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边远班管理措施探究

2015-08-18崔玉学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西藏措施管理

崔玉学

【摘 要】本文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对如何加强西藏边远班学生的管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西藏   边远班   管理     措施

从2006年开始,我工作所在学校——西藏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办了边远班。我们学校这些边远班,就是由那些家庭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存条件相对艰苦的农牧区孩子组成的班级。学校招收和开办边远班的目的是让这些来自偏远农牧区的小孩来到城市,享受与城市小孩平等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通过三年系统的初中学习进而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让他们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并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不再像自己的父辈们一样目不识丁,在贫困线上挣扎。这几年来,因为所在学校的工作需要,我不仅连续承担边远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并担任过边远班的班主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经历,就如何加强学校边远班的管理,让这些来自农牧区的孩子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早日实现他们的成材梦想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西藏边远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只有通过调查,才能了解实际情况,让自己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符合实际的科学依据。因此,要想当好西藏边远班的班主任,需要首先了解边远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家庭条件和求学经历等一系列基本信息,熟悉了学生的个性心理、民俗文化、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的特征,才能为今后的班级管理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根据我对西藏边远班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了解,西藏边远班的学生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边远班的学生全都来自西藏的农牧区,这些地方人烟稀少,交通极不方便,自然条件恶劣,很多地方现在还是“三不通”,即不通车、不通电、不通网络。有些地方,由于离县城太远,学生骑马回家一次,有时要花上一周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相当滞后,教育教学条件跟城市相比要差很多,教学水平自然也比城市的小学要差一些。教育发展水平的滞后,对农牧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学生来到我们学校的边远班后,与城里的初中生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文化水平要低,知识基础相对要差。

2. 学习兴趣不高

边远班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对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对于这一个问题,我曾经进行过了解和研究,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学生因学习基础太差,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步伐,继而导致对学习的信心不足,最终连通过学习升学改变命运的希望都丧失了,又怎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二是精力偏向所致。大部分边远班的学生都有这么一个倾向:对可能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学习没多大的热情,可是对能让他们马上放松和享受的唱歌跳舞却是非常喜爱。所以,他们有很多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对歌舞的关注上了,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也就减少了。

3.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边远班的学生来我校之前,大都在农牧区学习和生活,刚进入我校时,一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记得我第一次带边远班的物理课,发现全班五十多名学生竟然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和学习汉语文、藏语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只要靠多说、多听、多读就行了;而对于物理学习中很重要的实验、观察、归纳、总结、推导等方法他们感觉很陌生,在新鲜中表露出一片迷茫。因为科学学习方法的缺失,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不高。

4. 单纯可爱,学习刻苦,求知欲望强烈

边远班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农牧区,他们天真、单纯可爱,有时还表现得非常幼稚。但是他们大都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在学校也很听话,尊敬师长。最难能可贵的是边远班的学生大都清楚自己在各方面与城市小孩的差距,有紧迫感,求知欲望很强烈。他们的这一特点,其实对我们开展边远班的管理是非常有利的,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带出一个优秀的边远班是很有希望的。

二、加强西藏边远班管理的有效措施

1. 抛弃歧视偏见,真心关爱学生成长

要想管好边远班的学生,对于班主任而言,首先要注意的是抛弃对学生的歧视,克服偏见心理。有一些老师,因为边远班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农牧区,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差,加上刚进学校时,在学习和生活上又没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难免在心理上产生一些瞧不起、看不上的不良心理。作为边远班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必然会对班级的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克服这种心理,抛弃歧视与偏见,把边远班的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小孩一样看待,真心关爱学生的成长。

2.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想管好边远班,班主任必须走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和处理日常管理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班级的和谐稳定。有些边远班的班主任,为了树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的所谓“教师威信”,不愿或是不屑跟自己的学生沟通交流,这样怎么能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呢?根据我的经验,边远班的班主任,要与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学生只有把科学的学习和健康的生活当作了一种习惯,才能步入科学的成长轨道。班主任的责任,就是让全班的学生早日养成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整个班的管理就进入了正轨,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就相应减轻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11).

猜你喜欢

西藏措施管理
都是西藏的“错”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一个人的西藏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