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

2015-08-20田彩英

人间 2015年9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方式。正确、恰当、适时的运用课堂评价语,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用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思维、热情,塑造学生的灵魂与品质,使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11-01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括理性的科学,又有思辨的哲学;既有激情的文学,还有使人沉醉的美学。历史中既记载了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思想的发展。其中必然涵盖文学发展的内容,这就是历史学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让学生主动走人课堂,做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思维、热情还历史有血有肉之躯,为历史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用真情实意评价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

在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乏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流于形式化、功利化,出现廉价的表扬,使课堂评价语泛滥成灾,对教学效果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冰心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如果我们真心付出了爱,就一定在学生内心荡起涟漪,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的评价语应源白心灵深处,是趋势情感的流露,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的心田,就象点点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灵一样。因为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我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她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拖着有病的身体支撑着这个家。这学生学习踏实认真,上进心强,成绩优秀。她除了学习之外,还担负着照顾她弟的责任,经常回家后帮母亲做饭料理家务,辅导她弟弟的功课,全班同学都非常敬佩这位学生。一次月考,她的历史成绩是满分(100分),我在课堂上给她的评价是:“你的成绩和行为不仅令同学们感动,同样也令老师感动,我们看到的是100分的成绩,同样也看到了你的坚强和勇敢,及敢于承担生活重担的责任心,你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你是我们班的骄傲!今天,老师代表全班同学向你承诺:你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任何困难,全班同学和老师都是你的坚强后盾,都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这位同学情不白禁的站了起来,面向全班同学,含泪说了声“谢谢大家”。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过后,这位同学在她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张字条,大体意思就是:“老师,从您的语句中,我感受到了您的真情和爱心,我一走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的,谢谢老师!”

可见,倾注情感,具有真情实意的评价语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资源,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只要很好的运用这些资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继承和发扬历史,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

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着继承性,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过来的。毛泽东主席曾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学历史教学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近代太平天国名将陈玉成“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饶舌也”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世继承发扬。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学习这些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情操,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世界要和平,人类要和睦,需要各个民族相互了解并相互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历史学具有远比儒家学说丰富得多的内涵,它能教会人们以更理智的态度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社会成员历史意识的培养。可以设想,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今天不被看重的历史学科,其价值将会日益得以显示,其独特的学科魅力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它、研究它。

三、注重参与,给学生一个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所谓“会学”,就是学生能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学”是教的基础,“学法”是教法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要放弃“填鸭式”的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而向参与式教学过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长期以来,上课总是教师唱独角戏,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养成了学生的惰性,使学生不肯思考问题,只会死记硬背。而今开展创新教学的尝试,就是要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课,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

新精神,给学生一个白由思考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才能的发挥。比如: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共同探讨《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规定的影响:无疑会带来“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危害,但从客观上讲,《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既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自然也就放松了对中国人民开设工厂的限制,这又刺激了中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氛围民主、亲密、平等而和谐,教师再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印度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泰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尕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据此,我们也完全可以同样说,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学科的课堂,更应当讲究教学艺术,使历史课堂成为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课堂教学中示范应注意避免的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