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专业建设实践

2015-08-20雷道仲李平安陈鹏慧蔡琼谭立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机器人

雷道仲+李平安+陈鹏慧+蔡琼+谭立新

摘 要 将机器人系列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实践过程融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去,对如何加强高职学生技能培养和提升进行积极探讨,提出基于“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专业建设实践教育模式。

关键词 机器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073-03

1 实施背景

高职院校典型专业建设模式分析 目前主要有两种专业建设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模式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模式。前者是以企业需求和学生择业志向的满足程度为前提的订单培养,符合当前企业的要求,能够实现订单培养,但这样培养的学生会过于功利,学习缺少系统性,工作后可持续性能力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后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定位与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落实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但学生所学知识缺少产业的整体性,并且市场和岗位变化太快,学生所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系统考虑“系列产品”驱动专业建设的新模式。

基于“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专业建设的模式

1)什么是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专业建设?“基于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专业建设模式是指对接新兴机器人产业,以机器人技术应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器人项目管理、设计开发、生产制作与应用服务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设计、实践基地建设、教师团队提升的“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专业建设模式。

2)为什么要选用机器人系列产品作为专业建设的载体?

一是现代电子信息专业具有信息化与智能化两大特点。湖南省政府提出“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其中信息化、智能化是目前现代工业、现代社会的趋势。

二是现代大学生“声色犬马”的特点[1]:“声”是指他们是从一系列多姿多彩的声音声乐世界中熏陶出来的;“色”是指90后学生生活在色彩斑斓的世界,有丰富多彩的数码产品及网络资源;“犬”是指“娱乐休闲”智能玩具,学生从小就生活在高科技的环境下;“马”是指“交通工具”,90后学生生活在交通发展时代。三是机器人具备了“声色犬马”功能,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并且机器人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技术、机械设计、人工智能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材料与各学科专业的融合等。因此,选用机器人作为专业建设的载体,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又符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

2 实施过程

“依托平台、五方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围绕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依托湖南信息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中小企业远程培训基地两个平台,建立与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校项目组、兄弟院校)+学生”五方联动的专业动态跟踪与调整机制。五方紧密合作,发挥各自强项,建立校企共同开展专业调研、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基地建设、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校企文化融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制度,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双元培养、工学交融”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开发 第一阶段,通过行业、区域经济人才市场与产品市场的调研,确定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主要体现为“三大能力”(专业能力、基础能力、社会能力);第二阶段,根据“三大能力”的要求,设计(或选择)确定实现培养过程的“载体”——系列产品;第三阶段,根据产品的技术实现这个目标,整合典型流程(工序),设计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以“迎宾机器人系列产品”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的系列产品驱动载体,根据“迎宾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流程为依据,形成图1所示“目标模式,任务分解”的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获取贯穿到“迎宾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

实验基地建设 通过三年的市场调研及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产品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讨论,确定了驱动专业建设的嵌入式系列产品——“迎宾机器人系列产品”。按“迎宾机器人系列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的基本流程(图2),对原有实习实训场所进行重新规划与优化,通过调整、整合、改造、新建等形式形成新的实践基地。

提升教学团队

1)企业合作研发:通过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产品,提升教师的研发能力。

2)培训:每年寒、暑假分批次送教师到境内、外相应培训机构进行相应职业培训等。

3)讲座或学术报告会:聘请企业专家、高校权威教授进学校以讲座或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对教师业务进行指导。

保障措施

1)资金保障:“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专项资金”专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学院每年预算专门资金用于教师各类进修、培训工作等。

2)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双元式”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等。

3)场地保障: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5个;创新项目室三个。

4)评价保障: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质量评价体系;“麦可思”第三方评价等。

3 成效与经验

通过“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学生技能(设计)创业规划竞赛。2007—2013年连续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育部等)与湖南省技能竞赛、中国机器人竞赛暨RobCup中国公开赛(与重点本科院校博弈)、中国水中机器人竞赛(与重点本科院校博弈)、中国教育机器人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南省黄炎培创业规划大赛、工信部电子设计与技能竞赛等各类比赛中获省级和国家级一、二等奖累计500多人次。endprint

2)学生自主完成的作品。学生通过电子协会、机器人协会和创业协会平台制作了40余款机器人及相关电子产品;游铁钢的自动货运小车控制系统成功申报了软件著作权及发明专利。

3)学生就业质量。学院被评为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基本是在全国知名企业从事技术支持、研发、基层管理工作,主要有深圳中兴、华为技术、美的、长沙宇顺、威胜集团、海尔、中科鸥鹏等。

通过“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专业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近五年来,教学团队经过境内外专业培训、专业教师下企业培训、技能竞赛指导、与企业联合开发产品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了省级学科带头人一名,省级教学名师一名,省级专业带头人两名,省级骨干教师三名;获得省级科研项目26项,其中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项目为100%;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其中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软件著作权占100%;发表论文150余篇,被EI、SCI收录20余篇,其中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论文占80%以上;参与教材专著编写20余本,其中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教材专著占90%以上;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项、科技进步奖两项等。

通过“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声誉 2007年获评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2008年获评省级教学团队,2009年获评省级精品专业,2011年获评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2014年获评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2013—2014年承办四个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中高职省培和国培项目,如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师资培训;省内外多家电视台和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对本专业机器人的开发与制作、竞赛等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如在刚结束的2014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上,有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长沙晚报、大湘网等媒体对学院的机器人进行报道;每年接洽中高职院校不少于10所,主要是进行机器人的参观、交流、学习;每年参与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的活动,如2013年世界之窗的机器人狂欢节。

4 体会与思考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到学生身上,学生基于“机器人系列产品驱动”的课程体系的学习、实践、创新,最终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喻小燕,谭立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哲理分析、系统设计与智慧落实[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谭立新,等.智能家居机器人设计与控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器人
“坏”机器人“大叛乱”
机器人
超酷机器人
疯狂机器人
机器人崛起
机器人,让未来走近你
拥抱未来——聚焦机器人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