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创建一流发电企业中突出部(处)室管理职能的研究与思考

2015-08-20梁金敏

人间 2015年9期
关键词:处室权力职工

摘要:随着“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竞价上网”市场竞争压力的日趋加剧,电力企业内部经济关系与劳动关系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刻,创建国际一流发电企业,已然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与谋发展的可靠载体。我个人认为:部(处)室管理职能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折射着创建一流企业的进程。因此,在创建一流发电企业中,突出部(处)室管理职能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78-02

一、问题与难点分析:

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不可避免的给电力企业职能处室在专业管理的权力运用上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职能处室在专业管理上出现权力运用不当;把握不好“度”的范围;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落实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权力的运用上,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的被“人为”因素所左右,随意性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以界定“度”的范围,容易产生“负”效应。

(二)手中把持一定权力的干部相对于普通职工来讲,由于客观上存在着“层次”的差异,服务意识淡薄,往往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审视同一个问题,势必会造成双方心理落差。

(三)由于个别管理干部缺乏对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系统的学习、研究、把握,造成观念滞后。有的管理干部认为:我们从事职能处室管理工作,凭借实践经验足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理论离实际较远,在潜意识中存在着“只要把工作干好了,少学习点政策、理论无所谓”的想法。因此,政治理论学习质量不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由于缺乏对政策、理论的学习,在指导车间、部门开展工作时,就很有可能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而当车间、部门出现问题时,由于思想认识水平不高,观念滞后,就不能够比较客观的从自身找毛病,往往指责车间、部门没有管理好。

(四)缺乏系统管理,时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消防队式”的工作方式。上级强调时,工作紧一扣,工作疲于应付。内部管理缺乏条理性、系统性。

(五)由于各处室人员相对较少;工作量较大,对车间(部门)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造成走马观花。有的职能处室对车间、部门、班组进行工作检查、考核,往往是一天检查几个部门,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真正的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帮助基层找出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实质性问题。处室检查车间时,分数高于车间自查所得分数,说明处室检查标准低。处室之间检查、考核所得分数偏高,说明掌握标准不严格。常常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雨过地皮湿。

二、对策与建议:

作为管理部门的党员、干部,如何在创建一流发电企业中突出履行管理职能,我认为应着手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敬业、自律,突出对权力的制约

权力具有两重性,既为我们提供了为职工服务的条件,同时也潜伏着滥用权力、脱离职工的危险。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走向腐败。因此,要强化监督,通过监督纠正各种违纪和不当行为,逐步形成一个强大的监督网络,使管理干部的言行时常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正确行使权力,需要明确认识权力的特性及其运行规律。权力的运用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既不能有权不用,也不能有权滥用,使用的力度少一分可能不足以成事,多一分则霸道误事,只有适度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洞察秋毫,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识大体、顾大局;豁达大度、胸怀开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光明磊落,坦诚相见,要重事业、淡名利、给人清白感。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公公平平用权。

要善于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变为具体的工作指导。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关闸分流”,将原则的指示精神加工成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变粗为细,变原则为具体,变“交流”为“直流”,使车间、部门一看就清楚,拿来可操作,用后有效果。只有这样,公司领导班子的治企方略才能在基层真正得到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领导就是服务”。如果总是把自己摆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就会说话口气大,办事脾气大。就不可能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赢得职工的信任与爱戴。

要努力把权力转化为威信。权力与威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依存,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质的区别。有了权力不一定就有威信。有的管理干部有影响力、感召力,而有的却同下属关系紧张,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显得苍白乏力。要善于把权力转化为威信,力争权威兼备,刚柔相济,是管理干部政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各级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乃是无形的制度。美国哈佛大学的企业管理理念认为: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要有威信,没有威信就不能实行真正的领导,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宣传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能靠全心全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职工服务、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

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作用,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情绪。因为“情绪就是效益”。

一是要强化层次管理、分级负责。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A管理模式培训中刘光起同志在垂直指挥系统中所强调的一定要遵循逐级管理的原则。(当然,突发事件除外)当基层出现问题时,上一层次领导只负责追究车间、部门和相关职能处室的管理责任。这样就把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否则,只能形成领导疲于应付具体事务,而削弱了重要的指挥功能。我个人认为:该下级管的事,上级领导不必事事交待,只有当下级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需要上级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其位,谋其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管好自己该管的人,行使好自己该行使的权力,形成环环相扣的管理链。因为只有按层次管理、逐级负责,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因职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因跨级指挥而造成的管理功能紊乱;因越级请示而出现的工作错位。

二是要提倡换位思考。就是各级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时,都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审视同一个问题。这样,有利于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基础上,对同一问题产生更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影片《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里一个邓小平政委剃光头的情节,就是对此的一个有力证明。淮海战役总攻前夕,一批战士正在抓紧剃光头,作战前准备。可有一位留小分头的小战士,手握一面小镜子,坐在凳子上就是不让剃头。这时,邓政委到连队巡视,遇到此事,便要求小战士回答为什么要剃头的道理,小战士对答对流。这时邓政委不再谈什么,“唰”地坐在凳子上,让理发员给自己剃光头。小战士见邓政委率先剃了光头,也就自觉剃了光头。影片中这个细节告诉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在口头上向职工群众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且还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们,带动他们。我认为:在管理部门应该带头提倡:一切工作要服务、服从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在责任上,各自向前跨一步;在利益上,各自向后退一步。

(二)勤学、善思,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管理部室的干部只有学好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真正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够牢牢地把握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够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把握局势,驾驭矛盾,应对自如。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扭亏增盈、实现科学和谐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必须用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心理坚定信念。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注重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知识储备与知识更新,增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勤于学习正是管理干部从前人和他人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寻找借鉴、树立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是管理干部塑造自身高尚人格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管理干部,要博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要善思,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分类、分析、总结,逐项消化吸收,并实现自我创新;要活用,将汲取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实践来检验知识,以知识来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处理,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习如青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不学如磨刀之砺,不见其减,日有所损。”思想上不掉队,行为上不违纪,是我们管理干部的终生职责。在学习中继承,在学习中创新,越是“学不了”越要抓紧学,这才是我们管理干部对待学习的态度。把学习理论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同分析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同提高管理干部政治素质,坚定政治方向结合起来。要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加强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作为一名管理干部,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职工学习,向社会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政治上就会坚强,理论上就会提高,作风上就会过硬。一定要把学习科学理论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要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狠下功夫。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借鉴儒家“慎独”的道德观念,提出了共产党员“慎独”的修养要求,即共产党员在独处的时候,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自觉地按照党性原则处已、处人、处事。坚持慎独,要在“隐”字上下功夫,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个样,表里一个样。要在“微”字上下功夫,注意自己行为的每一个细节,不要因事小而放纵自己。坚持从小事做起广积从善,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融于职工群众之中。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纯洁高尚。《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引用的“吾日三省吾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从先秦思想家孔子、孟子到宋代良臣范仲淹千古名句,在赋予时代新的涵义之后,都可以作为我们修养的准则或追求的境界。

共产党员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自觉地用共产主义理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真正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思想,真正作到个人的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已奉公,才能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诚信、务实,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古人云:“未有先学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妇女并不是先学好了怎样带孩子才能出嫁的,但婚后生孩子都能带得八九不离十,就因为对孩子“心诚”、“情深”的道理。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而这种关系要求我们用母子真高尚的阶级感情的纽带来维系。

我们每个管理干部要时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竭尽全力为职工谋利益,经常深入到职工中去真正了解职工的疾苦。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模范遵守《廉政准则》规范行为,廉洁从政,勤政爱民,做勤廉兼优的好党员,做职工满意的好公仆。

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管理干部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吸引职工。要切实做到感情上贴近职工,生活上关心职工;政治上依靠职工;作风上深入职工;工作上信任职工。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把“职工赞成不赞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强服务意识。我们管理部门的党员要关心职工,帮助职工,就要把职工的需要时刻放在心上。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所谓融情于管理之中,从情感入手,以情达情,以情化情。注重情感交流。思想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所以,作为管理部门党员在对待职工的态度上就要讲究尊重、信任、关心。正确的态度可以导致感情上的疏通,从“动之以情”,可取得“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效果。关心可以换取信任,尊重激励人的进取心,将心比心,才能心心相印,有了思想上的沟通,才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形成行为上互动。

求真务实。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上下功夫。在学习实践中,在办好每一件实事的点点滴滴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正如时书记常说的:“把最容易的事情一件件办好就是不容易,把最简单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就是不简单”。

综上所述, 只有切实突出履行部(处)室管理职能,管理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汲取新知识,累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才能使企业步入创建一流发电企业的“快车道”。

猜你喜欢

处室权力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及时传达 迅速行动 抓实抓细抓落地 胡志勇副厅长召开分管处室负责人视频会议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职工摄影(2)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一口气砍掉85个处室,你怎么看?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哈尔滨大处室风暴:155个处室被裁掉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