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德战争之胜负手

2015-08-18赵树杰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斯大林格勒转折点会战

赵树杰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战胜纳粹德国70周年暨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时光荏苒,七秩春秋,我们排除所谓的“正”与“邪”观念,会发现苏德战争是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爆发的,其本质是两种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兴现代化模式的正面碰撞。在这一人类史上最大的战争里,双方数百万人沙场厮杀,历经四次转折:基辅会战德国大获全胜,却得不偿失;莫斯科保卫战,德军拼尽全力却难逃失败;斯大林格勒战役,让战略态势发生根本性转变;库尔斯克会战,德国又失去了与苏联媾和的最后机会。

近几年的高考,战争为题材的试题比例有所上升,且关注战争对战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回顾苏德战争的发展过程,并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胜德败的原因,希望同学们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反对战争、珍视和平”的价值观。

例1 右图是二战期间某一战役示意图,关于该会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会战属于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

B.该会战为守卫莫斯科争取了时间

C.该会战是二战期间最大的围歼战

D.该会战成为了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解析 根据示意图上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可知,该会战是苏德战场上的基辅会战,基辅会战是德国为进攻苏联制定的“巴巴罗萨”计划的一部分,基辅会战历时两个多月,期间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65万人被俘,被称作战争史最大的围歼战。苏德战场上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会战。

答案 D

点拨 基辅会战中,对苏联而言,红军虽然失败,使南部战线陷于崩溃。但是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的“闪击战”计划起了重要作用,使德军在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受到了迟滞。这样,苏联红军统帅部就能在莫斯科方向集中庞大的战略预备队,对胜利完成莫斯科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对德国而言,德军此次军事行动可算是一个空前的杰作。先使南翼不受到敌人反攻的威胁,然后再来进攻莫斯科。此外,由于苏联红军数量庞大,但却比较缺乏机动性,所以这种战略显得更加有利。但是唯一的弱点就是“时不我予”,尤其是德军对于冬季作战并无充分的准备。因此德军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战争。

例2 下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

保卫莫斯科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解析 根据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可以判断这是莫斯科保卫战时期,由于受到德国的进攻,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苏联建设没有对外资本的依赖,A项错误;因为二战的爆发,苏联没有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B项错误;苏联推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不大,C项错误。

答案 D

点拨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此战的胜利使得同属于反法西斯国家的英、美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法西斯必须团结的国家,这也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兵临城下:斯大林格勒战役]

例3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回答:在材料中,英美报纸为何把斯大林格勒战役比成凡尔登战役?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有性质的不同”?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解析题,它的答题基本步骤和要求是:阅读设问,明确方向;阅读材料,做出标记;设计答案,语言简练。

本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英美报纸把斯大林格勒战役比成凡尔登战役的原因,同时理解毛泽东的话。从材料可知既然将两者等同比较必然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点,两者分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但是毛泽东认识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深刻的意义。

答案 原因:两次战役都具有转折性意义。

不同: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役。

点拨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该战役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胜德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苏联方面: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②有盟国的支持;③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④苏军的兵力优势。德国方面: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②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③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④德军制空权的丧失。

[ 钢铁对决:库尔斯克会战]

例5 二战期间的某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了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该会战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库尔斯克会战

C.诺曼底登陆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解析 根据题干中“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单日空战”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该会战是1943年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

答案 B

点拨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部分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苏德战争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转折点。

[练习]

1.下列事件,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当是(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中途岛战役 ④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共同宣言,表示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2.在苏联某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地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阿拉曼战役

3.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本地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

D.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战役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练习] [德国][苏][联][华沙][①][②][③]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参考答案]

1~3 ABD

4. (1)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②: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

(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5.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

(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

猜你喜欢

斯大林格勒转折点会战
未来访谈:站在转折点上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我国中等收入陷阱解构:收入分配与库兹涅茨转折点
pH对高甲氧基果胶NMR转折点蔗糖浓度的影响
俄政府不支持伏尔加格勒改名
如何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地位?
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