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活动案例

2015-08-18张海华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天明格言事例

张海华

一、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二、活动目标

1. 结合学生交往中的生活体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诚信的形式,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2. 让学生体会“我失信于人、别人失信于我”时的感受,对自己不诚实的行为感到内疚和不安。

3. 使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为以后品德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活动准备

1. 学生制作信任卡。

2. 学生收集生活中与诚信有关的资料。

3. 准备守信于人及失信于人的小故事。

4. 师生共同收集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格言警句。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演讲故事

1. 教师演讲故事《失信的商人》。

2. 学生演讲自己搜集的有关诚信的故事。

3.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我们经常会被诚信的行为所感动,又为不诚信的行为而气愤。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生活中的交往,共同感受交往中的诚信。

活动一设计意图: 以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诚信的认识。

活动二:你是我信任的人

1. 引导学生思考: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哪些人是你信任的人?想想信任的理由,并举例写出与他们交往中值得你信任的事例。

2.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例)

事例一:我信任我的妈妈,她说话算数。上学期她说,只要我的学习成绩有进步,暑假就带我去北京旅游。假期里,她真的带我去北京了。

事例二:我信任我的好朋友王欣欣,她无论是借书还是借钱,都会按时还我。所以当她向我借其他东西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借给她。

3. 打开准备的信任卡

写一写:我所信任的人的姓名;信任他(她)的原因;交往中的事例。(课件出示表格)

4. 指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信任卡,并把信任卡交给所信任的同学,让被信任的同学也说一说自己收到卡片的感受。

活动二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信任这个同学,另一方面使收到卡片的学生产生被信任的感动,使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赢得别人信任的关键。

活动三:我和承诺有个约会

1. 谈话提问: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人被人信任,愿意交往。然而生活中也有一些不诚实守信的人,当我们遇到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2. 辨析学生在生活中常出现的两个事例(课件出示),让学生角色扮演。

事例一:

于小飞:王子玉,把这本故事书借给我看看好吗?我明天一定还给你。

王子玉:于小飞,把我的书还给我吧!

于小飞:我还没看完呢,过几天再还给你!

事例二:

李琳:张天明,明天上午9点,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张天明:好吧,明天见!

张天明妈:天明,姥姥来电话说想你了,今天我带你去看姥姥。

张天明:我已经跟同学约好去动物园了,怎么办呢?那还是去姥姥家吧。

3. 小组讨论评议汇报

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参考(课件出示):

(1)于小飞失信于王子玉,王子玉当时的感受会是怎么样呢?如果我是于小飞,会怎么做?

(2)如果自己是李琳,会怎么看待张天明?如果你是张天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有什么想法?

4. 教师小结

当你和别人交往时,别人不诚实守信,失信于你时,你会不高兴,也许不愿意和他交往;同样,当别人和你交往时,你不诚实守信,失信于别人,别人也会不高兴,也许不愿意和你交往。所以我们在交往中一定要诚信。

活动三设计意图:这两个事例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辨析意在唤起学生自己相似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共鸣,进一步感受交往中的诚信。

活动四:诚信格言

1. 课件出示相关诚信格言,让学生自己轻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收集的。

2. 学生每个人选择一句警示自己的诚信格言抄写到书本上,也可以是自己收集的。

3. 教师总结

诚信是做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注意要做到诚实守信,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活动四设计意图:让学生收集、学习诚信格言的做法会给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领悟做有效的行为指导,为以后品德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天明格言事例
绵师学人
——张天明
小山羊掉进坑里了
春雨
格言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格言
格言
格言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