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元”的网络协同备课模式构建研究

2015-08-25姜旭

文教资料 2015年12期
关键词:笔记本集体协同

姜旭

(山东交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3)

基于“学习元”的网络协同备课模式构建研究

姜旭

(山东交通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3)

科技时代的来临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使科技手段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科技手段更是带来教育信息化的广泛推行。教育活动中的合作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方向,网络教研活动为协同备课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势,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对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学习元 网络协同备课 备课模式

一、引言

“学习元”是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呈现的新发展趋势,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信息的共享、资源的智能挖掘和学习内容的进化发展理念的一种资源建设模式,可以实现集体智慧的无缝共享。

传统的教师备课方式一般以完成课本知识讲析为目的。目前高校的一线教师课程量大,教学任务重,对备课的过程与内容重视度不够。此外,某些一线教师采用多年沿袭的授课模式没有实时地更新与变化,导致教案内容多年不变。这种缺乏创新的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课堂内容过于呆板、信息量不足,使课题教学缺乏互动性与开放性。尤其是针对外语课程讲,由于语言环境的有限性、课题内容的单一性使语言学习缺乏兴趣与动力。

而现代的科技手段带来教育信息化的广泛推行,克服教师个人知识储备与知识能力的缺陷,网络集体备课利用教师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的知识优势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为新形势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方式和手段。

二、协同备课的理论基础

1.群体动力学理论

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KurtLewin)提出“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称“团体动力学”,是试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它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群体动力学任务,应该积极创造公开的环境,激发学员的内在动机,让每个人都对集体目标的实现付出努力。而网络协同备课就是这种理论付诸实践的平台。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三五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尽管上述提到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为完成更精彩和丰富的课题任务更要互动和合作。科学研究需要团队的力量,网络协同备课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动力来源,也是教育课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网络协作备课的迫切性

1.协作备课是网络时代合作的新要求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社会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任何行业中的团队与团队合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合作已经是现代信息是否的新要求。

在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弥补了传统备课的弊端与不足,可以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发表看法,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难点的讨论,并在第一时间了解他人的智慧和看法。时间和资源的有效性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所有的参与者都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使本学科有更全面的发展。合作,尤其是外语教学的最新要求与方式,是高等教育应大力提倡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2.协作备课是实施“协助式”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高校教师目前面临新的挑战与变化。同校内同科目的教师虽然针对同一个教材内容授课,但由于教师是独立个体,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个人备课内容进行差异较大的教学,另外由于时间与场地的限制不能对所讲授的内容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有效探讨与沟通,同一科目的教师很难创造条件进行集体备课,更多时候教师都是单独备课,这就可能造成同一科目的侧重点不一致,更严重的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互助式”教育是指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与材料整合,集中众人智慧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教师利用网络实现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或是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立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协作备课是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教育不是纸上谈兵,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网络平台为教育的发展与资源共享提供了新方案。通过网络备课打破了教师自顾自的教学模式与格局,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的发展。主备人在备课过程中取众家之长为他所用,还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呈现给大家的是比较完善的教案。受用人可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和经验对主备课人的内容进行有益补充。不同教师都可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丰富教学资源,可以在合作中找到更适合针对不同学生的上课方式。开展网络备课,要求每个教师都参与其中,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融合集体的力量进行再构思,改变过去封闭的学习与教学形式,营造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

四、网络协同备课的机制

1.以教材为中心

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虽然为我们提供更智能、更丰富的备课手段,但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我们仍然按照使用的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因此,教材的选用应该认真对待。教材研究的核心是要学习的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认知程度。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中心的首要任务。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师的工作材料。但是对于外语教学来讲,教材内容是基础的,不能满足语言的实践应用,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查阅与教材相关的材料进行有效的必要的补充,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内涵。

2.网络协同备课的条件保障

教师队伍是构建网络协同备课的前提条件。这个队伍的主备课人应该是本科目教育专员、专家教师等主干教师。这些主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知识储备可以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全面和智慧的教学方案。集体备课团队的其他成员可以提供视频、声音、图片等资源进行最有益的整合。

技术服务团队负责网络平台的建设、教学资源发布及技术指导等服务。

3.网络系统备课平台

QQ群是比较基础的备课平台。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借用网络优势,更快捷地传播教学信息。QQ群在集体备课中的应用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教师实现网上办公。教师QQ群的建立,给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大家在群里畅所欲言,教师的计划等资料也可以从群里直接挂到共享文件里面,教师之间资源、信息的共享,方便大家的阅读交流。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进行在线编辑,只是一个初步的交流平台,不方便电子教案的整合。

Google笔记本的强大功能为教师提供了帮助。Google笔记本可以随时剪贴有用信息,帮助教师在浏览网页时不需离开浏览的网页就可以快速而直接地将网页地址、标题、选中的内容添加到笔记本中;可以通过Google账户,随时随地从任何联网计算机上访问Google笔记本;可以通过全页视图整理笔记本;Google笔记本还可以与其他人协作,共同编辑笔记本。将笔记本发布为公开网页,获得唯一的网页地址,共享笔记本。

Google的在线“文档”是一个网络的办公平台,含有文字处理、数据表格、演示文稿。可以直接使用Google文档构建“集体备课云”,还可以吸引校外的网友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从而把校本教研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平台,增加对话交流层次,不断引发智慧的生成。

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由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iki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们可以任意选择匿名或实名方式编辑或添加内容。Wiki系统是一种超文本系统,人们可以在浏览器中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个领域的知识。

五、结语

协同备课的教师往往通过备内容和形式进而提升内容,达到让学生延伸课堂内容和让老师拓展自己的双重目的。基于学习元的网络协作理念的集体备课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才智碰撞的痕迹,同时它方便教师之间随时进行研讨。教师作为个体有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表达,同时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不尽相同,通过协同备课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网络平台大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达到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更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也可以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1]王西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余武.教育技术——信息时代教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家全.网络与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张红玲.网络外语教学理论与设计[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梁林梅.中外大学网络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杨九俊.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笔记本集体协同
我为集体献一计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警犬集体过生日
可爱的笔记本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爱的笔记本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