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策略初探

2015-08-25刘小焕

文教资料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课语文课素质

刘小焕

(甘肃省天水市技工学校,甘肃 天水 741000)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策略初探

刘小焕

(甘肃省天水市技工学校,甘肃 天水 741000)

语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探索和改善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对策,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语文 教学现状 改善对策

在中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功能是多方位的,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人文教育等三方面结合起来,在向学生传授语言及文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读、写、审美等在内的多种能力,并注重提高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围绕这三个教学重点实施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为职校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某些职校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太大兴趣,认为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对其认识不明确,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从教学目标上注重学生技能和技术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重视专业课教学和培养,加上某些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几乎不关注学生语文素质,也就是没有把语文素质作为应征岗位的条件之一,所以某些学生认为在学校必须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最重要,语文学习在他们心中不太重要;某些职校学生不爱学习文化课,个人素质一般,学习信心不足,这种状况下,如果再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不够灵活。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没有升学率的要求,但某些学生和教师只重视对教科书的学习和教学,不重视素质教育提出的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不能紧跟时代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某些教师的语文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不顾及学生感受,不正确引导学生,更好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能使学生与老师很好地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语文课提不起兴趣,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上,大家都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只要学好专业技能知识,将来毕业安置就会比较容易。而对于一些基础课如语文等,没有完善的内、外部评价机制。对教师教学来说,其教学过程不严格、教学质量不重视、教学效果无所谓。对学生来说,对学习过程不重视、学习质量没有要求、学习效果更不用说。导致对语文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乏力,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二、进一步改善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陈旧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培养职教学生职业素质为本,大胆尝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发展和进步,而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决定性因素是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整体能力提升方面,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语文课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始终明确语文课在基础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认识到文化素养在学生职业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摆正语文教学的位置;再次掌握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技能水平接受能力等,使语文教学为专业课教学搞好服务,在具体教学中既严格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又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点,使二者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统一,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达到全面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从多个角度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因为要相对重于技能知识目标的确定。因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会怎样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加深对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认知。中职学生学习语法很重要,学习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更实际,所以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尽可能贴近实际生活,从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热门话题着手,采取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辩论等形式分析探讨,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从而促进语文知识学习和社会知识积累。

学习目的之一是应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动口和动手能力呢?只有演讲这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艺术,才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安排即兴演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这样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三)在突出职业特点的同时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职语文教育既要注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又要为学习专业课搞好服务。针对某些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情况,以专业课为突破口,把语文课与专业课联系起来,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点,使中职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学习语文是为专业课打基础,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从而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四)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中职语文课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比较重要,如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等需要素质培养,以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充分发挥语文的陶冶作用,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畅所欲言,让他们说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独特感受,引领他们从不同方位审视文学作品,领略悠久的中华文化历史渊源,探求那些至今仍在影响人类的伟大思想,感触大自然的美妙与生活的美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具体安排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介绍一些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提高阅读能力和自身道德修养,还规范行为。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深刻认识人类生存的伟大意义,明确学习目的和今后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和大讨论,大家共同分享阅读方面的感想,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确定正确的职业奋斗目标。

(五)用多彩的生活丰富学习形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有教无类,教无定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得到提升,从而用多彩的生活丰富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到锻炼。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多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把语文课程中描述的故事情节直观地展现出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各种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二是多亲自做。现实生活中说的比较多,做的相对比较少,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就是说只有亲自做了,才能体会到其中道理和智慧”。语文实践非常重要,从物到文,怎么转换,只有依靠多做,才能达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做,可采用摘抄名人名句、剪辑精彩语句、收集著名作品等形式。三是多比赛。如讲小故事竞赛、观赏感想随笔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逐步掌握一些生活准则,知道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学会胜不骄,败不馁,跌倒了必须爬起来,以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总之,要彻底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就要在语文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并根据语文教学特点,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加强与专业课互相结合,贴近实际生活;积极探索,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改变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不良现象。

[1]刘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2]龚如君.让语文教学有趣起来[J].生活教育,2011(14).

[3]刘红梅.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15).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语文课素质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