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觉训练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三种方式

2015-08-20景祁紫涵

人间 2015年9期
关键词:耳朵旋律节奏

摘要:钢琴是一种高雅的乐器,它是通过琴声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透过节奏、旋律、节拍、音高、速度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完美结合来传达艺术。钢琴艺术是需要先作用于听觉,然后通过听觉来引起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听觉训练对钢琴启蒙教学的影响,第二部分析了听觉训练在钢琴启蒙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给出了在钢琴启蒙教学中进行听觉训练的三种方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24-01

钢琴的启蒙学习开始于4至5周岁,这个时期的幼儿在心理和生理上有着这个阶段的特有性,所以怎样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幼儿对钢琴在零认识的基础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听觉训练对钢琴启蒙教学的影响

钢琴是以声音来进行艺术表达的,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演奏者和听众都需要用听觉来欣赏、鉴别音乐表达的优劣。要想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需要很敏锐的听觉-----音乐风格的诠释、节奏的脉搏、踏板的运用、层次的对比变化、旋律的流畅都需要用听觉来引导检验。凡是优秀的演奏者,都具有敏锐的耳朵。但这种音乐能力一定是经过长期科学的训练才具备的。那么我们必须从启蒙教学中就开始贯穿听觉训练,从学生开始接触音乐就给他们养成学着聆听的习惯。再通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训练,那么学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音乐听觉,进而获得我们所说的“音乐耳朵”。

在钢琴启蒙教学中,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音乐要素的掌握方面,从而提高音乐感知和塑造的能力。

(一)听觉训练能够实现音高感的培养

当前很多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出人的音高感大概是在4岁左右形成的,而音高感的获取往往是需要借助一定的乐器或者是定音器来训练的,这对于音乐学习来说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对于钢琴启蒙教学来说一定的听觉训练是可以实现的。

(二)听觉训练能够实现节奏感的培养

一个人对节奏的感知一般是从体态的律动开始的,通常是以人的心理活动做为基础的,而在听觉训练当中节奏感的培养实际上是使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学习音乐者更具有音乐的表现力。

(三)听觉训练能够实现韵律感的培养

韵律感的培养重点感知的是音乐的各个要素和表现手段,通过不断的听觉积累,领悟到韵律的内在,进而熟知各种不同旋律的表现形式,最后对音乐情感和形象有所了解。

二、听觉训练对钢琴启蒙教学的重要性

在练习过程中如果不去听,那么就无法自己分辨出音准和节奏是否弹的正确,风格和乐感是否表达的正确。那么这种主动去听的习惯一定要在启蒙教学中就引导学生。

其次,听觉训练的具体过程是根据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进行训练,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之后,钢琴学习者就会获得我们所说的“音乐耳朵”,而通过这样的“音乐耳朵”就能够让其对音乐具有感知、体会、思考的能力,这对于他们进行音乐感知、音乐形象把握、音乐实质的理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听觉训练对于钢琴启蒙教学来说还能够让学习者养成好习惯,能够在演奏钢琴作品的时候更加专注。

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形成内心听觉,在音乐上不断的积累和感知,从而帮提高进行音乐掌握和表达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乐曲的演奏过程当中往往将力度变化过分的进行表现,强音和弱音的表现都不是很理想,其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演奏者本身控制力不足之外内心听觉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听觉训练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但是都需要以内心听觉的形成做为最终目标,钢琴启蒙教学中就开始注重对内心听觉的培养,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意义深远。

三、钢琴启蒙教学中听觉能力训练的三种方式

(一)聆听和欣赏多种乐器演奏和艺术形式

钢琴是音乐的载体,虽然学生学习的是钢琴这一门乐器,但是教师不能仅从演奏技巧的角度教学,这样只注重技巧不注重音乐表达的演奏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从启蒙教学就开始贯穿听觉训练,让学生多去聆听各种乐器的表演,比如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大号、圆号、竖琴等,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除了钢琴独奏还可以欣赏比如舞蹈,交响乐,声乐等。通过这种主动的汲取不同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声音有所认识,有所了解,从而丰富他们的听觉感受,也更容易让他们找到表达音乐的方式。

(二)弹奏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很多学生在拿到乐谱就开始识谱弹奏。这种直接而片面的学习方式是有局限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弹奏之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先聆听和分析。应该先让学生了解一首乐曲的整体框架,节奏型,旋律线条,强弱变化,这样才能对音乐有一个立体全面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演奏也会应该容易表达出音乐性。那么在弹奏之前,首先应该先让学生把一首曲子的节奏打出来,通过单独聆听节奏来分析节奏的强弱规律,感受节奏的韵律感;然后让学生唱出旋律,用耳朵听一听这个旋律,同时还可以问一问学生,这个音乐带给他什么样的感受,从而达到一种音乐分析的效果;最后再把这些节奏感、韵律感、旋律感、乐感带进演奏中,久而久之,学生就能用听节奏听旋律的感受来引导自己的演奏。

(三)听辨能力训练要做为课堂的必须环节

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听辨来训练听觉能力。启蒙阶段用一些单音或者简单旋律的模唱训练让学生学会聆听模仿。也可以由钢琴老师演奏一首乐曲,让学生听着音乐跟上节奏一起进行身体律动,同时用双手打节拍;这样有助于学生找到节奏的律动感,用耳朵来聆听节奏韵律和效果。其次,运用音乐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通过让学生在钢琴的不同音区来模仿动物叫声的方式来熟悉钢琴键盘,例如先让学生模仿小鸡和老虎的叫声,然后让他们在钢琴上弹出类似于这两种叫声的声音。

通过反复的聆听,不断的环境刺激,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会用听的方式学习钢琴。钢琴启蒙教育只有从听觉训练开始,从学生对音乐的模仿和感受入手,引导学生用耳朵听到眼睛所看到的音符。把音符变成心里的声音,才能使演奏更加完整、流畅、具有美感。

猜你喜欢

耳朵旋律节奏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耳朵在哪里?
轻快漫舞
7月,盛夏的旋律
借我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