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地理课的育人功能

2015-08-20赵武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手段育人信息化

赵武杰

摘 要 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将知识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知识的角度“授之以渔”的同时,还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关键词 环保意识;信息化手段;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05-02

1 前言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提出,地理教材要“包括政治思想要求,科学观点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从课程开设的角度来说,这是对延伸地理课教学外延提出的一项要求。从课堂的三维目标来说,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较为深远,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教书”与“育人”等量齐观,应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课程的育人功能。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粗浅感受。

2 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意识地渗透情感教育

课堂上,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建立起与生活实际、社会现象的联系,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如在进行“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一方面可结合课本提供的滑雪、冲浪、荷兰风车、各种农作物、工业产品等图片,按不同主题制成PPT、电子白板甚或微视频课件,引导学生展开对家乡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物品矿产、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等相关内容的思考,把图片中的内容对应地和自己的家乡进行逐一类比,对家乡与他乡不同的自然特色形成理性认识,从地域的角度具体地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家乡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凝聚成的特色文化……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下,体味家乡的风土民情,感悟家乡的地域文化,自然地生发出爱家乡、爱他乡的情感。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本版本的不断更新,地理课程所囊括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发展、世界动态结合得更加全面。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有意识地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课程的育人功能,就能让各具特色的地理知识饱含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

3 教师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理教学要“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组织地理教学内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立足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在如何看待环境的思想认识上,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意识,借助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形成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并能自觉遵守相关的公民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如在进行“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时,这部分课程内容包含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河流”三个部分。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中国的地形学习的过程中,可适时以多媒体视频节选或微视频课件,穿插近年来由于对环境的人为破坏所导致的地形变化情况:局部地区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森林消失、草地迅速退化、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严重等典型个例。让学生通过一个个骇人听闻的立体画面,如临其境地感受我国一些地区的地理地貌正在向不利于人类生存方向急剧恶化的现状。

在学习“中国的气候”的过程中,可用同样的多媒体手段,选择恶劣气候的相关画面结合具体数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温室气体无节制排放带来的暖冬、沙尘暴、雾霾,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等。

在学习“中国的河流”时,也可用同样的手段,选取水量变化较大的黄河、塔里木河的河道间歇性断流,内陆湖泊日渐干涸(或已经干涸)、冬枯夏汛的范例,突出人们由于对水源水质的人为破坏,造成动植物种群减少或消失、人们生活和健康受到影响的范例(结合近几年各级各类媒体集中曝光的案例),以微视频手段让学生体会环境给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知识的学习,采用这种办法均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丰富课程知识内涵的同时,还要设法丰富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地理环境变化状况的学习,增强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忧患意识,从小形成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观。

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环境方面出现的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中提到2009年广州市番禺区因饱受环境污染之害,市政府提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站的规划,曾受到当地市民声浪较高的一致反对。随着2014年当地垃圾填埋场即将被填满的结果日益临近,当地政府在2011年再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论证,到2014年11月初步竣工进入调试期。纵观这座垃圾焚烧发电站建立的经过:经历了市民与政府的反复对话、专家的严格论证,最终配备了3×750吨/日往复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安装了15 MW+25 MW汽轮发电机组,配置了废水处理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年运行时间可达8000小时,可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73万吨,还可向外输送2.63亿度电,同时可兼顾佛山市顺德区400吨/日的生活垃圾处理。

这座实现对环境科学治理、完成多项惠民指标、一举多得的发电站的最终建成极富教育意义。教师可把这个过程制成分镜头微视频,引导学生顺着事件发展的波澜展开讨论,引起学生对重视生活和身边环境的思考,以净化环境美化生活为己任,自觉地把治理环境污染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产生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的使命感。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课程中编排的诸多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制作微视频课件,引发他们从内心深处担负起未来环境治理的责任和使命。如在进行东西部自然环境与资源开发的比较时,可用微视频手段反映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密度大、城市化发展迅速,而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相互对立的问题,以及西部地区由于森林面积锐减和沙漠化现象严重,造成气候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人口稀少、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把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高污染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等类似的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结合镜头下耸人听闻的画面,自发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统筹规划方面的对策,生发出科学推动经济发展的使命感。

4 结语

教师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时候,要以大纲中“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为指针,借助信息化手段传递尊重自然、爱惜环境、遵循规律的思想和意识,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学生的“知识与方法、能力与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逐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形成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从而初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段育人信息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