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动态

2015-08-15

石油化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对苯二甲聚烯烃催化剂

技术动态

甲烷在微通道反应器中通过催化剂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Fuel Proc Technol,2015-03-20

研究人员对甲烷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部分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开发出在热循环 (温度高达900 ℃)条件下操作耐用的 (Ni-Pt)/ LaCeZrO催化剂在Fecralloy微通道板上沉积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沿着微通道板长度的温度分布曲线不是水平的。一部分甲烷在微通道板的前沿燃烧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伴随着大量放热。在微通道板其余部分上,甲烷蒸汽重整发生吸热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因此,微通道板的前沿 (2 mm的长度)遭受严重的热腐蚀。带有一块微通道板的微通道反应器的试运行证实了在820 000 h-1的气体空速下甲烷转化率为82%,对一氧化碳的选择性为60%。扩展微通道反应器提高的氢气产量与微通道板块的数量成正比。与所占据的微通道板块体积有关的单位体积氢产量约为123 L/(h·cm3)。

全球生物能源公司以实验室规模生产生物来源的丙烯

Focus on Catal,2015-02-12

在2012年底对葡萄糖经代谢途径转化为丙烯进行成功试验测试之后,全球生物能源公司宣布微生物的原型株产生,使该公司可以以实验室规模使用该工艺。目前,丙烯完全由化石燃料资源制备。鉴于石油裂化产能减少,对于生产轻质烯烃(特别是丙烯)替代方案的开发变得非常必要。通过开发其生产生物丙烯的工艺,公司正促成一个更好的可持续的尊重环境的行业。据全球生物能源公司称,全球生产80 Mt/a以上的丙烯,市场价值超过1 000亿美元(使其成为仅次于乙烯的第二大石化行业)。在2010年异丁烯和2014年丁二烯之后,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公司为其产品组合添加了一种新的中间体。该公司正致力于开发可以许可给第三方的工艺。

美国开发能量密度翻倍的极薄阳极锂电池原型

Chem Eng,2015-03-01

一种新的具有非常薄的金属阳极的锂电池原型在常温下可达到1 200 (W·h)/L的能量密度,两倍于常规使用石墨阳极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原型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剥离出的SolidEnergy公司开发,采用标准锂钴氧化物(LCO )阴极,带有超薄、两层锂铜阳极,它允许更大的能量密度。SolidEnergy公司已开发出使该系统工作的专用电解质。专用电解质有两部分:在阴极周围的液体和在电池阳极上的一种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为使其在室温下工作,SolidEnergy公司开发出一种离子液体、新的盐物质和具有高导电性和效率的其他新材料的专有混合物。

SolidEnergy公司将专注于为在消费电子等应用中使用锂离子电池的大型制造商提供新的电解液和阳极材料。该公司计划建造的中试装置将在2016年底完成,每年将能够生产用于相当于3 000万部手机电池的这种材料。

日本群马大学开发出非食用生物质合成对苯二甲酸技术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4(4893):25

日本群马大学理工学府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由非食用生物质,只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工艺合成对苯二甲酸的技术。该技术可降低对苯二甲酸生产成本且不使用粮食作为原料,还有望缓解全球气温变暖。

该技术是将脱粒后的玉米芯的纤维素转变成糖醛,然后利用催化剂使糖醛转换成对苯二甲酸。并且,采用国际标准对生物质碳含量进行测量,结果证明合成的对苯二甲酸的碳元素百分之百来源于生物质。仅以糖醛作为原料,采用简单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出对苯二甲酸的技术在全球还是首例。该技术与以往产业化的方法相比合成效率更高。

糖醛可以大量生产,目前全球糖醛的工业化生产每年已经到达了数十万t。它作为廉价的混合物受到关注,但它的用途受到一定限制。这次开发的技术若能普及,糖醛的用途会有很大开拓。

纳米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对Ziegler-Natt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Polym Adv Technol,2015,26(4):315

研究报告了使用乙醇镁(Mg(OEt)2)和氧化石墨烯(GO)作为催化剂载体进行单载体和双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合成,该催化剂用于生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

纳米氧化石墨烯通过改进的Hummer方法而制备,其结构经XRD和FTIR分析,表明GO上存在羟基,形成剥离的结构。以不同助催化剂(三异丁基铝) 与 TiCl4之比的催化剂通过实验获得TiCl4/Mg(OEt)2、TiCl4/Mg(OEt)2-GO和TiCl4/ GO催化剂,其中 TiCl4/Mg(OEt)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TiCl4/GO催化剂的活性最低。UHMWPE产品表征结果表明,使用TiCl4/Mg(OEt)2时合成的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最高,使用TiCl4/GO时合成的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最低。

采用激光散射技术分析聚丙烯溶液的结晶行为

Polym International, 2015-04-05

通过激光散射(SCALLS)技术进行溶液结晶分析,涉及二极管汞激光灯光通过聚合物溶液后的散射观察结果。当热的聚合物溶液冷却时,浊度增大,聚合物开始从溶液中结晶出来。这将导致能够通过溶液的激光量减少,而通过的散射光的数量增加。这个过程的反向导致浊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根据这一概念,各种聚丙烯可在冷却条件下进行溶液结晶。

在这项研究中,SCALLS技术能区分化学结构相似但立构规整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各种等规和间规聚丙烯。采用SCALLS技术可获得较好的结晶数据,类似于来自结晶分析分级和升温淋洗分级的数据。此外,SCALLS技术可用作在溶解期间测量质量分数的量化工具。

Eastman化学公司推出非晶态聚烯烃产品新牌号

Rubb World,2015-03-05

Eastman化学公司计划在2015年推出几种新的非晶态聚烯烃(APO)产品牌号。这些新的APO产品牌号将为其客户提升供应熔融产品的能力。

过去几年中,随着Eastman化学公司第一例新的聚烯烃产品的推出,公司计划在2015年下半年提供非丁烯创新APO牌号,用于卫生和包装市场。这些新产品将满足市场对低气味和较低温喷雾性的需求。Eastman化学公司在用于热熔黏合剂、屋顶和地板等市场的非晶态聚烯烃生产方面具有历史悠久的可靠性和质量。由于Eastman化学公司可获得丰富的乙烯和丙烯原料及其完全一体化制造业地位,该公司的聚烯烃可很好地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以提高全球烯烃基黏合剂的生产能力。

Lanxess公司开发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新牌号

PRW,2015-02-27

Lanxess公司开发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新牌号Pocan,用于生产车外车身部件,包括燃油箱挡板、前格栅、保险杠、窗台和门把手。Pocan B5220 XF材料是含有20%(w)玻璃珠的增强PBT,是聚苯醚和聚酰胺共混物的一种替代品。Pocan B5220 XF材料可承受所需的阴极电泳涂料(CDC)的温度。Lanxess公司的设计专家称:这意味着该部件可被安装到车身并随着它进入在线涂布和CDC的过程中,这样可节省物流和降低涂料成本。

因新型PBT中不含玻璃纤维材料,它还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以及可涂饰性。Lanxess公司推出的其他Pocan 牌号包括Pocan TP406-001的散热器格栅,掺混了未增强的聚碳酸酯和PBT 。该公司称,该材料显示出非常低且均匀的收缩率,几乎没有任何失真倾向。

意大利Novamont公司就生物塑料生产签订协议

Eur Plast News,2015-01-26

意大利Novamont公司与Versalis公司50/50的合资企业Novamont和Matrìca 公司,已经与Coldiretti公司及Consorzi Agrarid'Italia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创建创新型农业—工业产业链生产短链生物润滑剂及生物塑料。

该协议的重点是在Coldiretti土地农场主中传播刺苞菜蓟,一种不需要灌溉可以在干旱的不适合传统作物的土地种植的低投入的作物。它产生蛋白粉(用于动物饲料)和其他原材料以生产低环境影响的产品,与在撒丁岛PortoTorres的Matrìca生物精炼厂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Novamont公司的技术是利用这些装置将农业原材料植物废物转化为一系列的化工产品(生物化学品、生物中间体、用于生产生物塑料的单体、基础生物润滑剂和用于橡胶的生物添加剂)。

可生物降解并可再生的超滤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膜

Chem Eng J,2015-04-01

聚合物膜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而广泛应用于过滤领域。但在生产期间,特别是在其处理阶段会引起环境问题。研究人员利用可回收的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可减轻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通过使用纤维素纳米纤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22 nm)和聚酰胺-胺-环氧氯丙烷(PAE)的悬浮液经过滤而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隔离物控制纳米纤维网的孔径大小。PAE添加到纳米纤维中,黏附带负电荷的纳米粒子,并改善膜的湿强度。由于其孔径大,单独用纳米纤维制备的膜显示出高通量,但低截留。

相比之下,纳米纤维复合膜显示出80 LMH的水通量,200 kDa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添加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可控制孔径大小。这些研究结果证实了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超滤潜力。生成的膜很容易回收利用作为传统的造纸工艺的原料。

新型离聚物添加剂提升聚烯烃的性能

Plast Technol,2015-03-01

Total Cray Valley公司开发出用于提高聚烯烃性能的一种全新系列添加剂。据报道,该系列离子交联聚合物添加剂可以提高聚烯烃性能如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HDT)和挠曲模量。公司的配方专家在SPE 2015年聚烯烃会议上提交了采用离聚物添加剂提高聚烯烃性能的相关文件。

所述Dymalink9100与9200系列离聚物添加剂已显示出在没有显著增加用量的情况下,拉伸强度提高10%、HDT提高15%、挠曲模量提高30%。据研究人员称,他们的目标是开发用于汽车、工业应用和更多应用的塑料配方。

日本积水化成品工业公司开发出新型复合抗冲击吸收材料

日经技术在线,2015-02-05

日本积水化成工业公司开发出新型复合抗冲击吸收材料。该材料是以聚苯乙烯和聚烯烃复合树脂发泡体制备而成的。日本丰田燃料电池车“MIRAI”使用了采用该材料制备的腿部保护复合树脂发泡体“PIOCELAN”。“PIOCELAN”具备保护乘客所必需的抗冲击吸收性能。

“PIOCELAN”的特点:通过将聚苯乙烯和聚烯烃材料复合化,使产品兼备了发泡聚苯乙烯(EPS)的刚性又具有聚烯烃的缓冲性。同时还改善了一般EPS耐化学腐蚀性及耐磨损性差的缺点。其压缩强度也比发泡聚丙烯高20%。另外,该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设计性都很好,因此也可以作为精密设计材料使用。

(“技术动态”均由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提供)

(本栏编辑 祖国红)

猜你喜欢

对苯二甲聚烯烃催化剂
四氯对苯二甲腈含量分析方法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全球聚烯烃领域的转变
PP-g-MAH用量对废旧聚烯烃/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紫外光交联膨胀型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的研究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
衣康酸及其衍生物反应挤出改性聚烯烃的研究进展
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影响