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思考

2015-08-20雷中云

人间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德育思想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交汇,融合,撞击,渗透,并存。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道德滑坡”是世界难题,由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在全球泛滥,整个世界都在惊呼“道德滑坡”。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由此可见中央对德育的重视,加强以德治国,学校德育尤为重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08-01

所谓“德育渗透”是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说把知识内容与其承载的思想同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在饱食知识的同时品味思想的甘露。新课程要求在各门课程中渗透德育,将学校德育教育贯穿学校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我们教师不但要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视野更加开阔,而且要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一、教师自身素养是英语课堂教学德育顺利实施的关键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其学习的楷模,道德的标杆,人生的导师,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先人扬雄在《法言•导行》中说道:“师者,人之楷模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在学生最重要的成长期,与其相处交流时间最长的是我们教师,教师的形象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影响着学生。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说,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等多方面的素养。

我们学校教学的天职是“教书”和“育人”,而“育人”是教育的最大使命,要“育人”必先育德。学校德育的组织实施需要教师去推动,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开放的教育思想,创新的教育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而不是机械地把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认为德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师该做的事,这就违背了教育基本理念,也就不能有效推动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

二、立足教学内容是实施德育渗透的根本保证

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是进行德育渗透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否则就可能使课堂教学本末倒置,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从教材内容中去挖掘德育素材

我们现在新课程英语教材内容是很丰富的,主题涉及人文、社会、环境、体育等,这些内容都是符合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也是我们教师进行课堂德育的“原料”。如高中英语必修1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友谊”,探讨的是朋友和友谊的话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友谊的丰富内涵,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懂得什么才是真真的朋友与友谊。这一单元的内容应该是非常适合我们教师去充分发挥的,现在我们许多学生对什么是真朋友,什么是真友谊这些问题是存在较大的认识误区的。

(二)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必要的发散与深化

教学内容是我们进行课堂德育教育的基本材料,但并不是每篇的教材都能直接用来进行德育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挖掘。如高一英语必修2 第二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世界上的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了解,对当代语言,特别是英语发展趋势的了解。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可挖掘爱国主义这一德育教学点。语言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符号,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英语语言发展变化的探讨,我们可以引出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一话题。现在国外学汉语的人是越来越多,我们的孔子学院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孔子学院也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对外传播中华文明的良好平台。国外学汉语热折射出的是我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这一事实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教学方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所运用的各种手段,我们教师都会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种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因为这样教学的效率就能达到最高。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创新的思维,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达到最好。

(一)引导式

课堂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引航员的职能,做到点到为止,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空间。课堂教学的有形空间是有限的,但教学内容的空间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是无限的。我们教师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将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引向无限广阔的空间。

(二)互动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那种单向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现在是没有市场的,也是学生们最头痛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就某一话题进行相互间思想的交流,通过交流达到明辨是非,促进课堂德育教学。如高中英语必修1第四单元中心话题是“地震”,教师可根据“汶川大地震”,引申出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等人物,就“范跑跑”该不该跑等话题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明白助人为乐的道理。

(三)讨论式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出一个讨论的主题,然后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如高中英语必修2 的第一单元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我们国家博物馆的一些文物照片,让学生知道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我们国家的有些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国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还不够。然后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一个英国人威廉•林赛,在长城捡垃圾。再展示他的口号:Take nothing but photographs,leave nothing but footprints。通过图片和标语讲述威廉•林赛的事迹,让学生们的心灵有所触动。

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才能让学生的德、智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德育思想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