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8-18何丽芬

中外医疗 2015年2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阻塞性

何丽芬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云南红河 6611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且呈进行性发展,常常会伴有肺部异常炎症反应,比如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根据相关数据报道[1]表明,COPD 发病率为8.5%,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COPD 患者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2004年批准噻托溴铵可作为长期治疗COPD的有效药物[2]。为进一步探讨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老年COPD 患者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同时应排除以下情况患者:①近期14 d 内使用过其他种类的支气管扩张剂。②存在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病等其他肺部疾病既往史。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④对该研究药物过敏者。⑤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者。⑥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男 20例,女 12例;患者年龄 41~75岁,平均(67.4±5.1)岁。COPD病情严重程度:21例II 级者,11例III 级者。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患者年龄 40~76岁,平均(67.2±5.2)岁。COPD 病情严重程度:20例II 级者,12例III 级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具体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国药准字:H20090276)吸入治疗,18 μg/次,1次/d,连续治疗 1个月为 1 疗程,共治疗 3疗程。

1.3 评价指标

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注意观察并记录以下几个指标:①肺功能。采用Master Screen 肺功能测试系统测定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具体指标应包括FEV1(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比用力肺活量)等。②血气分析。具体指标应包括PCO2(二氧化碳分压)、PO2(动脉血氧分压)等。③临床症状评分。采用李庆玲等[4]提出的临床症状评分标准进行评定:0分:无痰、无咳嗽、无气促、无肺部啰音。1分:痰量在10~15 mL/d,间断咳嗽,上3 楼后出现气促,很少听闻肺部啰音。2分:痰量在16~50 mL/d,时常咳嗽,平地走后出现气促,散布听闻肺部啰音。3分:痰量在50 mL/d 以上,剧烈或者昼夜咳嗽,轻微活动后也会出现气促,肺部啰音满布。④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设计50个问题,主要包括临床症状、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活动能力等。若分值越大,说明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更加严重。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1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 χ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观察组FEV1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EV1 显著提高(t=12.23,P=0.001);对照组FEV1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FEV1 显著提高(t=10.45,P=0.001);观察组FEV1/FVC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FVC 显著提高 (t=34.13,P<0.00);对照组FEV1/FVC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FVC 显著提高(t=24.12,P<0.01);但观察组患者指标升高幅度更大(t=23.1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s)

组别 观察组(n=32)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2)治疗前 治疗后FEV1(L)FEV1/FVC(%)1.51±0.15 45.99±3.16 2.19±0.14 66.05±4.31 1.52±0.13 52.13±3.85 1.81±0.14 52.13±3.4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观察组P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O2 指标浓度显著降低(t=13.12,P=0.01),对照组 PCO2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PO2 指标浓度显著降低(t=12.56,P=0.01)。观察组P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O2指标浓度有所提高(t=8.45,P=0.02);对照组PO2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O2指标浓度有所提高(t=9.44,P=0.02);但是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改善更加明显(t=11.24,P=0.03),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分析(±s)

组别 观察组(n=32)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2)治疗前 治疗后PCO2(mmHg)PO2(mmHg)65.31±3.75 53.99±4.55 45.75±4.15 73.31±4.09 65.35±3.51 54.59±4.23 59.81±4.15 63.15±3.85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t=31.12,P<0.05),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 (t=24.56,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 (t=22.76,P=0.02);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t=23.58,P=0.03);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27.45,P=0.02),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s,分)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s,分)

组别 观察组(n=32)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2)治疗前 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7.1±2.5 40.1±6.1 3.9±2.0 57.5±5.9 6.9±2.3 38.1±6.4 5.1±2.4 41.9±5.9

3 讨论

一旦发生COPD,会减少患者肺组织及气道内的M 受体数量,这是导致COPD 发生以及病情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胆碱能性气道收缩是COPD 患者气道受阻最主要的可逆机制,因此采用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发挥这一可逆因素。目前,临床已经有大量实验研究[5]表明,抗胆碱能药物对于COPD 患者肺功能有很大改善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状态,控制患者的病情。由于老年患者全身机体功能和器官正发生退化,身体抵抗力较弱,对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要求更高。目前,临床治疗老年COPD患者的基本原则是,不仅要缓解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加重,同时应该及时改善患者的通气情况,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要降低死亡率。

噻托溴铵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高选择性新型抗胆碱能药物,临床疗效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该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 等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 FEV1(2.19±0.14)L、FEV1/FVC(66.05±4.31)%,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表明 PCO2、PO2等血气分析指标相对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 PCO2(45.75±4.1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59.81±4.15)mmHg,而 PO2(73.31±4.09)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63.15±3.85)mmHg。其次,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3.9±2.0)分、生活质量评分(57.5±5.9)分较对照组(5.1±2.4)分、(41.9±5.9)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可见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和江利黎等[7]研究报道基本一致。Soriano 等[6]也研究表明,噻托溴铵可以使支气管扩张,减少气道摩擦,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解除气道阻塞,从而缓解患者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具体研究显示采用噻托溴铵治疗4年,可使肺功能下降率减少35%左右。

原因是因为噻托溴铵可以选择性拮抗M3 受体,可以通过竞争内源性乙酰胆碱与M3 受体结合,有利于扩张患者的支气管。同时,该种药物可以减少分泌胆碱能神经支配的腺体粘液以及杯状细胞,有利于降低外周气道阻力,使肺顺应性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气道通气状况。其次,噻托溴铵可有效控制COPD的各种异常炎症反应,且其耐受性较好,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可以长期维持用药。

综上所述,老年COPD 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涂雄文.BiPAP 呼吸机治疗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6例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8,28(3):15-16.

[2]雍文穆,钟健.噻托溴铵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效果评价[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37-1338.

[3]中华医学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4]李庆玲,刘向群,王淑玲,等.噻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 COPD 患者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4):48-50.

[5]方利洲,梁晓,赵芝焕,等.吸入沙美特罗与氟替卡松复合制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08,3(6):336-337.

[6]Soriano JB,Barnes NC.Eppur is move or COPD treatment success and inflammation[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07,30(3):409-410.

[7]江利黎,雷涌.舒利迭吸入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33):4-5.

[8]王瑜.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老年实用医学杂志,2012,23(15):44-45.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阻塞性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