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思考

2015-08-15石河子炮台气象站石河子市炮台镇832066孟祥君

石河子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天气现象气象站气象

(石河子炮台气象站,石河子市炮台镇,832066) 孟祥君

新型自动气象站从2014年正式投入我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已正常运转一年有余。经过反复实践和验证,它的性能明显优于老站,特别是数据采样的可靠性和文件传输的及时性,它的设备稳定运行率、到报率和数据可用率基本上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数据可靠性方面,迄今为止本站还未曾发生过气象要素值有任何跳变的现象,更不用说可疑、错误和缺测的观测记录了。网络传输方面,内网不通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很快在较短的时间内上传成功而且没有超过其要求的时间限制。新型自动站业务运行的其他方面也是正常顺利且皆无大碍。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能见度观测仪采集到的数据有些时候与实际情况不符,经常把能见度数值记得偏低,与人工观测到的数值偏差较大,尤其是视程障碍中霾、轻雾的记录,到了冬季几乎每天都记录有霾或轻雾,这时则牵扯到了天气现象的正确记录,能见度和天气现象之间居然出现了矛盾,不得不进行人工干预处理。关于这个问题在日常值班过程中也较为突出,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要使新型自动站的软硬件开发、设计及升级动作紧紧跟上实际业务运行的步伐,出现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随时攻克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让它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当中更加合理、更趋完善,最大限度地合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我们每个观测员同志期待已久并且希望早日解决的现实问题。

根据区局观网处下发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通知要求(气测函[2013]55号),本站作为国家一般气象站自2014年1月1日起,人工观测项目仅保留了部分天气现象、日照、冻土与雪深的观测记录,天气现象观测中的视程障碍现象及其重要天气的编发、上传也是自动站自行完成的。在天气现象观测记录中,原来34种天气现象仅保留了21种需要观测记录的天气现象,取消了雷暴等13种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及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电码,使其在老站半自动化观测的程度上又提高了一大步。

相对一些资历较深的老观测员都知道,雷暴天气来临时往往都伴随着好几种天气现象的发生,大风、沙尘暴、大雨或雪、冰雹还有雷电,它们时常交替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短时雷雨大风天气。这种强对流天气单单对于观测员的观测、记录和编报及发报、长Z文件的上传来说,由于工作任务的正确性要求,各项测报内容都有其严格的时间限制,完成起来时间显得相当短促。每当雷雨大风天气来袭测站,此时犹如“五雷轰顶”,常常给值班员致于措手不及、手忙脚乱的尴尬境地。当黑云压境、狂风骤起、电闪雷鸣,狂风夹杂着沙尘、雨点或者冰雹向你袭来时,加之能见度骤减。如果正值观测之时,值班员仍要毫不迟疑地冲向观测场并按照规定程序完成人工项目观测,这个时候观测员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测报项目,又要确保其准确无误,测报员此刻要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各气象要素观测及计算机数据维护,以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的气象资料。

有关雷暴的编报在100个天气现象编码中是最为复杂的,91~99分别对应两个过去天气现象编码,而且雷暴和降水编报还有它的特殊规定,具体操作起来因为时间紧、任务急,大多数观测员会一时间乱了阵脚,对编码反而捉摸不定了,而它编码的正确结果却是唯一的,稍有不慎即可能出错。显然,取消了雷暴等13种天气现象的观测记录,对于观测员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福音,既减轻了工作量又使观测员在责任心上放下了许多。因此,新型自动站介入我们的日常工作其功不可没。

从前,人们常说测报的工作性质比较严格,那时人工站的观测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所规定的程序去完成每一项观测任务,每个气象要素的观测时间必须与规定时间保持一致且同步。早或晚则是早测或迟测,超过一定时间则是缺测甚至缺报,早测、迟测和缺报属于一般责任性事故。假若发生涂改、伪造或丢失原始气象记录,因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恶劣性,情节严重者依据《气象法》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类属于重大责任性事故。无论何种事故其实都是为掩盖错情而东窗事发,实质上事故出现与观测的程序、时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由于目前的观测业务中人工干预的项目越来越少,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概率大为降低,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错情,新型自动站的粉墨登场,错情!好像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只是相对而言。在心理上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起码的责任心还是必须具备的,否则你将无法圆满完成现有的工作任务,我们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只是转移到另外一些技术层面而已。新型自动站走入我们的日常业务而由此带来的变革正显著地影响着广大观测人员的心理因素,这种深层次的悄然变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人与社会向前和谐发展的正能量作用。

新型自动站较高的可靠性,长Z文件及其他有关数据的业务可用性、到报率和数据可用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其所形成的A、J、Z文件的完整性也较好。本站的J、Z文件的数据迄今为止还未人为修正处理过,当然,迁站、值班室搬迁、仪器校检等事件引起的数据异常必须要处理的情况应该排除在外。只是A文件的维护要涉及到人工填写附加信息,人工改正跨月降水量正常值,是最容易遗漏、出错的地方,所以在制作报表时应该相当注意。尽管如此,广大观测员还不能掉以轻心,要警钟长鸣,仍要提高警惕,不要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而在工作上出现失误,毕竟它还是一台机器,只是性能提高了不少。再者,新站的审核功能较弱,在实际的预审工作中还要借助老站(OSSMO软件)的审核功能来完成A、J文件数据质量控制。因为新站数据审核环节上的欠缺,所以期望有关业务管理者、软件开发设计者,倍加注意它这根软肋,越是能提早予以解决,预审、审核工作越能够尽早再轻松一些,以便使工作效率和质量再提高一步。

尽管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使用,给我们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万不可掉以轻心,从今往后基层台站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台站将取消报表文件的制作与上报,对这一台站重要工作任务来讲,不能不说是地面测报业务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这里,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就扮演了重要角色,MDOS业务系统自2014年5月20日试运行以来,各部门流程已基本理顺,整个新疆数据可用率也稳步提高。对于国家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新疆气象信息中心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其中时效的限制仍是一个关键性话题,譬如对省级下发的疑误信息在守班时段内要求2h内反馈确认,更正报原则为12h内发出,否则信息内容将失效。还有,各站每月5日(现为月初2日)之前完成本站上月纪要、概况、备注在MDOS系统上填写,气象信息中心每月6日进行A文件转换,同时通报各站填写情况等等。从气象仪器自动准确采集气象要素入库、编码,到网络及时上传数据无误,再到A、J、Z文件的准确无误,也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毫无疑问,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应具备的“三性”要求将大打折扣,同样也达不到气象职业的道德标准:准确及时,优质服务。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特点促使我们每个观测员,在日常值班过程中要做足功课,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特别是发生降水天气现象或是其它天气现象光临或者是其它异常情况的降临,及时正确处理每一个数据,使其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其相关规定的要求。

新型自动气象站,现如今已使我们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大家自然都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气象科学技术不断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还会使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那个时候,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将会完全实现自动化,广大气象观测工作者将会从眼下比较繁琐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彻底解放出来,顺应气象行业的深化改革、创新和大发展的需要,全身心地投身到气象事业改革发展中去,能更贴切、更深入、更全面地为全社会服务,为民造福,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气象人应有的贡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观测规范》气象出版社2003.11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0.1.1

猜你喜欢

天气现象气象站气象
气象树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奇怪的天气:关于天气的50个秘密》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与龙卷风共舞
心灵气象站
新巴尔虎左旗常见天气现象分析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天气现象的隐喻化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