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及路径选择

2015-08-23

关键词: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经济

马 嵩

(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及路径选择

马嵩

(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进一步强调了非公有制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大提升了民营经济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已经成为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力量,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但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活力始终没有发挥出来,由于其特殊的区域特点、经济体制和结构特点等因素,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最终导致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力发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发展寻找方法是加速东北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制约;优势

2014年上半年,东北三省GDP增速明显放缓,其中黑龙江GDP增速最低,同比增速仅为4.8%,排在全国末端,吉林和辽宁的GDP增速分别为6.8%和7.2%,在全国排名也处于中下游。从经济体制结构来看,东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值相对较小,繁荣程度较低。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民营经济活力,繁荣民营经济市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一、引 言

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指出了民营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东北民营经济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步恢复期,中期的快速发展和中后期的低谷徘徊,直到90年代后才步入稳定发展期。改革开放后,由于特殊的区域特点和经济体制环境等因素,民营经济发展始终相对滞后,导致东北地区市场经济活跃度明显较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活跃度低,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2年东北三省民营经济规模远低于东南沿海地区部分省份,图1显示了东北三省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及增加值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表1 2012年东北三省与东南沿海部分省份民营经济规模比较

图12012年东北三省与东南沿海地区部分省份民营经济利税能力比较

二、制约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根源因素分析

表2 1960年、1980年和2000年东北与其他地区工业产值比较 亿元

(一)区位特征分析

1.地缘特点分析

本文所阐述的东北地区是指包括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个省份,土地面积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8.2%。从自然地理区位来看,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东邻朝鲜、北接俄罗斯,西连蒙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3]。但就我国国内版图来看,东北三省是远离沿海的内陆省份,交通相对闭塞,无论在地理、气候、文化、历史等方面都与我国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割裂性。东北地区远离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繁荣发展地区,受其经济辐射效应几乎为零,为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局限性。

2.自然资源特点分析

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同时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煤炭资源。建国初期,东北地区的钢铁、纯碱、烧碱、变压器、原煤、原油、电力和水泥等产量居全国重要位置。伴随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始终采取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资源的消耗和枯竭,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和不可持续性。由于长期的粗放型资源开采,东北地区资源开发的高峰期已过,自然资源严重枯竭,生态环境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正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的后续问题。2002年国务院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东北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16个,占总数的36.4%。

3.思想观念特点分析

系统煤耗降指的是通过优化改造降低发电厂的煤耗率,600MW直接空冷机组加装干式间接蓄冷式空气冷却系统,折合到全年平均煤耗降为4.98g/kWh。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进入计划经济体制,最晚退出的地区,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东北地区居民观念仍具有较强的计划经济思想惯性。人们在思想上偏重于国有经济,计划经济思想强烈,特有的“黑土地思想”导致东北地区百姓开放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较差。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认识不足,对民营企业重视和支持不够,服务意识较差,政府官员的官本位意识较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

(二)所有制结构特点分析

建国初期,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基地”,国家不断地将一系列的重点项目建设在东北地区,“一五”“二五”期间建成大批大型国有企业,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的地区之一[4]246-271。60多年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的体制性、结构性、阶段性矛盾日益显现,内生增长力量受到抑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逐步走向衰退,但自始至终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严重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直至今日东北地区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得到发挥,延缓了市场化进程,严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空间。2005年东北三省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 171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 673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15.57%,创造工业产值11 911.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3.23%。受东北地区所有制结构特点影响,国有企业控制较多产业,民营经济必然会受到排挤。因此,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无论是政府扶持力度、人力资源投放还是金融投资等方面,都受到严重制约。

(三)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基地,“一五”、“二五”期间在国家倾斜政策和大规模投资下,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化工、冶金为支柱的三大产业,重工业发展突出,第一、三产业发展薄弱,产业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东北重工业基地的第二产业已经呈现出衰退态势,但由于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远超过第三产业,而且第二产业多数为投入大,产出慢的行业,进入的门槛较高,因此民营经济很难进入,经济衰退态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尤其是国有经济在东北国民经济占比中明显偏大,国有企业多数集中在第二产业,挤出效应导致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只能集中在附加值较低、技术和资金门槛较低的第三产业。

三、发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优势因素分析

(一)具备优良的基础设施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具有完整的重化工业生产和配套体系,当年国家大量投入的基础设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5]。与其他地区比,东北地区拥有完善和高密集的铁路网,沈阳铁路枢纽更是在铁路客、货运量上名列前茅。东北南部拥有海岸线2 178公里,已经逐步形成东北亚航运中心,不仅有大连港,还有新的亿吨级大港营口港,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锦州龙栖湾港、丹东海洋红港和葫芦岛石河港,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二)具有优秀的人力资源

东北地区具有大规模的国有企业,这些发展成熟的国企中具备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高,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当面临国有企业改革,工人下岗,这些劳动工人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秀的劳动力。另外,东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集中了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拥有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11.3%,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本科院校12.4%;专业技术人才210万,占全国技术人才10%[4]246-271。教育综合水平和科技力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国有企业改革机遇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国家曾大力扶持东北地区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国有企业拥有巨大的资本存量,并培养和聚集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发生改变,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转变较慢,相当一部分的国有企业资产呆滞、效率低下。当这些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退出后,所形成的产业空间、国有资产和大量的下岗人员,都必须而且只能由民营企业来承接。通过民营企业将这些生产要素重新整合,不仅为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提供保障,也为民营经济的资本扩张和行业拓展提供条件[6]。

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一)采取外向型发展,突破区位限制

东北地区的地理区位虽然远离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受到辐射效应几乎为零。但其东临俄罗斯、韩国、日本,是东北亚中枢地带,是我国参加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前沿阵地,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与俄、韩、日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边贸易合作、参与东北亚国际经济开发,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吸引外资,加强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当前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各国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垂直型经济合作与分工提供可能。因此我国东北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即可发挥优厚的加工工业基础,承接日本和韩国的产业转移,也可利用俄、蒙、朝的资源优势,加强产业加工发展[7]。

1.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改变粗放生产方式

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多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主要以丰富的资源为依托,采取粗放型生产模式,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加工度低。因此,充分利用毗邻俄、日、韩三国的地理优势,以提升生产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通过从俄、日、韩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等方式,建立新型精细化生产模式,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之后,再将产成品出口到国外,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市场的目的。由于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能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根据需要有效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大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引进外资,增强与外企合资合作

东北地区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重型机械制造和化工业,行业准入门槛高,因此一般民营企业很难进入,即使想为大型国企生产配套产品也会受到技术制约而很难完成。东北地区利用区域内生产要素和优势产业,以及为大型国企生产配套产品的契机,大力吸引外资进入,采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的形式,提升企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和管理方面达到为大型企业配套要求,与此同时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

(二)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东北地区是国有经济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国有企业大多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家对其大量的资产投入使得这些国有企业拥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企业管理构架。因此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是发展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缓慢、部分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迫使国有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国企改革势在必行。民营企业积极把握改革机遇,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控股、收购、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借助国企改革红利,以低成本吸纳资本,迅速扩张并壮大,将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切入点,国有企业改革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机结合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具有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发展劣势,注定民营经济很难取代国有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根据不同行业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比重确定主导企业,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产业内和产业间的配套生产和协作,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的优势和机遇,发展产业链和中小企业配套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三)优化产业结构

建国以来,东北地区就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一产业在东北地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近些年来农业发展逐步走向衰退。因此,利用民营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和民营经济发展出路的有效路径。由于民营经济主体灵活可以采取独办、联办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具有明显优势,除了在传统服务业具有数量优势外,在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产业也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因此东北地区民营经济要由传统的第三产业向现代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物流配送、信息咨询和要素市场等为代表的现代第三产业转移。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与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服务业。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在未来发展中,必须整合自身的特点和东北地区制造业主导因素,大力发展外包服务业,提高服务的质量,以获得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1] 厉以宁.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N].中华工商时报,2010-02-04(7).

[2] 刘继生,丁四保.东北经济区的改造与振兴[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9.

[3] 衣保中,富燕妮,赵儒熠,等.中国东北区域经济[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76-79.

[4] 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李熠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化及其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1-109.

[6] 郭乃硕.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81-202.

[7] 佟玲,金兆怀.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目标模式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12(6):34.

Northeast Priv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 Selection

MA Song

(College of Geographic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s eighth Bulletin on “Public and non-public sector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ake the marke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urth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non-public development,greatly enhance the status of the private economy.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private economy from scratch,create market has become a dynamic,stimulating economic growth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is the most dynamic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th pole.But the vitality of the private economy in the Northeast has not played out,due to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the economic system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factors,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resulting in the Northeas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to develop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the private economy,as priv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find ways to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ast.

Northeast China;the Private Economy;Constraints;Advantages

2014-10-1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210)。

马嵩(1983-),女,吉林安图人,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F127.3

A

1001-6201(2015)03-0077-04

[责任编辑:秦卫波]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3.016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