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8-18梁红梅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梁红梅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而,如何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學习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而,如何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兴趣

人很容易受到感情的影响,小学生则更为强烈。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兴趣。反之,如果使学生觉得自己被压抑、被怀疑、被误解、被羞辱、被贬抑,那么即使像体育、绘画、音乐这类轻松的学科,学生也会对之乏味而不愿学习。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进行高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必须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当学生敢问而又问得不当,敢说而又说得不对时,如果不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正确对待,相反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指责、歧视,那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刺伤,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即使常常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也有对成功的期盼和肯定的渴求。如果能够为学生创造展示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珍惜、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表现积极,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而真挚的情感,并且会把感激之情化作学习的动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会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当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时,再让学生猜想它们的体积间会有怎样关系?猜想后分组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老师提供各组圆柱圆锥:(1)等底不等高;(2)等高不等底;(3)不等底不等高;(4)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满沙土(课前准备好)倒入圆柱中,几次可以装满,各组做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一组,集体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引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由于学习者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会明显地提高。”我们应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尝试对折每个图形,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四、优化练习设计,培养学生兴趣

要使课堂练习达到优化,必须正确处理例题、习题、补充题之间的关系,做到铺垫练习引人入胜,尝试练习激发求知欲,巩固练习步步深入,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发展思维能力。复习铺垫的练习,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还能为新知识的接受做好准备。新授内容练习,必须改变以往那种枯燥单调的题海战术,应注重所设题目的趣味性。课后练习,应能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灵活”的要求。

五、利用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兴趣

我在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到新知识。

六、适时鼓励表扬,培养学生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工作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的效果远远要优于批评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为获取的成功感到高兴和骄傲。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数学,学好数学;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变以往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心态为“我要学”的主动心态;同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采用激励性语言多层次激励和帮助;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扬长避短,并给予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学生也会在我们的赏识中对数学这门课程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喜欢。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其内部的驱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实践,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