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2015-08-15肖倩宋娇尚永红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考核

肖倩 宋娇 尚永红

(1.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 河北唐山 063300 2.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0)

1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1 角色定位不准确

我国大学辅导员有着“教授课程,管理同学,服务同学”的三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平常为同学们教授相应课程,负责同学们的日常管理和就业问题等,在日常生活中服务同学等。辅导员的工作不但包括组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展班会,还包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解决贫困生困难等。大学辅导员工作内容很多,包括学习,课余活动,身心培育各个方面,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职能还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2 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许多大学在辅导员队伍管理问题中存在多种问题。第一是现有体制不清晰。有许多辅导员反应工作种类繁多而且负担重,其实这有一部分原因是现有的体制不清晰。高校也不清楚辅导员的领导到底是谁,这导致许多部门心安理得的做辅导员的领导,交代他们工作,殊不知辅导员有五六个或者更多的领导。这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正常工作,对应对领导们感到疲倦。第二是当前制度不完备。各大学虽然有管理辅导员的体制制度,但都不完备,很多问题都涉及不到辅导员,比如辅导员的选拔和管理等。第三是对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不到位。由于缺少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辅导员的考核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往往体现在考核过程中用质化代替量化,最终导致了辅导员工作量和所获评价不相符。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因为缺少了管理机制,很多辅导员工作并不认真,只注重形式,做做表面工作糊弄领导。

1.3 培养措施不到位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所大学对辅导员的培养措施不到位,培育力度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辅导员的培训过少,第二是辅导员工作上进修、考察的机会少。很多辅导员表示不知道怎样做自己的工作,他们有着雄心壮志,却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这从根本上可以归咎于高校对辅导员的入职培训不足。在工作中也缺少高效,准确,与时俱进的培训。在入职前和入职后缺少培训是阻碍辅导员取得更高、更好的成就的拦路虎。从河北省这几年的数据看,辅导员进修人数非常少。学校限制的很严格,甚至有些辅导员在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年之久,也从来没获得过进修资格[1]。这种状况时常发生,使辅导员们没办法获得最新的教学方法,阻碍了辅导员的自身发展,最终使得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很难提升。

1.4 队伍不稳定,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最近几年,大学辅导员队伍逐渐减少,有些跳槽去做教学科技工作,有些继续上研究生,很少有人一直在大学辅导员的岗位上,这是因为大学之间的竞争力增强,有些辅导员害怕丢掉饭碗,所以只好改行去做别的工作。这样导致大学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差。

2 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2.1 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抓工作中心

辅导员和平常的老师不同,他们不仅要负责同学们的衣食住行,还要负责同学们的思想品德建设,且把后者当做重点来进行建设。辅导员承担的责任是巨大的,毕竟思想建设要比知识建设重要得多,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平时最常需要做的,通过一对一谈话、网络交流等,帮助同学们解决思想困惑,思想压力等。所以,大学应该健全辅导员管理制度,减少辅导员的工作量,让辅导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上,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率。

2.2 建立辅导员考核和培养机制,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工作。

大学辅导员的工作看似容易,实际却很难。要干好辅导员工作要求知晓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了让辅导员在岗位上干得更好,需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考核和培养机制,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具体表现在辅导员的入职前培训、入职后考察等。学校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辅导员们更加适应自己的工作。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考核和培养体制并不容易,既要让学校组织系统培训,又要让主管部门组织重点培训,从下到上一层层建立各个部门的培训机制,让教师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方法[2]。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支持辅导员入职后的进修工作,设立支持和鼓励政策,选取骨干教师集中下大力度培养。鼓励他们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工作阅历,扩宽他们的视野。

辅导员单单培养是不够的,还要定期组织工作考核,考核一段时间中辅导员取得的成绩并给与嘉奖或者批评。只有设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优胜劣汰,才能增强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最终达到培养专业的辅导员人才的目标。

2.3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第一要健全有益于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建设。想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就要加强有益于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建设,让他变成辅导员工作更上一层楼的基础。第二是支持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现代高校学生的生活起居、心理变化、学习知识日益变化,这就进一步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改变,这也要求大学培养一批优秀的、有能力的、高素质的辅导员,最终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只有让每个辅导员以自己的工作为荣,高校内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第三是支持辅导员在学术上的追求,为辅导员进行科研活动创造积极条件。要支持辅导员开展与工作相关的研究,成立辅导员研究基金会,培养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理论高度,让辅导员队伍越来越专业、优秀[3]。第四是健全大学辅导员培育的专业设置体制。形成大学辅导员培育体系,支持辅导员对学术的追求,鼓励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最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使人才留在辅导员队伍。

[1]林樟杰,万峰.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8(23).

[2]刘涛. 浅析新时期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J]. 参花(文化视界),2013(02).

[3]王剑飞. 新时期辅导员岗位功能与工作方法探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2).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考核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