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

2015-08-20吕冬梅

中外医疗 2015年2期
关键词:孕次体重剖宫产

吕冬梅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产科门诊,辽宁锦州 121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孕期的保健工作,对孕期的营养支持更为重视,这也使得孕前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幅的情况日益普遍[1]。目前,大多数研究显示,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息息相关[2]。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00例产妇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的200例单胎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查复孕前显示,均不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结合产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分组,将18.5≤BMI≤22.9的产妇设为标准组,BMI≥23的产妇设为超标准组。标准组共8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3±4.2)岁。 孕周 31~41 周,平均孕周为(37.4±3.2)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0.1)次。超标准组共120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 (26.8±3.2)岁。孕周32~40周,平均孕周(38.1±4.4)周。 孕次 1~3 次,平均孕次(1.8±0.2)次。

1.2 方法

对所有发生GDM、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产妇进行统计,并结合孕期体重增幅对200例产妇进行分组,将△BMI<4 设为Ⅰ组,4≤△BMI≤6 设为Ⅱ组,△BMI>6 则设为Ⅲ组。观察和比较不同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幅的妊娠结局。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孕前体重指数的妊娠结局比较

超标准组的GDM、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比标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孕前体重指数的妊娠结局比较[n(%)]

2.2 不同孕期体重增幅的妊娠结局比较

Ⅲ组的GDM、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比其余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孕期体重增幅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孕期保健是保障孕妇分娩理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孕期体重监测作为孕期保健的一个重要项目,对产妇的妊娠结局有着较大的影响[3]。有研究[4]指出,产妇在怀孕期间,将体重合理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减少机体损害,同时还能减轻新生儿的不良影响。目前,产妇因过于关注自身孕期营养,多导致孕期体重难以控制。该研究显示,孕前体重指数超标准组的GDM、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依次为:25%、58.3%、10%、10%、13.3%, 均比标准组的 3.8%、27.5%、2.5%、1.3%、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前△BMI>6的产妇,GDM、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依次为 19.5%、62.3%、9.1%、5.2%、13.0%, 明显高于产前 4≤△BMI≤6,以及△BMI<4。而体重较为稳定的产妇,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则较低。这与姜百灵[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见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对妊娠结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该研究结果引申探究,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机理在于:(1)对于GDM而言,肥胖会导致脂肪成分增加,对胰岛B细胞造成刺激,引起高胰岛血症,脂肪细胞肥大导致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上的胰岛抗体下降,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增高,继而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减弱,从而引起糖尿病。而母体营养过盛,还会刺激胎儿的生长发育,引起巨大儿[6]。巨大儿发生率的增加,也导致剖宫产的增加。控制孕前体重及孕期的增长对该防GDM有重要意义[7]。(2)体重过重的产妇腹壁脂肪增厚,常会导致腹壁肌和膈肌收缩乏力,造成腹压不足,在分娩过程中易出现疲劳、宫缩乏力,不利于胎头下降,最终使产程延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产率及剖宫产率,这些均与国内文献[8]报道相一致。(3)阴道分娩产妇因外阴脂肪堆积,引起胎头娩出困难,引起新生儿窒息,同时肥胖产妇的产程较长,容易增加消耗的能量,容易出现疲劳,从而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9]。妊娠期肥胖与GDM、HDP剖宫产增加有关[10-11]。

该研究没有对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进行研究,但已有文献[12]报道提示孕前高 BMI或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糖尿病的预测因子,通过对其进行控制,将可能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孕前体重指数以及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孕前控制合适的体重,将孕前体重指数调整在合理的水平,妊娠后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孕期做些适宜的活动与锻炼,做好产前检查及BMI监测,避免孕期妇女体重过度增加,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机率,保障妊娠结局。

[1]彭敏,吴雪春,孙国强.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292-293.

[2]肖翠华,温庆荣.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1):111-112.

[3]蔡贞玉,贾震,梁雪静.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102-103.

[4]邹晓萍,窦贺荣,史海霞,等.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安徽医药,2014,18(5):270-271.

[5]姜百灵.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军医,2011,13(4):241-242.

[6]黄建芬,林邯枫,郭正琴,等.妊娠糖尿病与孕期体重指数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9):66-67.

[7]刘巧英,甘秀华,姜红.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094-2095.

[8]许琴儿.孕前体重指数对新生儿体重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5).

[8]黄静,卢洁,林先婷.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剖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3544-3545.

[10]Artal R,Lockwood CJ,Brown HL.Weight gain recommendations in pregnancy and the obesity epidemic[J].Obstet Gynecol,2010,115(1):152-155.

[11]Yao R,Ananth CV,Park BY.Obesity and the risk of stillbirth: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Am J Obstet Gynecol.2014;210(5):457 e1-9.

[12]毕海燕,袁智云,李春梅,等.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临床医学,2010,30(3):35-36.

猜你喜欢

孕次体重剖宫产
社区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称体重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