:杨玉英)

猜你喜欢

整体观英语专业选项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