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从尊重开始

2015-08-18田胜勇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尊重教育学生

田胜勇

【摘 要】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教育,应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定,尊重学生犯错的权利。

【关键词】教育    尊重    学生

2010年9月1日,70名女生组成10学前教育班,作为本班班主任的我,望着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职教中心读书?结果有90%以上的人认为是无奈的选择,仅有不足10%的人说是想学好一门专业,解决就业问题。她们都因没能考上一中、二中或遗憾,或悔恨,或自责,甚至觉得耻辱。这个结果,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一群本应该活泼无忧、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女孩子,她们如此自卑的根源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应试教育。她们大多是中考中的失败者,长期遭遇学习与生活的挫折,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她们的自信心几近全失。由此,我想起了有位教育家说过的话:“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老师,而精神上,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在老师面前,学生永远处于弱势,特别是来到职高的这些所谓的“差生”,她们长期被忽略,不被重视,甚至遭受打击,她们的自卑心理可想而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增规律。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尊重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在人际关系中,才会尊重别人;在自我实现上,才会更自觉。因此,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教育,应从尊重开始。

一、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定

每个学生无论成绩是否优秀,无论才能是否突出,无论性格是否迥异,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个人志趣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运用、班级事务的处理……教师都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听取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选择。我在工作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比如,课堂上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为学生提供选项,使其有选择的机会;在各项活动的参与上,尽量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按照个人申报、投票选举候选人、竞选演说等程序产生;编座位也按抽签的方式进行。其次,公正公平地待人处事。比如,在评比先进、评选贫困救助对象等方面,我都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公开唱票计票,进行公示,并尊重最终的投票结果。另外,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放手是对学生理智的关怀,是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我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是放手班干部,实行班干部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各项活动中,班主任只是充当积极的参与者。学生的选择和决定是他们逐渐成长的表现和标志,他的意见被听取、采纳、实行,就会有被重视感、成就感,也会更有责任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他们才会真正地信任和尊重教师,才会发自内心地亲近教师,配合教师的工作,不断完善自我,健康地成长,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会逐步形成。

二、尊重学生犯错的权利

犯错是学生的一种权利,正如哭闹是婴儿的权利一样,是学生就会犯错。既然我们无法阻止学生犯错,那就把它当成学生的权利。我常常这样想:学生不犯错,教师做什么?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A.他信巫医和占卜,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来,读大学时曾经吸过毒,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但没想到却是错的。有史料记载: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个是丘吉尔,第三个是希特勒。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没有想到,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样的大好人,身上还有这样的缺点;而希特勒,这个杀人魔鬼,他的身上竟还有如此多的闪光点。由此我们想到了学生,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的成功者,他们所谓的一些缺点又算什么?所以学生一时错误,并不会代表什么,我们对学生要增强信任和期待。我在工作中注重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试着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反复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举个例子:小露,一个活泼大方但又有几分偏执、很情绪化的女孩子,刚进校的第一学期,她可谓是小错不断,大错也犯,什么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且还有过一次自残的经历。为了教育她,我请过家长,停过她的课,叫她写过检查,甚至以处分相威胁,但收效甚微,最后她还差点辍学。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对她的错误采用“冷处理”,让她每周给我做思想汇报,自己总结一周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和她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用这种方式坚持一个月后,小露同学有了明显进步,上学期主动要求担任班级推普委员,并且工作认真负责,学习积极上进。后来,她参加了全省幼儿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了语言类三等奖。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尊重学生犯错的权利,不是对学生的迁就和放纵,相反会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强大动力。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我们的工作中,自尊是尊重,宽容是尊重,倾听是尊重,平等是尊重,严格是尊重……播下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姹紫嫣红的春天;播撒尊重的种子,必然收获健全人格的成长、美好人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孙云晓.教育从尊重开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 魏书生.给青年教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尊重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