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5-08-18李继军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李继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理念、先进文化的一个综合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向标,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各项行为认知、思想观念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以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受到熏陶,提升他们价值观念的高度与深度,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本文从德育日常教学活动入手,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契机,以期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健康理念与思想品质。

【关键词】德育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途径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那么,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中学德育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走进中学课堂,走进师生心中,成为中学德育实践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在中学德育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当前学生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培育关键时期,由于课堂教育效果有限,中学生自身分辨能力较弱,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和网络信息的发展带来的外界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容易产生各种片面认识,不能正确看待现实社会的主流和支流。一是少数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不够了解;二是部分学生反映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空泛、形式单一;三是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二)影响因素

一是家庭的影响。主要来自家长的不良行为、教育方法的不当及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良的影响。二是社会的影响。有市场经济对中学生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产生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也有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在条件腐蚀、毒害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有就是当代中学生没有经过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三是学校的影响。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也有个别老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的原因,甚至唯我至上,不关心不尊重学生,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德育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入课堂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其渗透到德育课程及各学科教育之中,形成教育内容指导序列。在校本课程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等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中,做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内容的教学;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基础道德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爱国、责任、诚信、创新、合作等优秀品质。

(二)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在课程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中,应注重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如在校园内增设文化长廊,教学楼架空层下布置伟人题词、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走廊中悬挂名人画像、孝敬教育图片,办公室、教室布置了教风、校训,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还可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宣传栏、板报等文化传播载体,宣传“爱国”“责任”“创新”“文明”“和谐”等基本价值导向,营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开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道德实践活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学校应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重点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孝敬体验教育,加强竞争意识教育,加强创新意识教育,加强法制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本内容始终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今天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让人们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认识其基本内容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更科学、全面地调整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加强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我们坚信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能以自己的智慧,寻找和创造出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德育实践活动中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7).

[2]鞠翠萍.浅淡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圣才学习网,2012(12).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