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金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探索和思考

2015-08-15杨亚军

陕西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水费安全工程饮水

张 虹 杨亚军

(宝鸡市金台区水利水保水产工作站 陕西 宝鸡 721001)

金台区位于宝鸡市市区北部,属黄河流域,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辖4镇7街、102个行政村,51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309km2,总人口39.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64万人。截至2013年12月,全区共建成供水工程117处,其中1处为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覆盖11个行政村,受益人口约1.43万人;其余116处单村供水工程,单个设计日供水规模一般在20m3~100m3左右,总受益人口约8.38万人。

1 金台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现状

由于金台区位于宝鸡市市区,农村饮水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城镇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对于能统管到自来水范围的城中村用水户,基本纳入统一的城镇自来水公司管理,由自来水公司按表计量,逐户收取,自来水管网的维修也是由自来水公司负责。这部分用水户的用水管理比较规范,水质、水量及水压都有保证。第二类是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陵原集中供水工程是金台区建设的第一个联村的集中供水工程,自2012年5月份运行以来,实行水厂、村、组分级管理,按表计量收费的方式进行管理。目前由金台区水利局临时聘用3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水厂日常管理等工作。各受益村确定1名水管员,负责村民户水表抄录、水费收缴等工作,暂时维系了该供水工程的临时运转。为了更加规范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下一步计划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第三类为单村分散式供水模式,单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在供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和受益村签订《金台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书》,制定《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将供水工程移交给项目收益村,由项目受益村按照工程供水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费征收标准。由村组指定1名或2名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水费收缴及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2 金台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和责任未真正落实。由于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规模小,受益群众群众对村镇供水工程水源及工程设施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自觉管理观念淡薄,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移交时签订了责任书,但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工程产权不明晰,管护责任不能真正落实,严重影响饮水工程正常运行。

(2)集中供水工程群众使用积极性不高,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陵原集中供水项目区部分干部群众对水是商品认识不足,加之集中供水成本较高,而原有村级供水系统运行只是电费开支,成本较低,按2元/方~3元/方收取水费,不但能跟电费开支持平,还能给水管员提留一定的报酬,因此原有村级供水系统能勉强维持的村组不愿使用,由于使用村组较少,导致成本加大,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3)单村供水工程管理落后。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大。单村单组供水工程只有一两个人管理,多为没有经过培训的村民,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意识淡薄。同时一部分供水工程存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给农村饮水安全带来了隐患。

(4)农村饮水水质化验监测不到位。2010年成立金台区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中心,成立后由于人员、经费等原因一直未开展工作,全区农村饮水水质化验均送区疾控中心和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宝鸡监测站进行化验。陵原集中供水一般2个月送化验一次,其余村组由村组根据运行情况送化验。不能做到水质的日常性检测,水质安全隐患较大。

(5)未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供水工程由于没有提取维修基金,维护、维修费用不到位,不少工程连正常的运行费也无法保证,直接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不能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3 金台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探索和思考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关心,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得民心的一件好事、实事。项目的施工建设重要,工程的后续运行管理同样重要。为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坚持建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管理思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持经营性与公益性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确保这项民生工程可持续发挥效益。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饮水安全氛围。水利、卫生、环保等部门应通力合作,在农村开展供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宣传,加大水源保护重要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民群众树立起自觉保护水源的观念,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2)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地方财政部门的支持,应适度地考虑运行管理人员的财政补贴,当然,管理单位必须将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岗位效益挂钩,不应以补定人,而应以人定补,做到能者多得,按劳取酬,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实增强管理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理能力,达到工程的良性运行。

(3)加强管理人员的岗位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面覆盖广,供水人口众多,供水管网复杂,供水工艺科技含量很高,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技术力量过硬的管理队伍。应在工程运行之初,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增强参与意识,掌握参与的方法、途径,从而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工程管理中去,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性运行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

(4)科学合理地制定水价,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水费计收和合理补偿机制的形成,是确保工程良好运行的经济保证。提取工程大修费和折旧费,通过维修基金的调控,将增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抗御风险的能力,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全区应按照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按照工程分类,统一核定农村供水工程水费价格,经物价部门审批后统一执行同时,要推行水量、水价、水费计收公示制度,让农民群众吃上明白水、放心水。

(5)采用多元化水费收缴方式,灵活统一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范围很大,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所以在运行管理中,应当采用多元化水费收缴方式,进行灵活统一管理。

(6)建立水质监测中心,确保水质安全。水质安全和保持水源稳定是工程长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应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依托,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配备适当的设备和仪器,安排水质监测人员,加强对饮水水源、水厂供水和各个居民点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防止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故,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同时应对水质监测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严格的取样和化验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检验水质,并及时地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档上报,确保水质安全。

(7)积极推行用水协会和承包经营的管理模式。传统落后的村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借鉴其他各县区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积极推行用水协会和承包经营的管理模式,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应明确农民在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农民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调动和鼓励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工程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4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项民生工程,要想使工程真正发挥效益,只有抓好后续运行管理,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持经营性与公益性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才能确保这项民生工程可持续发挥效益。陕西水利

[1]刘庆波,秦杰,张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J].科技信息,2011(35):226.

猜你喜欢

水费安全工程饮水
简易饮水鸟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饮水
没付水费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昭平台灌区实行农业水费包干的探索
保靖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浅议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